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03年9月,我校正式把《北京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写进了二年级4个课改实验班的课表内。《北京童谣》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每周每班安排一课时, 做到专时专用,经常研究。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创编童谣,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训练了语言,提高了文化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张慧君 《宣武教育》2003,(12):43-43
课堂上,同学们一边表演,一边吟唱着,我们大家在一起,你对我,笑嘻嘻,我对你,笑哈哈,亲亲密密如一家。假如我要碰了你,马上道声“对不起”;见我道歉有诚意。你会说句“没关系”。假如你能帮助我,马上道声“谢谢你”;见我致谢懂礼貌,你会说声“不客气”。  相似文献   

3.
“五颗星,照天空,天安门,在正中,齿轮麦穗红绸绕,看见国徽挺起胸!”这首活泼明快的童谣,是北京市向社会征集的近2万首童谣中的一首。借鉴北京市宣师一附小等学校的经验,2004年6月2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联合发起了征集新童谣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市1600所小学及1430所幼儿园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这项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征集新童谣19436首。经过精心筛选、编辑、加工、润色,有400多首优秀作品被选进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童谣》一书,这些健康向上、童趣盎然的新童谣已经响亮地传遍了北京市的校园。为此,中央领导对北京市采用新童谣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灰色童谣”一度在中小学流传,让老师和家长们颇为忧虑。北京市宣师一附小从2003年夏天开始,就发起了用健康童谣代替“灰色童谣”活动,率先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并编写了教材。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更多优秀的、积极向上的、风趣幽默的健康童谣,并指导学生在吟唱中学习童谣的写法,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充满儿童情趣、反映校园生活、富于时代气息、弘扬高尚情操的现代童谣。在“我与童谣”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充分挖掘童谣诵、唱、写、画、演、编、用等特点,使这门课程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结合,让童谣丰富的内容、简短的文字、精练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成为大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成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本期刊中刊我们推出《新童谣在这里唱响》,旨在通过介绍北京市宣师一附小“健康童谣进校园,唱响师生共同发展的主旋律”的经验,使“童谣”这一德育新途径引起更多的人们关注,并期待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我校按照“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从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儿童特点的德育途径。特别是“以童谣为载体,探索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系列教育,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支持,他们亲自指导教师把童谣教材化,编写了《学写新童谣》教材,使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并向学校各方面辐射,形成了我校新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童谣引入是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思路,对于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童谣引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接着以福建三元区为例,探索了小学音乐课堂引入童谣资源的具体策略,思考了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童谣     
侯逸飞 《新作文》2011,(3):19-19
老奶奶.耳朵怪.大声喊,听不见。有礼貌,细声说。乖孩子,大家爱.  相似文献   

7.
杜弋鹏 《山东教育》2004,(31):63-63
童谣:贴近小学生的德育语言童谣,清爽,明快,是诗歌,似音乐,蕴涵着时代信息……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灰色童谣”,北京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的老师开始酝酿将《北京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引进学校。1993年,学校启动每周一节的《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并编写了教材。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更多优秀的、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童谣文化的过程,也是新童谣文化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实施的过程。在新童谣文化实践活动中,我校从新童谣校本课程开设,新童谣课题研究,新童谣校园文化打造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谈《三国演义》里的童谣别廷峰“谣”是人民口头创作的短篇韵文作品。童谣是由成人拟作或由儿童自己编创的供儿童欣赏吟唱的歌谣,据《尔雅·释乐》:“徒歌谓之谣”,就是不用音乐相配合的歌。因为“谣”具有强烈的政治讽谕性质,在先秦时代就已被人们重视。《国语·晋语...  相似文献   

10.
《宣武教育》2008,(1):1-6
宣师一附小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2002年,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将新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引进课堂。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源于我校的新童谣在北京市党政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不断深化,逐步发展为新童谣文化,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新童谣文化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关注并专门批示:“北京此事办得好,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三贴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12.
《宣武教育》2004,(1):20-20
《宣武教育》坚持与时俱进,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发挥信息的前瞻性和辐射性。紧跟国家的《课程改革》实验,积极宣传《课程改革》精神,于2002年第6期开始,特设《课程改革》专栏,并把这个专栏放在刊物首位。并且期期有论文发表,至今已经发表  相似文献   

13.
高蕊 《宣武教育》2004,(1):33-33
如今《宣武教育》走过了5年历程。《宣武教育》的五个年华,正如人生旅途上风华正茂的明媚春天,向《宣武教育》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宣武教育》的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4.
童谣与小鸟     
我的童年是在鲁北平原上度过的。那时家乡的树多,鸟儿也多。现今我常在城市的一隅回忆起童年唱鸟儿或由鸟儿起头的童谣。那些童谣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快乐逍遥、无忧无虑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5.
《宣武教育》2004,(1):21-21
在目前,以课程为主要形式的学科教学仍然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老师们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的主要渠道,是老师们在教学领域辛勤耕耘的重要园地。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注重教学的育人效果,是课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晓 《宣武教育》2004,(1):37-37
我始终是《宣武教育》的忠实读者、积极的撰稿人和参与者,每篇文章都倾注了我的心血。  相似文献   

17.
蒋凤 《宣武教育》2004,(1):34-34
作为宣武教育的编委,我鼓励教师们在《宣武教育》上发表文章,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写出来,对发表文章的老师,我还在教研活动中提出表扬和鼓励,这样就更大的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令我很感动的一件事是,我区131中学的魏淑兰老师,  相似文献   

18.
鲁琼 《湖北教育》2004,(5):14-14
“《传统文化》是啥课呀?”我第一天上班,从教导主任的手里接过课程安排表愣是一头雾水,我要教的科目是《传统文化》,这个从没听说过、师范里老师也从没讲过的一门课。  相似文献   

19.
没有哪一份教育刊物能像《宣武教育》那样大量、及时、充分地宣传、报道宣武区的教育教学情况了,没有哪一份教育刊物能像《宣武教育》那样让那么多宣武区的教师感到亲切自然了,《宣武教育》对于我来说如同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宣武教育》2004,(1):22-22
刊物为了总结我区“九五”期间教科研工作的经验,宣传我区“九五”期间教科研工作的成绩与成果,配合“宣武区科研示范校展示活动”有计划开设了《科研示范校》宣传专栏,对展示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报导,并介绍了9所科研示范校的典型经验,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