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丽·居里     
一九一一年获奖 玛丽·居里是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两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她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和她那崇高的思想品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 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七日,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原名玛丽·斯克洛道夫斯卡,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克洛道夫斯卡曾在圣  相似文献   

2.
1885年11月11日,洛杉矶地方检察官乔治·史密斯·巴顿喜得贵子,亲朋好友们都前来祝贺。当有人问起给孩子取了个什么名字时,这个事业有成、家庭富有的检察官郑重说道:“就叫他乔治·史密斯·巴顿吧,那不仅是我的名字,也是我生父的名字,三代人使用同一个名字,这是我们家庭的荣耀。”为了便于读者区分,我们称本文主人公为小巴顿。  相似文献   

3.
金·凯利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熟悉的面孔之一——确切地说,是由于他的面孔,才使他闻名遐迩。他那强劲的眼神,以及对狂野和极致行为的酷爱,令他名声远扬。金·凯利1962年1月17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纽马克特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在贫困中成长。十几  相似文献   

4.
勇敢的心     
出品: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1995导演:梅尔·吉布森主演:梅尔·吉布森、苏菲·玛索XIANDAIode犤故事梗概犦巍巍群山中,苏格兰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山谷深处,隐隐约约地有一个小村庄。马索·华莱士和一个壮年男子策马而来。幼小的威廉·华莱士从树丛中钻了出来,他希望跟随父亲马索·华莱士前去杀敌,却遭到了父亲的拒绝。威廉做梦也没有想到,父亲竟在那场战役中阵亡了。马索下葬后,哀伤的威廉独自站在亡父的墓前,不愿离去。一个名叫梅伦的小女孩跑过来,把一朵紫色的花交给威廉。威廉欲哭无泪。他的心中埋下了对英格兰人仇恨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我所见的比前人更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1642年圣诞节,即12月25日,艾萨克·牛顿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农户家庭。这一年,正是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牛顿是一名遗腹子,出生前两个月他的父亲便死于肺炎。两年后,他的母亲又改嫁他人。继父去世后,他的母亲下定决心把12岁的牛顿培养成为一个农民。显然,这个一厢情愿的计划未能如愿。牛顿已完全被学习“迷住了”,对农活一点兴趣都没有。虽然他没有拒绝承担起家庭义务,并努力地为母亲分担家务,但毫无疑问,精神上的追求与琐碎的农活此时已经冲突得…  相似文献   

6.
雪莱诗选     
背景搜索本书收入了雪莱1800年—1822年的大部分诗作。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出生在英格兰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聪颖,8岁就写了第一首诗《猫》。在伊顿公学读书期间,他深受英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威廉·葛德文的《政治正义论》的影响。在牛津大学读书不到半年,他就因写作了《论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被开除。不久,他因娶了一位平民女子而被父亲逐出家门,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逐客。雪莱具有激进的民主思想,他积极参与爱尔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他1813年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和1818年的《伊斯兰的起义》等作品更是激怒了上流社会,因此,借…  相似文献   

7.
<正>(1876年1月10日-1952年8月22日)阿尔伯特·曼斯布里兹(Albert Mansbridge),英国博雅成人教育的创始者和著名成人教育活动家。1876年1月10日出生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1952年8月22日逝世于德文郡托奎。由于家庭经济困窘,曼斯布里兹在14岁时被迫离开  相似文献   

8.
尼古拉·哥白尼于1473年出生在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当他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经常看着太阳“从太空中转过”,从早晨的朝霞望到傍晚的夕阳。夜里,他常常凝视着照亮圆形天穹的那数不清的小  相似文献   

9.
奇云 《生物学教学》2003,28(12):42-44
25年前 ,路易丝·布郎 (LouiseBrown)一声啼哭震撼了整个世界。首例试管婴儿 (testtubebaby)的诞生 ,奠定了生殖医学发展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开创了人类“制造”人类的新时代。今天 ,平民化了的“试管婴儿” ,已经为众多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但是 ,就像任何新技术的诞生 ,总会随之带来一些预想不到的影响一样 ,围绕着“试管婴儿” ,也牵出了有关道德、伦理、家庭的种种说法。1 试管婴儿第一人2 0 0 3年 7月 2 5日 ,路易斯·布朗将迎来她 2 5岁生日。这位住在英格兰西部的托儿所助理 ,是个安静害羞的金发女郎 ,看起来与一般年经女性没有…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2,(13)
“叽叽喳喳”,窗外许多鸟儿已经忙碌起来了,从这儿飞到那儿,欢快地叫着。一会儿,它们穿过小树林,声音被遮掩了;一会儿落在窗台上,声音停止了,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却紧紧地盯着你;一会儿又聚到了一起,在蓝天上飞翔,开始引吭高歌了。·····························(许欣)那笛声悠长、柔和、轻轻的、缓缓的,像夜中的溪流。听了那笛声,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全身都放松下来了;听了那笛声,我仿佛来到遥远的古代,体味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听了那笛声,我仿…  相似文献   

