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的新闻作品最后都靠语言体现。语言创优关系到所有新闻类作品创优。语言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类作品使用的语言统称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新闻类广播作品都离不开采访,多数新闻性节目都设有主持人。所以.采访、主持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类广播作品的创优。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优,顾名思义就是以创新形式创作优秀作品.本文结合笔者长期新闻实践的心得体会,从题材的把握、角度的选取、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浅析新闻作品创优的路径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言指“新闻作品的语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正确地运用或使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新闻语言更是至关重要。判断新闻作品使用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新闻语言.有人以书面语为至宝。对于生活中的通俗语言.有些人觉得不能用到新闻写作中,认为生活中的语言.最多也就是在“白话新闻”中露露面,在严肃新闻作品中不宜出现。  相似文献   

6.
把握新闻作品的语言特色,是记者表达写作主题、展示文字功力的最直接的手段,新闻语言的明快、准确和丰富多彩,毫无疑问会为作品增色添彩,而新闻语言的内在力量则更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阅读快感,使新闻作品体现出决不逊色于文学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新闻作品重在表达主题,最忌语言华丽、雕琢,新闻语言似乎和枯燥、呆板划等号,谈何魁力?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般来说,新闻作品因需要快速切人实质内容,所以语言自然要简洁,不需过多修饰,但这决不是要放弃对语言的推敲、对语言意境的营造,而是要用…  相似文献   

7.
对语言进行审美,已不仅仅是文学的专利,随着新闻界采编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报刊新闻在抢夺受众的竞争中,也更加重视语言的研究,从而使新闻语言体现出较高的美学价值。新闻应是新闻事实和文字表达艺术的汇流和统合。对新闻语言进行审美,实际上就是看新闻语言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讲究语言艺术的新闻作品,往往把美感传递给受众;缺乏美的蕴涵,不能勃发出美的情趣的新闻作品,往往读来枯燥无味,更不能成为通向受众心灵的“长虹”。笔者根据自己的新闻实践和粗浅认识,大体上把新闻语言的美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新闻语言的朴素…  相似文献   

8.
张玲 《青年记者》2006,(8):64-64
新闻将人的心灵作为突破口,依赖语言(这里指广义的语言)说明客观事实,无论学语言、版面语言、镜头语言,新闻报道需要通过语言对新闻进行提炼、加工、剥离.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新闻风格,而风格的形成是新闻能否更被公众理解、接受的关键. 新闻语言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写作构思和技术手法的总和,它可以形象地揭示新闻内容,表达作品思想的准确性和深度。同时,新闻行业是一门专业富集的行业,它是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播音、多媒体等诸多领域为一身的的一门杂学。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复兴及学界对领域语言的逐渐关注,我国新闻语言研究类著作的出版经历了兴起时期、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3个不同阶段,总体上呈现出递进式的发展态势,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相关特点.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语言研究类著作在出版数量、内容、所涉媒介、语种、作者、出版基地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但总体上来看,我国新闻语言研究类著作的出版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出版结构不合理、选题的重复现象、选题量不够、“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不足、数字出版的迟滞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写作中得体的用语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们能一目了然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新闻作品的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充分展现新闻语言的独特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红 《军事记者》2002,(11):24-26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应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外,还应具备完美的表达形式,比如:体裁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现手法的采用等等。其中新闻语言运用得如何,在新闻表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语言是指与文学语言、外交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相区别的,专门用于表达新闻事实的特殊语言。它既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新闻语言自身的个性。因此,运用新闻语言表达新闻事实,既要尊重一般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也要符合新闻语言表达的特殊规律,使其在新闻事实的表述中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摆脱新闻语言的俗套日常生…  相似文献   

12.
雷文明 《新闻窗》2010,(4):76-77
新闻作品能否具有“亲和力”.关键在于语言。如果新闻作品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让人读不懂甚至不愿读.自然就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所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来自于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理性之美:新闻语言的不懈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许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言“奢侈化”与语言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新闻语言“奢侈化”是指新闻作品过度使用语言材料的现象,它包括“非常”型、言不符实型和泥淖型。这种现象,在当前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还是较严重的。网络化信息化使写作成为极为省便的事,人们似乎可以毫不费力便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宏文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除了通过画面语言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外,往往还能通过其特有的表现手段使新闻主题概念发生位移、延伸,因之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思索.这样就出现了"图有尽而意无穷"的画面外语言,新闻作品本身对命题意义深层次分析的穿透力和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也是新闻照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其独特魅力之所在.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摄影记者在拍摄时通常要有意识地选景构图并运用各种技巧,来营造作品耐人寻味的画面外语言,其手法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卓光 《新闻窗》2006,(1):54-5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语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思想境界,是最具感情色彩的东西。新闻作品的语言运用好了,读者就喜欢看,反之,则不会吸引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具有独特语言特色的地区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如果能汲取一些独特的语言对话,并将之准确地反映和把握,无疑会让其新闻作品添色生香。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是写好新闻的一个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实践中,经过推敲归纳后发现,准确把握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会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魅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语言要以理取胜,以理服人,以其严密的思维和逻辑性,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同样,消息、通讯也常在新闻事实中融入记的见懈,尽显其哲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阐述的"创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地市报人深入思考、精心采写,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的"创新意识"。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是许多地市报人,特别是中、青年新闻采编人员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人进行,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优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甘社会 《新闻世界》2009,(12):38-39
我们常说,新闻是一种写作。是写作。就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评价新闻作品的质量高低.在事实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语言表达的“精准”程度显得十分重要。记者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能不能变成“新闻报道”,能不能变成“新闻精品”,关键要看有没有厚实的写作功夫,  相似文献   

20.
彭小琴 《新闻界》2012,(1):28-31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