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大多数人对香港高校的认知,似乎更多来源于近年频繁见诸报端的与内地高校“争夺状元”捷报:“录取线超清华北大”、“状元花落港校”,当然偶尔也会有“港大状元退学”等消息穿插其中。仅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高校去年便录取了35名内地各省市高考状元,让清华北大不得不惊呼“狼来了”。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教育》2007,(19)
香港高校澄清内地考生就读港校的误解●近几年,香港高校凭借国际化教学、良好的教学设施和丰厚的奖学金横空杀出,与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争抢优质生源。通过几年招生,他们一方面惊喜于内地生源素质之高,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当年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内地学子赴港读书的热浪不断升温,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08年高招约有1400名内地考生被港校录取,大部分考生高考成绩远超一本线。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赴港求学无疑为自己增加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12,(9):14-15
内地尖子生报读港校热潮持续,香港大学今年录取“状元”数创下历史新高,最终录取的内地363名考生中,“省市状元”多达21名,为历年最多。  相似文献   

5.
于志新 《广东教育》2011,(7):116-117
近日,有关高校生源大战的争论愈演愈烈,由"暗战"转为"明战"——先是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指责同城一工科院校抢生源;2日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本校招生老师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其与他校所签协议";其后,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历史...  相似文献   

6.
陈亦冰 《上海教育》2013,(15):58-58
“又到大学招生季节,更多名校来沪抢生源”,这是五一前夕报上一条新闻的标题。消息说:除了内地和港澳台的许多著名高校外,欧美一些国家的知名高校或教育集团也加入了生源大战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9,(9):8-9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已持续了12个年头,从大批尖子生竞相报考到近两年的“港校热”降温,笔者发现,面对“在内地还是去香港念本科”的问题,学生们的选择已逐渐回归理性。2005年至2007年,共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0名高考第一名选择就读香港高校,约占第一名总数的13%。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高考招生中冒出一个新的热议话题: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早前一项调查显示71.2%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去香港读书,从2005年开始有18名状元选择求学香港,各种媒体、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少人惊呼"狼来了","掐尖"、"鲇鱼效应"等词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眼球,再加上媒体对各省市状元弃北大、清华而投身港校的夸张渲染,让内地高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及紧迫感,招生传统格局已被打破。这种热度背后实际反映着两种大学制度的竞争,有利于内地高校更好思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切身关注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12,(24):144
在谈及高校教育改革时,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目前南大正努力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将课程体系与国际一流大学对接。陈骏认为,大学高等教育改革要与中学改革衔接,就本科教育阶段而言,还应该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近几年,港校在内地不断增加招生计划,以国际化教学环境、优渥的奖学金等优势每年"抢"走越来越多的尖子生。港校来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香港高校向内地招生的序幕即将拉开。2011年,京城高考"状元"悉数赴港就读,曾引起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①。众所周知,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始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1.
"港校热"是指内地优秀学生学踊跃报考香港高校的现象.从表象和背景对"港校热"进行全面解读,并深入剖析其教育经济动因与效果,这对于内地高等学校积极应对"港校热"与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教育》2007,(7S):15-17
香港高校澄清内地考生就读港校的误解;长沙课改后首次中考 新颖考题引多数学生兴趣;西安倡议不炒作高考、中考“状元”和高考、中考升学率;十大城市调查显示:逾半数公众认为就业歧视严重……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20)
高考一过,以北大、清华为"领队"的抢状元行动随之拉开序幕。两大高校日前公布今年"掐尖政策",翻倍抬高奖学金。奖学金制度本为"国际惯例",而成为抢高考状元之利器,则从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为开端。这几年香港高校动辄掷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有四所港校确定了今年招生工作计划.这四所港校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与以往相比,一个重大的招生政策变化是,今年香港高校不会再发生与内地名牌院校争保送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褚蔚然 《考试周刊》2012,(39):168-169
“港校热”是指内地优秀学生踊跃报考香港高校的现象。本文由此现象出发,追溯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分析了产生“港校热”现象的原因,并进行了一定的评析,最后进行总结.这对于内地高等学校积极应对“港校热”与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期给予学生家长一定的理性导向。  相似文献   

16.
香港大学召开2009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招生说明会,否认了多家媒体曾报道的"香港的大学不与内地高校抢保送生"的说法,而仍然欢迎保送生报名。今年港大将在内地25个省份招生250~300人,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17.
方立新 《教育》2006,(8):18-18
近来,有一个现象挺有趣:就存一些舆论近乎“妖魔化”以分数选才的时候,由分数排队排出来的高考“状元”在高招中仍然抢手。在内地的北大清华将高分考生几乎尽收囊中的大格局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今年香港高校“抢”走了一些省份的高考“状元”,有人便惊呼“狼来了”。而北大清华一方面对“被扫为二流”之说小屑一顾,另一方面却又强调多数“状元”并未“肥水外流”。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香港8所高校开始在内地17个省市全面招收本科生。7年间,每年有1000多名内地应届高中毕业生进入港校,赴港攻读研究生的数量也迅速攀升。如今,7年已经过去,根据香港相关规定,内地居民连续居住7年即可获得永久居留权,在港内地生由此更面临着令人纠结的"七年之痒"。  相似文献   

19.
ABC学院作为跨境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开创了内地与香港高校实施机构合作办学的先河。它采用国际惯用的"校董会制度",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有着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院执行港校的管理制度、要求和标准,课程设计也沿用香港模式,力求做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但创办近10年来,由于合作办学政策的缺失、早期筹办程序的特殊以及所签协议考虑不周全等导致ABC在办学过程中地位尴尬,在资金筹措、场地使用、师资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面临困境,长远发展受限。鉴于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放权给部分省份,制定和完善地方政策法规,允许先行先试,扩大港校到内地办学的自主权,引进原汁原味的港校教育模式以促进内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教育资讯     
张兴 《考试》2014,(3):55-57
<正>2014年17香港高校向内地招生考过二本可就读今年在内地招生的港校扩展到17所,新加入的5所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达到二本分数线即可,但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英语能力。新增5所学校分别为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明爱专上学院、明德学院、东华学院和恒生管理学院。港校吸引内地考生的两大砝码是"全球声誉"和"国际化教学"。近年,广东学生报考香港高校热情高涨。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新增院校门槛设在二本线,更添竞争力。香港高校录取时,对考生英语成绩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考生报考前要考虑个人的英语单科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