11.
1910年是美国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年月,在那一年里,有两个伟大作家相继过世: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马克·吐温被美国人称为“文学中的林肯”,享有极高的声誉;欧·亨利的文学地位虽不及马克·吐温,但他的短篇小说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国也拥有大量的读者。1918年,在他逝世后八年,美国就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以表彰他对短篇小说创作的卓越贡献,并用来专门奖励一年一度的全美最佳短篇小说。欧·亨利1862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生家庭中。那时的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的关键时期,林肯领导的北方军与南方叛军激战尤…  相似文献   

12.
1862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出生在英格兰西部坎伯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家庭经济常年拮据,父母靠节衣缩食才让他勉强念完小学和中学。而他学习一向非常刻苦认真,再加上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中学毕业后,布拉格被保送进了威廉皇家学院。这所学校大多数学生是有钱人家的子女,衣衫褴褛的布拉格自然就显得十分“突出”了。父亲没钱买鞋给他,便让他带上自己那双穿了很长时间、与布拉格的脚很不相称的旧皮鞋去上大学。那些不知贫穷艰辛的富家子弟,见他这般寒酸,不但没有伸出同情和友谊之手,反而诬说他的破旧皮鞋是“偷”来的,并将这流言蜚语肆…  相似文献   

13.
二十八这个数字,和列夫·托尔斯泰结下不解之缘。他于公元一八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成年后,爱上了莫斯科一个医生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别尔斯·托尔斯泰向她求爱,是一八六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晚上。  相似文献   

14.
Ц·А·凯洛夫于1893年12月13日诞生在梁赞市一个国家银行官吏的家庭,于1978年逝世。他于  相似文献   

15.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成人教育机构至少可从七个方面进行描述、分类,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也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 ·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包括与继续教育学院、普通学校、青年服务机构、业余学校及其他)。 ·教职工(专职、兼职、业余、名誉) ·环境(社会、经济、教育) ·规模(专业数、学生人数、学时数) ·校舍(自有、租赁、借用、与其他单位共有)  相似文献   

16.
迎接朝阳     
抬起头,望了望远处一抹金色的朝阳,再次被那眩目的辉煌震惊了。想起再过几天,共和国就要迎来五十岁的生日,在那无比喜悦的激动心情的呼唤下,眼前那万道霞洮模糊了我的视线,走来的是那一幕一幕······红春招展,人,良照的晴空下,神话地上响起了一个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连太阳仿佛者振了精神,经训的光的啪到那一阵坚实的肢步声了吗?那是后者智慧的足音。在那吕被阳光映成金色的肢印里中,赤赤然闪遴着“科教兴国”、“知识经济”两条茂大的带,发展中的中国正在她们的环绕中向着繁荣进步昂首前进!揉了揉满是泪水的…  相似文献   

17.
地处京城市中心的地安门,有一处闹中取静的院落。在那标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一个特殊的家庭:男主人汉斯·米勒,德国人中国籍;女主人中村京子,日本人日本籍;女儿米密,中国人瑞士籍;儿子米德华,中国人美国籍。女婿、儿媳及孙辈们亦国籍各异……  相似文献   

18.
万驰 《中国教师》2012,(18):78-80
<正>"美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是革命领袖都重视教育;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他们把教育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1]。美国革命领袖对教育的重视在历史上一脉相承:大名鼎鼎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称作"美国文实学校之父"和"成人教育的先驱者";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也曾提出许多教育计划。几乎同一时期有一位在公立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政治人物,那就是总统杰斐逊。一、教育经历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出生在弗吉尼亚阿尔帕马尔县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  相似文献   

19.
“不懂电脑的人是下个世纪的新文盲。”从语法的角度讲,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也是一个主谓句,还是一个单句。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怎么这么乱呀!其实一点也不乱。说它是陈述句,这是从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上说的;说它是主谓句,则是从句子的·结·构上说的;说它是单句,那是从句子·结·构·的·数·量上说的。只具备一套主谓结构的句子是单句,如果是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就是我们以后要学到的复句了。单句从用途和语气上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从结构上分为两大类: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  相似文献   

20.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两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出生于英国中部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一个商人家庭。父亲约翰·莎士比亚弃农经商,使家庭经济大为改观,其母玛丽·阿登,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因此莎士比亚少年时生活在富裕的家庭。7岁时进当地“文法学校”,学过一点拉丁文,修辞学和文学。后来由于生意收入清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