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知识及方法关乎人们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深度,关乎公民教育的质量,以至凡涉及人的权利、义务、道德、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内容时,历史知识及方法就成了理解人、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之所以为人,除了历史成就的人文文化外,还因我们有推进自己的历史不断文明且更具智慧、更有道德、更为人道主义的愿望和能力。公民教育正是依靠这种愿望和能力养成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因此,与其说社会科教育需要包含历史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的知识素养,不如说公民教育要求社会科必备良好的历史教育——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与现代意识养成密切关联的一整套观念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2.
一、开设公民学课程。公民学是美国中小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通过生动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对国情有一个全面、扼要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确立“我们是美国公民”的思想,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成为美国社会制度下的好公民。在这里,“好公民”的含义是“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二、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历史虽然短暂,但是美国人却格外珍视自己的历史,并以此作为维系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纽带。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  相似文献   

3.
美国品格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是公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的品德教育具有不同的理路分野。在美国等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特定背景与话语体系下,无论是使用公民教育、品格教育概念还是使用道德教育概念,其内蕴的价值理念指向都是相同的。西方德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分别确立了自己的历史主题,形成了与其他文明大为不同的价值理念。美国的品格教育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非常丰厚的,值得借鉴与反思的东西也是相当丰富与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0,(8):80-80
檀传宝:公民教育只能是造就积极的现代公民的教育 公民概念具有历史特殊性和文化特殊性,同时公民身份、公民教育内涵的普适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公民教育只能是造就积极的现代公民的教育。各国公民教育固然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但是以公民行动能力培育为核心目标的现代公民教育设计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民主的社会氛围和发扬公民的主导意识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公民教育。同时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同公民以及公民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所以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公民、公民教育的来源和发展出发 ,从世界历史的教育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民主的社会氛围和发扬公民的主导意识,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公民教育。同时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同公民以及公民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公民、公民教育的来源和发展出发,从世界历史的教育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的产生及发展有其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关照其现代性及本土性特征。尤其在中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8.
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应是我们教育的唯一目的,其他皆为手段。(摘自任鹏杰《呼吁历史教育回归常识》)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问题是当今世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纷纷从各自传统与现实出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公民教育理论流派。另一方面,我国在建设政治文明与社会民主的新形势下,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已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本期论坛我们以“历史视野中的西方公民教育”为主题,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共同研讨,试图从历史的视角来厘清其发展脉络,总结其历史经验,希冀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美国公立学校制度奠定基础的贺拉斯·曼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他发起公立学校运动的目的是普及教育,而普及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普及知识提高公民实际生活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公民的灵魂,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培养具有美国化精神的好公民。贺拉斯.曼从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几方面阐述了他的国家本位观下的公民教育思想,在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常新枝 《教育与职业》2006,(27):111-112
文章在阐述公民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渠道,进而从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营造民主开放的历史教育环境及强调历史教育的学科性三个方面,讨论了在历史教育中实践公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于玲玲 《成人教育》2014,34(10):18-24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袁公为,对公民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公民教育的独到思考与认知:世界近代的公民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公民教育概念;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为公民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从学校到社会,从小学到中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教学到行为训练的系统的公民教育实施方法。袁公为公民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仍具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价值与模式:历史视野中的我国公民教育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贝  周光稷 《教育学报》2007,3(4):63-68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和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即使当前的公民教育研究看上去与“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体系相对应,中国公民教育的建构也远非如此简单。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所依托的,不仅是中国当下正在建构的“公民社会”蓝图,还有百年以来中国纵横交织的现代化历史,以及东西方学术冲突融合的积淀,这些因素深远地影响了我国公民教育构建的价值和模式。只有明晰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各种理念的历史来源及其合理性,公民教育的展开才能具备现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效性是检验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改革不能昙花一现,而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实践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将公民教育纳入学校教育长期计划和中小学的日常教育课稗,脚踏实地践行公民教育,是实施我国特色公民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取得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民教育崇尚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的核心价值,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对其投入了较多关注。然而,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公民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借鉴,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推动我国公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格,这就是教育的核心。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应是我们教育的唯一目的,其他皆为手段。(摘自任鹏杰《呼吁历史教育回归常识》)  相似文献   

18.
公民教育思想是洛克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片论》实质上是洛克为政治共同体培养合格公民的德性教育计划。洛克的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教导公民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由。自由不仅意味着权利,而且意味着责任,真正的公民自由是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这一点是《政府论》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教益之一。洛克的公民教育思想教导我们要反思自己政治义务的本质以及我们对国家所肩负的公民责任。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一项历史重任。公民意识教育重大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提供必不可缺的文化支撑。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充分认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完成公民意识教育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0.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国公民德性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