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0,(2):95-95
这本书来自两位妈妈的合作,一位是热爱教育事业并当选全国十大杰出母亲的杨文,一位是资深记者和专栏撰稿人麓雪。书里同时汇集了众多妈妈的苦恼和欢笑,那些环环相扣、透彻明晰的养育道理,都结合着众多真实的故事讲出来,亲切好读。  相似文献   

2.
我们读了一本书,看了一场电影之后,总会有些感想,把这些感想写下来,就是读(观)后感。怎样才能写好读(观)后感呢?首先,认真阅读或观看是写好读(观)后感的基础。只有领会文章或电影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把读(观)后感写好。  相似文献   

3.
借书记     
我是个书迷。只要看见报刊上推介哪本书好读,我就要把那本书买到。如果买不到,我就会想办法 。 妈妈为我订了十多种课外读物,我习惯每天睡觉前阅读。有一本刊物上连载英国作家达伦.山的魔幻小说《吸血侠》,我读着读着就上了瘾,想马上买到这本书,一口气把它读完。读了上一期的连载盼着读下一期的滋味,实在难受。我跑遍了湛江的大小书店,就是买不到 。 正准备求老爸托北京的朋友帮我买这本书,却发现我的同桌竟然有这本书。他怕我看到,上课时用胳膊挡着偷看,很不幸,还是被我发现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 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谁知,当我提出想…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十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字通论》,是一部关于汉文字学的通俗读物。该书文字浅显、朴实无华、语言很大众化,不象某些学术文章那样花花草草、枝繁叶茂,使人费解。因此比较好读,也很容易使人掌握要领,获得汉文字学方面的许多知识。  相似文献   

5.
“写”出一本书不很难,“说”出一本书却甚难,“说”出《唐宋词名篇讲演录》这样一本好读、耐读的书则难上加难。而王兆鹏先生确乎有晋竺道生的功夫.他娓娓而谈、舌绽莲花,把唐宋词的妙境解说得淋漓尽致,说顽石闻之点头也许夸张,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带来了一本《威尼斯商人》,同学们不妨随意翻翻,看看这本书和你们平常读的书有什么区别. 生:这本书一直在写人物的对话. 生:这本书有很多精美的图片,虽然图片都是黑白的,但都充分表现了书里面的内容. 师:严格地说,这本书是一部剧本,而戏剧恰恰就是说话的艺术.同学们看,这本书是不是很小、很薄、很精致?据说,西方人每个家庭都会有两本必备的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西方人心目中,《圣经》是宗教之神品,莎士比亚则是他们心中的戏剧之神.有人了解莎士比亚吗?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应该实现"传授知识、形成习惯和培养思维"的三维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等在为中文版《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这本书作序时说:"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一个人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是没有活力的[1]"。因此,课堂教学要做到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师     
人们常说,老师是园丁,是父母,但我觉得侯老师更像一本书,一本生动有趣的书.   上课时,侯老师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她什么知识都懂,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就连我们脑子里那些稀奇古怪、不着边际的问题,她都能给我们--解答.我们源源不断地从她这本书里汲取到营养,我们变得更加聪明,知识更加丰富,心情也更加愉快.……  相似文献   

9.
<正>这几天,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并不像想象中的心理学书籍那样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相反,这本书很有趣,非常吸引人。全书向我们展示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每一条规律自成一篇文章。每篇文章之前,作者都为读者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案例、故事或者问题情境。这样安排是为了激活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唤起读者的探究兴趣,降低阅读难度。这本书我还没有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一本书带动了一群人,培养了一群人,影响了一代人,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好书;如果有一本书开启了教师的潜能与智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态度,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那么,这本书同样是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说明 生活是一本书,是一本有着丰厚知识的书,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太过关注书本学习而忽视了对生活的观照,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学问需要我们细致地体会。凡是善于阅读生活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位智慧满怀的人。本组课文的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沟通书本与生活,“学生活的语文,过语文的生活”,努力成为具有生活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出版社,生日是出版时间,身份证号是书号,老人是史书,军人是兵书,多胞胎是丛书,良朋诤友是参考书,那些以刺青、彩绘为时髦的年轻男女是图书,身高体胖的人是大开本的书……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我们用心血为墨写好自己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只印一册,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籍!  相似文献   

13.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  相似文献   

14.
到了高三 ,即使没有人逼你 ,你自己也会紧张起来了 ,这没有必要 .高三的复习如果有序 ,再加上自己良好的心态 ,其实是很容易取得好成绩的 .高三的复习一般分为三轮 .第一轮是章节知识的总结 ,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这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时候 .所有的章节 ,你必须按照某一本书一题不漏地做下来 .薄弱的环节 ,多换几套练习题 ,对这个章节知识进行巩固 .在这个时期 ,英语的单词、语法得全部重新记一遍 ;语文的单项能力 ,如语音、错别字、病句、关联词等高考内容都得过关 .总之 ,第一轮复习结束后 ,你的知识网络要做到没有缺陷 ,要…  相似文献   

15.
几天前,因为朋友的介绍,给小人买了一本书,书名叫《奇风岁月》(英文是The boy's life).这是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封面写着——可以让不爱阅读的孩子从此成为书虫.朋友对这本书评价很高,我想,只要是好书,都应该给小人读,因为她是那么爱读书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如果你偶尔捧着一本书,不管这本书是正的还是反的,不管你把它当书还是当面包,父母都会觉得你是位文曲星下凡的人.只是你自己还不知道,这是一生中父母给予你在学习上最高的鼓励.  相似文献   

17.
《青铜葵花》是我最爱看的一本书。只要一有时间,我便会捧起这本书读。那么,这本书好看在哪儿呢?这本书,有两点与众不同:第一点,《青铜葵花》描写的故事是苦的,是悲的。故事中的这个家庭不但穷,而且也遇到很多坎坷。第二点,也就是在前面述说过的艰苦情况下,这个家庭却互爱互助,没有一个人诉苦说累,这样又带给人一种感动、敬佩,使人感受到“苦难的美”。这两个新颖的特点,让这本书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8.
"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然后再随时拿起这本书,每个轻松精彩的短篇都由一个或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  相似文献   

19.
<正>热考题一本书,是一面时代的镜子,照出你完美的一刻;一本书,是一块历史的化石,带你探索古老的神秘;一本书,是一架文明的梯子,让你的品德超出一般;一本书,是一艘小船;让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书籍,就如人失去了精神,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请以"爱护书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韩震演讲 《大学生》2013,(17):58-59
正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相长如今,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去获取知识的渠道。信息已经全球化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我们过去买本新书都很困难。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上课讲得不生动,但是他讲得挺深刻、系统,后来我到北京来读研究生,买了一本书一看特别熟悉,发现就是老师讲的。他提前买到这本书,我们见不到,他就念这本书。现在就不行了,信息化时代,老师再这样干,肯定被学生哄下台去了。现在互联网、iPad、手机都具有学习功能,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最近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文章《一个人的网络学院教学震动了世界》,一个美国人创办了可汗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