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 ,先作出相关物理量的图象 ,然后按图象斜率及截距的物理意义求得测量值 .图象法具有两个主要优点 :一是用图线表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具有简明、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 ,特别对探索物理规律是很有用的方法 ;二是利用实验中的有限数据作出图线后 ,可以从中得到无法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 ,还可以求出相关的其它物理量 ,并可结合图线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举例谈谈中学物理中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几种情况 .一、某物理量与另一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例 1 在“测…  相似文献   

2.
描述同一物理过程或者状态的两个相关物理量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也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借助于图象不仅可以直观明了地看出两者的量值间的对应关系,而且往往还可以利用图象上的内含特征,如图线的斜率、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图线与坐标轴所夹区域的面积、给图线添加辅助线、图线的交点等,来研究与此过程或状态有关的其它物理量,即利用图象来解题,常可得到简捷的解法,给解题带来极大的方便.一、利用图线的斜率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如s-t图象的斜率为速度、v-t图象的斜…  相似文献   

3.
一、图象法 利用实验数据,将实验中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图象法.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包围面积和图线的交点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找出规律.  相似文献   

4.
物理习题中涉及函数图象的问题不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习题中作为”已知条件给出的函数图象.这类题,往往是考查读图、识图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图线间的交点及其物理意义;图线的拐点或特殊点的斜率及其物理意义;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及其物理意义.2.习题中没有直接给出,但是为了解题方使,有时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同样也应注意上述几个点、线、面及其对应的物理意义.3.在解题过程中,经一定的分析推理,得到相关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再对图象进行分析研究,以利解题.对于这类函数图象问题同样要注意上述的几个点、线、面及其相对应的物理意义.上述三类函数图象问题,有关图象的应用大同小异.本文仅举一例说明.例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民M_1和M_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小物块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_1、F_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_1和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图象的相关问题中,往往涉及图线的斜率。大部分图象的斜率都有其特有的物理意义,如在x-t图象中,斜率大小反映速度大小;在v-t图象中,斜率大小反映加速度大小;在电势—位置(φ-x)图象中,斜率大小反映电场强度大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形如图1所示的y-x图象中,物理图线斜率的求取必须是在该点切线上选取一段,利用△y与△x的比值来求解,而数学上则可以用tanβ求解,原因是物理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标度可以不一样,得到的图  相似文献   

6.
图象法是高中物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高考的能力中就有“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分析、表达”的要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问题因为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等多个力学规律,物理过程变得复杂,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和容易出错。在v-t图象上画出每个物体的运动图线,来帮  相似文献   

7.
一、巧用图像的面积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关的过程量(如图1所示),如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F-s图象中,图线与  相似文献   

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表明,感应电动势和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从瞬时关系来看,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一阶导数成正比;从Φ-t图线来看,图线切线的斜率反映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这些都为我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物理图象能直观的表达物理规律,简捷的描述物理过程,形象的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物理图象解题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快捷准确解题的效果.因而学会读物理图象,能从物理图象中读出有用的信息显得十分必要.物理图象通常通过图象坐标,图线斜率。图线截距,图线走势,拐点等图象特征巧妙的反映物理规律或物理量的数值关系,所以学生要善于发现图象中隐匿的规律或数值关系,巧用物理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本文偶拾几例,阐释图象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不能正确领会运动图象提供的运动信息运动图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同学们往往不能领会运动图象图线上的信息,如同学们往往将x-t图线上某一点(t,x)的纵坐标x看作是质点在时间t内的位移,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理解位移的概念.在x-t图象中,图线上某点的坐标(t,x),t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中学物理所涉及的诸多图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图象,它的图线和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是有确定的物理意义的。比如,图1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值,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0~3秒内的位移值。又如图2所示的是力的位移函数图象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值,表示为5牛的作用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0米位移的过程中所做功的量值。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92):119-120
高中物理涉及物理图象中的"面积"内涵非常丰富。图象中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运用图象"面积"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图象"面积"解物理高考试题具体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即(1)已知图象,利用"面积"求解高考题;(2)自构图象,利用"面积"求解高考题;(3)转换图象,利用"面积"求解高考题。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上册第八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中有两条图线,如附图甲、乙所示,课本上对这两条图线作了说明:“一列简谐横波在t=3秒时的图象和距波源x=12厘米处质点的振动图象。”(见课本278页)即甲图是t=3秒时的波形图线,乙图是P点的振动图线。教材中把波形图线和与之对应的振动图线同时画出来,是为了比较这两种图线的异同。实际上不必两条同时画出,因为根据两条中的任一条,再加适当的条件,就可以画出另外一  相似文献   

14.
物理规律通常有三种描述形式:文字描述,数学函数关系描述,图象描述.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被称之为图象法.与文字、函数关系相比,由于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能使复杂物理问题简单化等特点,图象法常常成为解决物理问题,尤其非常规物理难题的一种窍门方法.而图象中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代表着一定的物理意义,又是运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外各种化学书籍中,化学图线(化学图象和化学曲线)十分常见,中学教材中也有一些图线,但化学图线至今仍未为许多教师所重视。我们认为,加强化学图线教学,不论是对学生以后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还是对当前的化学教学,都有很大意义;在化学图线教学中,应该从识图、作图、析图、用图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一、识图:识图就是使学生看懂图,了解图线的化学含义。我们通过下面一类的例子来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领域中常用图线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研究和表达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涉及各种图象及运用图象法解题的问题逐年增加,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高三总复习中对各种图象进行归纳,并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运用图象法解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运用图象时,必须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以及相关物理的单位,且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截距、斜率、图线所围面积、两图线交点等。如果能写出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与图象并加以对照,更有助于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进而会帮助自己很好的解题。  相似文献   

18.
如图1所示,图线a为电源的U-I图象,它表示外电路的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关系,图线的纵截距为电源电动势,横截距为短路电流,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图线b为线性电阻的U-I图象,它表示定值的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到该电源上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图中矩形U1MI1O的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而图中矩形ENI1O的面积为电源的总功率,上述两个面积之差为电源内电路消耗的功率.  相似文献   

19.
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因此图象在中学物理解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一般图象与它对应的坐标轴之间的面积往往也能代表一个物理量.本文介绍用“面积”如何解释物理. 1.v-t,图象:图线与l轴所夹的面积代表位移.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物理中,物理图象的教学是从运动图线开始的,因此它对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图象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少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较快地学会运用运动图线解决运动学问题,但却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除了学生缺乏足够的基础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不够全面,缺乏程序化也是原因之一。根据笔者的经验,按以下程序来对学生进行运动图线课题的训练,效果较好。程序1:认识图线所对应的物理意义首先,应当使学生明确图线描写的是哪些物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