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三颗枸杞豆》(以下简称《三》)和《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下简称《我》)都是以儿童为主要人物的叙事文。《三》中的“我”既是线索人物,又是主人公;《我》与之相反,采用了成人“我”的叙事视角。两篇课文一正一反地指明了成长的路径,不约而同地呼吁要强健生命精神、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是很好的人生启蒙教材。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教新课之前,我都让学生对课文先进行阅读理解,每篇课文设计10个问题,并作回答。如在教学《小麻雀》一文时,我让学生对小麻雀最后的结局进行想像,结果有的学生想像小麻雀死了,写道:“我”含泪地把它掩埋在葱郁的山上,每年都要送上一些食物和水,祈求小麻雀永远平安快乐。怜爱、善良之心溢于其中。有的学生想像小麻雀受伤后经过“我”的悉心照料,竟奇迹般地好起来了,“我”又把它放回到大森林中去。又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续写。有的学生写到皇帝经过这…  相似文献   

3.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理解——积累——运用”这三个环节中,我认为“运用”应是一个核心环节,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上。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理解与运用的关系,让学生在运用中促进理解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单元读写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教学《渡船》时,我采用讨论法和填表法,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纲明确指出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的环节”。我在教学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时 ,采用以读为主 ,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读中思意 ,从意中悟道。一、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1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 ,不减字 ,不读错 ,不重复。认识生字、新词 ,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教师范读。学生对教师的朗读 ,看得着 ,听得见 ,可以模仿学习。想一想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它的题目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分清层次。1 .…  相似文献   

6.
词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作用。”在教学中,我除教会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外,还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及认识它在课文中的作用。一、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多词语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领会其确切含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讲解词语,而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卜文中的“折磨”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描写“小萝卜头…  相似文献   

7.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领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有个如何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组织好阅读教学的问题。钱梦龙先生在《语文·工具·能力》一文中说:“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的课堂阅读教学实际上还是一片空白。”“课堂阅读教学”的提法即源于此。针对这一现状,我总结出一套课堂阅读教学分四步走的程序化模式。1、整体感知。它是学生读第一遍课文后形成的总的印象。它是“四步法”教学的起始环节。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学生读了头一遍课文后,我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写了石拱桥…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喜欢教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诗歌。因为它们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充满语文味。然而当今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淡而无味”的新篇目。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这些非经典课文没有价值,俗称没有“教头”。以苏教版为例,《伟人细胞》(七年级上)、《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七年级下)等等,这些文章均属于没有“教头”的文章。如何正确解读这些课文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课堂随文练笔是以课文为写作基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效训练方法.因其紧跟阅读教学节奏,篇幅较小,花时较少,又能当堂及时评价,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找好随文练笔的切入口,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语文教学的课堂的确出现了许多“珍视独特”的亮丽景观,但更多的却是偏差:要么没有让学生“独特”,用教师或“教参”的理解,一统天下;要么让学生乱“独特”,对学生的任何理解都不予纠正,一派胡言。那么,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全面地理解“独特”的内涵,从而实现对它的有效“珍视”呢?  相似文献   

11.
“例子”中的新观念 1.从课文的地位看,由阅读教学目的向提供语言情境转变。 既然课文是例子,对课文的理解就不应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目标。课文乃文选,无非是提供了训练语言的情境,是练能力养习惯的实例而已。这种观念并不是降低了课例的地位,而是正确发挥它在学法指导的作用。读懂课文是掌握学法后的必然结果,这对走出当前阅读教学“教师以分析为主,学生以理解为主,课堂以问答为主”的“误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大语文”教育探索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构建并实施了“六段主动式”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结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这项实验研究的亲历者,我把对该教学结构的几点认识阐述于后,以就教于同行们。 一、“六段主动式”阅读教学结构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与前瞻性 “六段主动式”阅读教学结构是立足于一篇讲读课文教学全过程的教学结构,其理论依据是试用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大纲》中关于“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14.
《碧螺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和采摘、焙制、品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在学习第三部分“入夜品茶图”时,我从“一旗一枪”这一细节处入手,让学生深切地理解碧螺春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工艺茶,通过观察实物、查阅资料、请教茶农等生活实践把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把生活带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向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上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内容讲的是:年幼的小主人公——“我”不爱学习,醉心于“我”的小树林和小树林里的动植物,爸爸拳脚相加也不管用。忽一日,“我”在小树林里遇到了三叔,身患绝症的三叔对过去的悔恨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特别是三叔临死前给“我”留下的启示生命意义的三颗枸杞豆,使“我”彻底地醒悟,最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有作为的植物学家。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学案的提出源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学案教学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和具体化。用学案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有效训练与提高。(一)编写《三颗枸杞豆》学案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在设计和编制《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17.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明确规定:“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语言训练应摆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加强语言训练呢?一、在挖掘中加强理解挖掘: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在的思想情感。然而挖掘并不是对每个字、每个词语都深挖细琢。但对那些与课文中心有密切关系的语句、重点段落的重点语句、运用修辞来表达的语句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例如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都是描写英雄人物的。写邱少云运用比喻句:“邱少云像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一册课文《菜园里》的教学,围绕活动主题,我设计了以下几项活动:[活动1]主题——我与蔬菜。[活动方法]老师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统计一星期所吃的蔬菜,把它记录下来。(可以自行设计表格,也可以按照老师提供的表格填写。说明:“很喜欢”画三颗☆;“一般”画两颗☆;“不喜欢”画一颗☆)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把问题提“准”,学生的思维有较强的指向性,注意集中,便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这在低年级尤其重要。 怎样把问题提得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根据教材,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围绕课文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主要内容等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帮助学习读懂课文。 如第三册《美丽的公鸡》主要是讲一只公鸡自以  相似文献   

20.
《我的心事》是小语九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以细腻的外表和内心描写,生动刻画了三个天真活泼、心灵纯洁的孩子的感人形象。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写得又富有真情实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我在备课过程中,着眼于雕琢学生美好的心灵,通过自学指导,以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一、把握自学难点,认识人物内心世界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语言通俗浅显,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阅读提示初步读懂课文是不难的。但是要让学生由表及里地来认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就必须在教学中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主人公大林这一自学难点,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之后,我设计了下面三组问题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