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树芳 《幼儿教育》2013,(10):26-27
我们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糖果甜甜"时,安排了带孩子到超市去观察、了解糖果的活动。到了超市门口,我向孩子们提出了"找糖果"的要求:今天我们到超市找一找哪里有糖果,有哪些糖果是我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把你看到的、喜欢的糖果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糖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肯定是略知一二的。我们不得不佩服行知先生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我也发现"糖果"类的东西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的孩子来说,的确具有超越糖果本身意义的神奇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物糖果     
<正>有个卖糖果的人喜欢把糖果做成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的动物和小鸟。孩子们来买糖果的时候,通常会争论不休:"我的兔子比你的老虎好。""我的松鼠也许比你的小,可是味道会更好吃。"卖糖果的人常常会嘲笑大人们的想法,他们总认为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优秀,这想法和孩子没有两样。  相似文献   

4.
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一个温暖的午后,孩子的妈妈安然地  相似文献   

5.
很喜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教育孩子的故事。他用第一块糖果奖励孩子守时,第二块糖果奖励孩子尊师,第三块糖果奖励孩子正义,第四块糖果奖励孩子自省。原本一场雷电交加的批评,变成了一场甜蜜的邂逅。这样的教育多好!让孩子在温馨的谈话氛围中觉醒。我努力践行陶先生的思想,在使用糖式教育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障碍,也收获了一些经验。一、糖慎用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对班级中所发生的事情或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认真地调查了解,避免误伤学生或盲目地表扬批评。切忌粗暴武断或  相似文献   

6.
目的1.训练孩子的追踪观察力和敏锐判断力。2.体会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准备1.彩色的小包装盒3只。2.独立包装的糖果、小点心、饼干若干。玩法1.和孩子一起认识3只形状相似但颜色不同的纸盒,找出不同点。2.将纸盒口子朝下面向桌面安放,并将1块糖果(或小点心、饼干)放在盒子的前面。3.用其中的1只盒子盖住糖果。4.交替地四处移动每个盒子,保持孩子对藏着糖果的盒子的注意力。5.移动几次后,问孩子:“糖果在哪里?”6.让孩子掀开纸盒验证,如果他猜中了,就将糖果奖励给他。游戏建议1.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不要故意逗…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笨拙的题目,完全是缘于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天,老李没有空,就托到幼儿园看孩子的老张捎糖果给自己的孩子,并交待:"你交给  相似文献   

8.
学习忍耐     
晨恩 《下一代》2013,(5):29-29
1960年至1979年之间,几名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在一群孩子身上做了一项颇有趣的实验。实验当中,每名孩子的面前摆放着三种不同的糖果,以及一个铃。孩子们可以选择立即从三种不同的糖果当中任挑一种来吃,或是再等多几分钟。选择后者的就可从三种糖果中挑两种来吃;若是等不及,孩子可以立刻按铃,心理学家就会让他们选择他们心仪的糖果,离开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梁好 《班主任》2010,(6):57-57
一位老师批评了一个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说:“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老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我说吧,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我糖果呢!”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丁丹小镇所有的孩子此时正站在巫婆丁丹皮的红色小屋前,接受丁丹皮的魔法考试。 说是考试,其实只是一场游戏。 丁丹皮给了每个孩子一粒紫色的糖果。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糖果,而是一颖魔法糖果。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批评了一位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口袋里的一块糖果,亲切地告诉学生:“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是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教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着:“我就知道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了我一块糖果呢!”班里的其他学生很是不平:“犯了错的反而会得到老师的糖果,这是什么理由?”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批评了一位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口袋里的一块糖果,亲切地告诉学生:“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是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教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着:“我就知道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了我一块糖果呢!”班里的其他学生很是不平:“犯了错的反而会得到老师的糖果,这是什么理由?”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2009,(10):24-25
新学期,某中班开展了《甜美的糖果》主题活动。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十分踊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可也有个别孩子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特别是佳佳:“妈妈说,吃糖的孩子不乖,我很少吃糖。”课后,为了使孩子们对糖果有更多的了解,赵老师建议孩子们与糖果来一个零距离接触,到超市亲自感受一下,看一看各色的糖果,闻一闻,摸一摸……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光有爱心还不够做个好妈妈,妈妈应善用智慧去"引诱"孩子自发地学习和进步。譬如近在眼前的圣诞节!在这个星期里,闪亮的圣诞树、神秘的礼物、美味的糖果姜饼,当然还有圣诞大餐,这一切吸引了孩子们所有的注意力。而妈妈则可利用孩子渴望过节的急切和期待,借机来触碰一下自家孩子最薄弱的"软肋"。  相似文献   

15.
蔡玉翠 《父母必读》2009,(1):138-139
这是糖果和玩具丰收的季节。有着糖果色彩的节日是每个孩子长大后都会记得的美好的梦……  相似文献   

16.
罗定 《辽宁教育》2013,(9):68-68
德国教育以“严谨”著称,同时其小学教育又非常具有仪式感。德国小学生入学第一天,学校会为他们举行盛大的入学仪式。这一天,新生和他们的家长都会盛装参加入学仪式,最有特色的是每个新生都会捧着一个硕大的圆锥形糖果包。这种糖果包外表是色彩鲜艳的各式图案,里面塞满了文具、小玩具、糖果等各种小礼物。对于德国家庭来说,孩子的入学仪式非常重要,象征着孩子正式步入社会。家长们在这一天将糖果包送给孩子,庆祝孩子真正迈入人生课堂,孩子们也会像盼望过圣诞节一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德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学习读和写,老师们还会花很多精力来帮助孩子们发展社会交往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谁会帮你?     
《少先队小干部》2010,(11):32-33
小手与大手 有个聪明的男孩跟着妈妈去杂货铺买东西。妈妈是常客,老板当然很客气。老板看见孩子盯着柜台上玻璃瓶里的巧克力糖果看,马上拿下来,打开瓶盖,让他自己抓一把。可是,孩子眼睛不离开糖果,却把头摇了摇。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糖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肯定是略知一二的。我们不得不佩服行知先生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我也发现"糖果"类的东西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段的孩子来说,的确具有超越糖果本身意义的神奇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天旭  蔡秀山 《现代语文》2006,(11):119-120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200名幼儿园孩童召集起来,一人发给一块糖,并向所有的孩子许诺:如果在1小时内能够不吃掉手中的糖,1小时后,将发给那些将手中糖块保留下来的孩子一个人5块糖果。实验过程中,一部分孩子因受不住糖果袭来的阵阵香味的诱惑而吃掉了手中的糖,另一部分孩子因为那5块糖的诱惑,而将手中的糖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实验结束后,这群同样的孩童手里有了不同的结果:一边是两手空空,一边是喜捧糖果。  相似文献   

20.
江芳 《成才之路》2014,(9):64-65
读《陶行知的4块糖果》的故事,感悟教育孩子的方法:表扬鼓励为主,用表扬鼓励挖出孩子的潜能,唤起孩子的自信,唤醒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不再抵触,从而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