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兄弟民族之一,现今四川省岷江上游茂县、理县、汶川三县地区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关于羌族解放前的社会形态,笔者曾作过初步探讨,认为属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就其发展阶段而论,正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的前期。为了解羌族解放前的社会全貌,寻求近代以后社会发展迟缓、停滞的根源,本文侧重论述羌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和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氏族种落组织是古羌人的社会基本结构形式,其种落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论文利用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清理古代羌族种姓,并从七个方面,考察种落得名的理据。对于研究古羌人社会结构、羌族姓氏、羌族历史、文化史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羌族释比与丧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释比,是羌语对羌族民间经师的一种称呼,是羌民族社会自然崇拜,万物有灵信仰的产物,这在古羌部落社会时就已出现。释比作为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等的主要传承者,在羌民族社会生活中有其极高的地位。受羌族社会之民俗信仰的支配,依照羌人的生死观,人死后,其灵魂永不消亡,生者要为其送别,由此也派生出繁多的丧葬形式。释比,自然也成为丧葬礼仪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羌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许多关于羌人的记载。历史上,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高原农牧文化的创建,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由于历史发展、居住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诸多原因,人们仍有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等宗教观念的遗存,"释比("巫师)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者,许多民间舞蹈形式,多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本文拟以羌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作为切入点,探索"释比"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影响;探索羌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动态保护与多种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特长,几乎达三千多年之久,占全部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由于这样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使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特别是一整套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发展得更为严密而有系统,因而对阻碍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速度和对人们思想所起的钳制束缚的作用也比任何其他国家民族更为深重。本文试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一个侧面,论述官僚和胥吏政治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羌族有人口30余万,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羌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晕,地势险峻。羌寨一般建在高山的山腰上,所以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羌族释比的占卜术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是羌族传统信仰习俗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渊源于古羌时期的羌人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而且还逐步渗透到了近现代羌族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释比占卜的表现形式透露出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遗风,它承载着该民族数千年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变迁的痕迹,同时又映衬出该民族与周边民族在文化上的借鉴、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8.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羊子以羌族后裔的身份言说羌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汶川羌》书写羌族历史,传承羌族文化,关注羌族的心灵史。羊子以个人的方式进入羌民族的心灵,思考现代文明与羌民族生存的关系,思考时代之波与羌民族生命的关系。羌的生存环境、生活画卷与生存状态,羌的心灵与性格,羌的信仰与习俗构成羌的文化世界。由此《汶川羌》成为羌族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10.
羌族婚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从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羌族婚礼的形成及其特征看,羌族婚俗具有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羌族婚俗不光是一种单纯的民俗现象,而且是羌族宗教意识的体现物,民族精神的象征物,民族的人文观念、伦理道德的寄托物。  相似文献   

11.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相似文献   

12.
一个对外输血的民族 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干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说文·羊部》称之为“西戎牧羊人”。羌族也由此成为我国唯一在甲骨文中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夏代始祖大禹都是羌人,今天的羌人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13.
贵州羌族的宗教信仰种类繁多,既包括形式多样的自然宗教,也包括内涵丰富的人为宗教。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传承性、吸纳包容性、多元共存性、群体参与性、活动民俗性和实用功利性等。它具有调适族众心理、增强族群认同、强化社会控制、促进社区和谐、传承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贵州羌族的宗教信仰,不仅促进了羌民族意识的发展,也从事实上推动了羌民族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羌族民间信仰是存在于羌族社会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在羌族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羌人信仰习为的文化表征与羌人民族情怀的精神体现。对于羌族民间信仰的研究由来已久,当前从概念澄清入手,立足羌族本土实际,则是我们展开羌族民间信仰研究的本质需要。为推动研究的有效进行和深入发展,思考从搭建平台、队伍建设、成果推广等方面来保障和促进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切实服务于羌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是新时代羌族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5.
走,到羌寨去     
羌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你一定知道神农氏尝百草和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神农氏和大禹都是古羌人最伟大的祖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夏,就是羌族人在黄河流域建立起来的。羌族目前主要的聚居地是四川省西北部高原,总人口约12万人。他们仍  相似文献   

16.
理县释比戏凝聚着羌民族的情感与生命,积淀着羌人的历史与信仰,是研究羌族文化不可忽视的课题。文章从理县地区羌族释比戏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入手,分析和探索了释比戏的本质特征,以期呈现出羌族戏剧文化的丰富性特征,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这一活态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古代羌族被称作是一个往外输血的民族,在中华文明形成的早期阶段,羌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羌人与楚人、商人乃至中亚的其他民族都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因此,从考古、文献、神话、宗教等多重视角去研究先秦时代的羌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先秦社会的文化,同时也可能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上限由丝绸之路开通提前到商代甚至更早,给予古代羌族应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民族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羌地汉人作为羌地的特殊群体,在羌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扮演了"钥匙"的角色,对开启羌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羌地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羌地汉人这一群体的研究较为缺乏,有关羌地民族史的研究也主要以羌人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往往忽视汉人群体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羌地汉人社会历史的研究,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羌族民间信仰是羌人信仰习为的文化表征与羌人民族情怀的精神体现,其中蕴含的生态观是羌人长期与周边环境共生共存、亲和互动的体现,其观念在岁月长河中传承与嬗变,原始的自然崇拜在扬弃中超越,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生态自觉观念,寄托着羌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震带上的羌族与震后羌文化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对多发的灾难。羌族培养和造就了坚思不拔的民族性格,积累了丰富的抗震经验和智慧,这是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底气和力量之所在,也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鏊。要认真研究羌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充分认识羌文化与地震灾害等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就地、就近的原则,在孕育羌族文化的土地上重建羌文化;坚持自主、自助的原则,依靠创造羌文化的主体重建羌文化;坚持保护、创新的原则,在活态传承羌族文化中发展羌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恢复重建与建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羌民族永续发展的秀芙家园,把祖先积攒下来的文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