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资优教育始于1962年,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了解台湾地区资优教育的发展概况,探讨台湾资优学生鉴别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分析其多元化的实施模式,讨论资优教育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资优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追求卓越的典范,但恰恰因为追求卓越忽视教育公平而广受诟病。公平与卓越表面看来是资优教育发展的一对矛盾,事实上,资优教育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兼顾着公平。美国资优教育的发展很好地表明,除了追求卓越之外,教育公平也是资优教育的内在之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是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指导下召开的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大会报告代表着近年来数学研究的总体性的焦点问题、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近年来,数学资优教育成为大会热点之一,本文从ICME-11关于资优教育的相关报告来看数学资优教育的新动向,以期对我国的资优教育能有一定的启发.1数学资优教育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4.
题为“资优”(超常)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上海市教育学会第五次“教育论坛”于1998年9月19日在市西中学举行。这次论坛围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的主题报告《开发资优潜能、培养创新人才》对我国二十年来的资优(超常)教育作了回顾,并对未来上海市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历经15年的发展,美国特许学校已经从一个州的几所迅速发展为40几个州的3500多所.尽管这个数字增长迅速,但人们给予特许学校有关资优教育方面的关注相对于对特许学校其他方面的关注却少得多.较之传统公立学校,特许学校虽然拥有高度自主权,但并非完全不受州和联邦教育法规的约束,它们也要实施州对所有公立学校要求的资优教育.然而,有些州并没有要求特许学校为资优学生提供服务,判例法也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强迫特许学校为资优学生提供资优服务.  相似文献   

6.
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透视古今中外各领域著名人物超越障碍的历史现象,并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解读"残障儿童"教育需要全新的理念,揭示了资优残障人才培养的"双特殊"本质属性,提出了资优残障人才培养两项基本策略:注重潜能开发(含关注智能强项、开辟替代通道、设计多元策略、挖掘残障儿童潜能等内容),实施英才教育(含适切性的教育、补救性的教学、自我概念的强化等内容).从五个方面专门探讨了资优残障者学校教育的适切性问题.最后提出三条建议:重视资优残障者的评估与教育安置;加强资优残障者的学习与心理辅导;通过加强专业团队的合作,提升资优残障教育的专业效能.  相似文献   

7.
资优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数学资优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数学资优教育还在摸索中前行.结合李庾南团队“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理论更新,笔者发现“学材再建构”对数学资优生培养十分重要,以勾股定理及应用为例,说明资优教育视域下可以通过纵向整合与横向拓展来建构学材.  相似文献   

8.
耐人寻味的资优行为独具魅力的品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识资优行为相遇品格教育 台湾的适性教育以美国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史坦柏教授的三鼎智能说理论为指导,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挖掘潜能,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对智商高的资优学生会采用资优教育,一般的学生是普通教育,如果是智障的学生采用的就是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资优教育发展历史悠久,逐步趋向成熟。两者在财政支持、资优儿童鉴定、师资培养和具体课程实施等方面卓有成效且各具特色。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两者的资优教育实施也出现了资源短缺、评监机制不完善、对资优儿童情意教育缺乏等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对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资优教育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对我国资优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上升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然而对于相关师资的准入、能力要求及培养路径等还缺乏整体性的研究与系统化的设计。国际上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师资,即资优教育教师的培养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建立资优教育师资的资格证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资优教育教师专业要求,以及通过层次丰富的教师教育课程来培养资优教育师资。借鉴国际经验,我国也需要开展本土化研究,推出相关的教师教育政策与举措,系统持续地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资优儿童(天才儿童)是指资赋优异与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本文介绍了天才儿童的主流鉴定方法和当前欧美资优教育的现状。本文还着重阐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资优教育政策,并对大陆的资优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提供了可供资优生和普通生共同学习的课程设计以便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等概念的辨析 ,认为“超常教育”过于偏重智力而忽视其它方面的能力 ;“英才教育”是为“少数人集团”服务的教育 ,而他们中间不一定个个都是“英才” ;“天才教育”则过于强调先天遗传的因素 ;而“资优教育”则相对较为科学与合理。因此 ,笔者建议 :统一使用“资优教育”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在广义化和多元化的概念演进下,资优教育正从注重少数的精英主义走向兼顾全民的才能发展。资优教育的未来是卓越与公正兼顾、拔尖与拓宽并行。在评估和安置的种种争议中,形式跟着功能走,回归适性、优质的教育才是硬道理。基于全球视野加上务实的本土化行动,资优教育获得系统化的支持,并在发展中得以改进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数学资优教育的研究中,涉及较多的是对数学资优生的界定、特征、评估及培养途径,许多国家都形成了数学资优生的教育模式。其中的许多成果及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数学资优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研》2009,(6):F0004-F0004
睿达资优教育(原奥博教育)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发学生自身潜能、重视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教育理念,以全国学科名师为核心力量,以培养全国资优学员为教育目标,秉持“办精品学校,育精英人才”的办学方针,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睿达自有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6.
由于资优学生成年后会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主力,并且资优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常常存在某些个人缺陷,因此对其基本价值观的构建与培养尤为重要.文章在对基本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意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经验提出了构建和培养资优学生基本价值观理论.并针对当前乌克兰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考虑资优学生在构建与培养基本价值观过程中的特点,提出现代教育应当从传统教育观念的单纯重视认知和实践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情感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台湾地区重视科技教育,尤其是物理教育,已成为台湾地区教育界的共识。他们采用对天赋较高的中学生的重点培训,以推动全岛物理教学水准的提高,并称这种举措为“资优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的正式推行始于1972年,由该地区“教育部”制定了《国民小学资赋优异教育计划》。1982年又相继公布了《中学数学及自然学科资赋优异学生辅导升学要点》以及《高级中学数学及自然学科学习成就优异学生辅导实验计划》,前者使科学学科诸方面天赋较高的学生能经过教育权威机构甄别测试而保送升入高一级学校,为“天才”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后者则委托四所大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对高中资优学生进行数理学科辅导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少年班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就开始了特殊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教改联读班为个案,通过对教改联读班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资优学生本科学习经历的情况,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资优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海峡两岸创造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2001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台湾、英国和内地从事创造力研究开发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60余份。研讨会采取主题学术报告,分组专题研讨和大会中心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研讨,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创造性人才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台湾地区创造学会理事长、台北师范学院院长张玉成教授作了题为“资优与普通儿童思考技巧特质之比较”的主题学术报告.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过度集中于专业培养,而社会环境的质变已经使资优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决定性的问题。现实中大学教育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三种办法,即志向教育、竞争性考试制度和兴趣至上都不理想,致使密集投入教育资源却事倍功半。"志趣"的概念能够统摄古典的志向与现代的兴趣之间教育思想的张力。资优学生"志趣"的养成需要在大学本科阶段注重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建立师徒制,形成教学共同体,在管理和评价上给"志趣"的养成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