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芬 《天中学刊》2010,25(3):111-114
甲午战争的胜利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这次战争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日本军国主义的膨胀.甲午战争10年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成为远东一霸,跨入世界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F0002-F0002
“镇远号”铁甲舰是北洋舰队两大主力舰之一,甲午战后该舰遂为日军所得。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1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一书,是目前部分高等院校使用的近代史教材.该书231页的《中日战争形势图》中,将甲午战争日军在荣成登陆的地点划错了,即把日军在荣成县的登陆进攻路线错划在今天的荣成县城(崖头)的位置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错误,大概是绘图者忽略了荣成县城  相似文献   

5.
丁汝昌丁汝昌(1836—1895),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县丁家坎村人."少年犖负奇气","厥性毓慧".父灿勋务农,家境贫苦,遣他为人佣作.咸丰初年,庐江一带荒旱严重,他父母双双饿病而死.1853年,太平军攻克庐江,丁汝昌遂参加太平军,隶于程学启部下.陈玉成命程佐叶芸来守安庆.1861年,清军围攻安庆,太平军再援安庆失利,程率部下三百人降清,丁汝昌同被编入湘军.安庆失陷后,曾国荃使程领开字营,丁汝昌为哨官,授千总.次年,程部拨归淮军,随李鸿章到上海镇压太平军.不久改隶于刘铭传,升营官,领马队.1864年,擢副将,统先锋马队三营,参加镇压东西捻军.同年,闻有“大将避地名”的  相似文献   

6.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后方最重要封疆大吏之一的张之洞并未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中日战争中他筹防所辖的湖广、两江,却不援在前线作战的北洋军队;他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他的保台计划和实践也以其个人声誉和仕途为转移.因此,在中日战争期间,张之洞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这对战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是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有些史学家认为:这次战争的性质,从日本方面说来,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侵略战争;从中国方面说来,则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注1)我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这次战争,从日本方面说来,确实是帝国主义性质的侵略战争;从中国方面说来,应该说基本上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否则是不全面的。列宁说:“战争底性质是由战争所继续的是什么政策(战争是政策底继续),是由哪一阶级为了什么目的才进行战争的事实来决定的。”(注2)我们知道,中国抗战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政府;一种是劳动人民。这两种社会力量的利益是不同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刊创刊四十周年,为此,编辑部特约清国内几位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撰文对解放以来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课题的研究情况作一回顾,以飨读者。这组稿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功、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多篇,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出。读者对这组稿件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欢迎来信提出,井在此顺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学者和读者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具有虚骄自大、盲目性、保守性等特点,无法回应近代以来日渐侵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而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还没有产生,因此,尽管局部战场上广大爱国将士及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但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0.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的发展前途。通过这次战争日本从中国掠夺了大量“赔款”和各种特权,割走台湾、澎湖列岛大片土地,加速了向帝国主义转化的进程,从一个受欺凌,受剥削面临沦为欧洲的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了凶残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朝鲜在这次战争之后,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经过这次战争的打击,更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因此这次战争不论在中国或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次重大事件。本文试图就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作一些剖析,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次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日本与远东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材中没有系统的论述,笔者拟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2.
由于清政府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与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百周年,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难,创深痛巨,永远值得回顾和反思。这次战争为何发生?中国为何战败?何以受到巨大的屈辱和损害?战争造成什么后果?中国近代化进程何以受挫?中国近代历史何以如此迂回曲折?重温甲午战争的历史,将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代,长期锁国,西方国家多次叩关,都未取得成功,除荷兰及中国的商人可在长崎通商外,其它一概拒绝。直至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M.C.Perry)率舰来到江户湾(今东京湾),第二年迫使签订《亲善条约》,持续二百多年的闭关政策开始被打破。此后两年间,日本先后同英、俄、荷分别订约,实行开放。1858年日本又在美国压力下签订了《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继之荷、俄、英、法等国,也各以日美条约为蓝本签订了修好通商条约。在这些缔约国中,美国是最先冲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国际关系中,英国对远东事务从不放弃插手的机会,但对甲午战争相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却出人意料地表现出所谓“中立”,英国政府究竟对此持何立场,本文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甲午战争也被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这一次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成为我国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屈辱印迹。中日甲午战争事变后,我国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也使得清朝政府进一步走向灭亡。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本文就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揭示了十九世纪末叶日本征讨韩国论调的出笼过程、产生背景及产生原因。并认为“征韩论”的出笼是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开始,在实施过程中日本同中国之间发生的冲突,使“征韩论”的内容由开始的单一对朝鲜用兵发展成为对朝鲜、中国同时进行侵略,“征韩论”的炮制及实施,当被视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一个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日甲午战争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20日至25日在山东威海举行。大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和山东省历史学会共同发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八十多人参加了大会,并向大会提交专著七册,有关论文四十余篇。大会比较集中地讨论了帝后党争、甲午战争与  相似文献   

19.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数目,中日战后所签订条约本已经明确规定,但实际赔款的数目尚未准确定论。本文通过对清政府赔款的资料进行考察,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实际赔款数额。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告终。关于中国在此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历来是认为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所导致;又因为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之成为国人唾骂的卖国贼。而历史事实是否如此,本拟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