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材,以笔算为主.学生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心算训练,心算能力普遍较低,以至于到了中学,甚至成年以后心算能力都很低.研究证明,人的心算能力和其它能力一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结果.4至7岁是人心算能力发展的关运用,我根据幼儿及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利用扑克游戏的方式对一些幼儿进行了心算训练.心算能力均得到很好的发展.有的还用常发展.利用扑克游戏对幼儿进行心算能力的培养,简便、实用,幼儿喜欢玩、喜欢学,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计算技巧,由实物计算水平很快上升到抽象的数的计算,实在是一种好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很受欢迎,也得到一些专家的好评.这种训练方法适合于二年级以下的学生在课外活动时教师辅导学生,家庭中家长辅导学生.本文打算就如休利用扑克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作一些介绍.首先,幼儿在引入计算之前要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从1开始数到100,数出实物的总数(至少30以内),会倒数数(至少能从20、19依次数到1);能用眼睛看出10以内物体的总数(不出声数);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能用实物计算10以内的加减;能正确比较10以内任意两个数的大小.只要幼儿达到这个  相似文献   

2.
趣味"24点"游戏是我班同学课间最爱玩的一种扑克游戏。正是这个游戏使我喜欢上了数学。记得当时刘老师向我们推荐这个游戏时,就告诉过我们,趣味"24点"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视片《儿童英语教学游戏》介绍为了更好地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使儿童在玩游戏中学习和运用英语,我们尝试使用ThomasHabiger(美国)先生的专利产品《英语扑克》制作了一部游戏型电视教材《儿童英语教学游戏》。这部电视教学片由始至终设计了多种有趣...  相似文献   

4.
在扑克游戏中学习识数和计算○邹晓梅(乐安县第二小学)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对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扑克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识数和计算能力,是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当地教学条件,探索如何组织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之一。几...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随父亲在部队生活,读小学时课余没有什么娱乐,玩厌了“打仗”、捉迷藏后,也记不得是从哪学会了扑克牌算术游戏,现在想起来对自己的反应和心算能力有过很大的帮助。此种游戏四人以下均可进行,四人时将扑克的大小王去掉,每人分得十三张牌,牌中2至10为数字,A、J、Q、K分别是1、11、12、13,每次每人出一张牌置于桌上,看谁先用加、减、乘、除法算出四张牌等于24,如牌  相似文献   

6.
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扑克牌是一种儿童喜爱的娱乐玩具,它具有数形结合,操作简单灵活的特点。将扑克牌游戏巧妙地融入数学课堂,能让孩子在“玩”中学,“趣”中练,是学习数学的好素材。本文探讨了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变换扑克功能游戏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严卿 《广西教育》2011,(1):56-56
扑克游戏由于有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的优点,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可以进行。通过扑克游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感,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猜牌"游戏,把握数的概念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发现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王晓燕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144+146-144,146
区域活动是发展儿童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有效途径。围绕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从营造宽松的区域环境,和谐氛圈中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开展创思训练,拓展儿童思维,丰富生活经验,用生活实际体验充实儿童的创造内容,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在游戏满足儿童创新需要的素材和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法,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等方面尝试探索了利用儿童固教育特有的资源,培养藏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包春葵 《广西教育》2010,(16):56-56
珠脑速算是培养儿童心算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左右手联合拨珠,逐步"内化"形成脑中"珠像",促进儿童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同时对促进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文静 《福建教育》2023,(10):46-47
数学扑克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征,既有助于幼小科学衔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味游戏如博饼、彩票、扑克等。在概率论教学中引入这些典型实例,培养学生对概率论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与游戏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主旋律,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许多教育家认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玩扑克可以说是我们人人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无论男女老 少都可以玩。可你想过没有,小小的扑克牌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还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呢!两三岁的孩子看见大人玩扑克牌,很快也会抢着要玩,这时你千万不可把扑克牌扔给孩子了事,也不要把扑克牌从孩子眼前拿走,盲目压抑孩子的好奇心。要知道,好奇心正是求知欲;只有在孩子有好奇心时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然了,教孩子玩扑克,不是要教孩子拱猪、升级等大人之间的游戏,而是利用扑克的数字特点;寓教于乐,教孩子掌握数的概念,认识数字,学习加减乘除。 刚和孩子玩扑克时…  相似文献   

14.
我设计的计算游戏(四则),只是想从游戏开始,使幼儿在建立起对具体事物印象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数量概念,以建立第一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系。它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培养。 小猴摘桃子 目的:发展幼儿的心算能力及敏捷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晓君 《湖南教育》2007,(3):40-40,39
我在学生学完了简易方程这一内容之后,上了一堂“扑克游戏”活动课.一、玩扑克游戏,发现秘密师:(拿出若干张剔除了大小王的扑克牌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扑克游戏:请你们将自己手中的那张牌的点数乘以5,再加上6,然后把  相似文献   

16.
玩扑克 游戏目的:帮助学生巩固表内乘除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游戏材料:每组一副写有1~10各数的扑克。 游戏程序:(1)每两个学生分成一组。 (2)同组的两个学生各自摸两张牌,一人说出自己手中两张牌上数字的乘积。另一人猜这两张牌上的数字分别是几和几。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中班结构游戏《火车火车朝前开》开展过程中,尊重儿童游戏发展规律,还给儿童游戏的自由,让儿童自主策划游戏、发现问题,在共同商讨和不断试误中尝试解决问题,获得能力与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巧妙设计,进一步推进儿童游戏,拓展儿童的经验,提升儿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帮助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热练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知识,现介绍一种为儿童所喜爱的"凑10争上游"游戏.游戏器具利用市面上销售的文娱片(即扑克),去掉J、  相似文献   

19.
周萍莉 《学语文》2006,(4):55-55
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因此,我在对幼儿园大班儿童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复杂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成有趣轻松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记得轻松。  相似文献   

20.
传统游戏材料,俗称民间游戏玩具,过去又叫"耍货"、"玩意儿"。指民间专供儿童玩耍游戏的器具,如常见的兔儿爷、阿福、拨浪鼓等。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儿童游戏材料,有陀螺、空竹、七巧板、不倒翁等;二是传统的成人游戏材料,主要包括麻将、扑克等;三是传统的生活用具材料,有凳子、筛子、竹梯、羽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