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主要方式。科学是对具体的物质运动规律的探究,哲学是建立在对科学及其研究成果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之上的,思辨性是哲学思维的关键。体育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从本体论角度追问体育存在,反思和批判体育实践和体育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怀疑或不承认唯物史观的哲学性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割裂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解决与唯物史观创立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彻底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这一解决首先是在历史观上实现的.所以,唯物史观的创立也就意味着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解决,意味着新哲学的创立.唯物史观不是作为解决局部问题的具体科学而出现的,而是作为彻底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世界观理论而诞生的,如果彻底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史观不是哲学,那么以往一切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更不能成为哲学了.  相似文献   

3.
C·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作为一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米尔斯在书中批判了空洞的宏大理论与过于具体的抽象经验主义,他倡导的是融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于一体的"统一的科学哲学",也即现在传播研究中提及的中观层面的研究。米尔斯对于社会学学科走向的反思对传播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如米尔斯强调的历史运用,我们摆脱编年史的历史观,将对重新思考传播学史提供一个全新的维度。理论与经验的结合非常艰难作为一种调合理论的中层理论不仅是社会学学科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播研究中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仅是一种经典社会学传统的回归,也是对当下包括传播研究在内的社会学科的一种反思。  相似文献   

4.
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哲学。对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不仅是对新课标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更是对人、文化与课程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从而彰显新课标对三者传统关系的反思、超越和重构,开拓一个崭新的科学文化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5.
真善美的关系及其统一,一直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始终将"至真至善至美"当作最高的价值目标。本文尝试从科学、伦理学和美学三个层面来解读真善美的辩证关系,从而有助于厘清人们对其辩证关系的认识误区,更好地在实践的意义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技术本质观是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技术哲学中涉及层面最多的核心理论.一种技术本质观决定了相应的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从1877年近代技术哲学产生至今,已经产生了许多种有关技术本质的观点.这些技术本质的观点几乎都是在卡尔·米切姆所谓的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传统中展开的.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传统看起来更适合探讨技术的本质.其中的技术本质观可以分为两类,即实体性技术本质观和描述性技术本质观.通过对这两类技术本质观反思可以发现,它们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完全对立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哲学是在体育科学与哲学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一门学科。哲学和体育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学。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想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其中也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则是研究体育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体育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育哲学就是研究体育学和哲学之间这种密切关系的科学。以体育科学的哲学问题为内容建立“体育哲学”学科还是近几年的事。在国外,不但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语言哲学史上,存在"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两种相反的观点.汉民族持思想感情在心的本体意识,思维与语言文字处于同一架构中存在差异性,语言文字在思维中的作用与地位不断提升.表明思维与语言统一性中的不一致性,两者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视角探究武术美学。分析认为,在实践美学中武术活动作为审美对象,审美性质上具有"和谐""张力"等美学特征,武术活动中体现了"主客观统一""天人合一""自由形式"的美学思想。武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主体性实践哲学"角度分析有着理论的自洽性。分析旨在为当代武术的套路编创与演练提供新的理论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0.
"语言论转向"成为20世纪知识生活的范型与专注的对象.语言是使用者之间用来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用语言去诠释对象.美学是人学,研究的范围应更广,美学应该研究人类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走向人类生存大系统的完美以及研究人类设计自身健全发展和完美实现.在当代站到历史和美学的高度上看,形成掌握人类生存整体事实的思维,就应该是科学主体论思维.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人类的一切活动范畴.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产生和带动了一批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其中,关于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学术性、技术性很强同时又可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2.
哲学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有不同的论述和定论,但总体来讲,实践的基本规定有两个维度:一是技术(工具)之维,一是道德(目的)之维。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意旨是本文的重心。现代社会实践的道德之维常被遮蔽,从而造成实践的单向度发展。当代人类应超越实践的认识论层面,立足于实践的本体论层面来建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的生成对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中存在的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既包含基础教育研究也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是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哲学变革的影响。哲学中有关人与世界的观念和认识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提性认识,发挥着方法论的作用;哲学中蕴含的思维方法和路线对教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某种新的哲学观可以成为反思和批判教育研究理论的工具。欧洲近代哲学的发展主要以认识论为发展主线,经验论和唯理论对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基于其作用场域和存在价值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称其为一门培养教育工作者"实践感"的艺术。"实践感"是一种最优最合理的思维形式,作为一种另类的指导观念,促成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活动的反思,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理解教育诸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形而上学是千百年来哲学存在的根基问题,但是到了现代,却遭遇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彻底颠覆与批判,同时也使哲学这门学科本身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而本人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及其后续的理论研究工作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系列论文和著作。明确地提出,形而上学作为哲学之根,是不能被废除和终结的。我们应从"非实体性"层面,即从人的生存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形而上学,把形而上学存在的合理性归结为"形上追求"所具有的活力本性上来,从而使"形上追求"成为人生存的一种超生命的精神需求,变成指导和提升人生获得意义的一种理想生活观。  相似文献   

16.
和谐作为哲学概念,是一个关系范畴.和谐社会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关系和谐的社会状态.从人类本性上说,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提高到与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分割的理论高度,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提出了"和谐社会".总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其深层意蕴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可以为馆员与读者关系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反思当前图书馆界关于馆员与读者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主客二元对立"的误区.从主体间哲学的视角看,馆员与读者关系的本真是主体间关系,主体间关系的建构要求实现从对象化活动向交往活动的转变.馆员与读者主体间交往具有平等性、双向主体性、相互合作性和精神情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西方哲学着重强调一种认知关系,把人视为认知主体,把世界理解成认知活动的客体,并由此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形成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则强调一种价值关系,自然不可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相反却把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始终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应是情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入点,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影响吗?只要一讨论此话题,讨论者随之就进入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层面上了。对此,若无专业训练和深入思考研究,势必难以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即使是身边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已有的认识中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首先是看问题的角度,即如何能保持全面而不偏倚;其次是尺度问题,即我们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来观察和判别已确定的研究对象。而古人所持"积渐所至"的观点,就表示着环境演变的尺度问题。再者,中国地大、人多、历史悠久、历史文献资料存量举世无双等特点,具有从事环境变化研究的最好条件,加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多学科学者的参与及集成研究的提出,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如何产生影响的问题上,在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交叉作用的背景下,通过学术研究的实践,中国学者有可能做出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贡献,进而推动历史地理学、环境史、全球变化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为此,本刊本期特推出一组关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专题讨论文章,供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参考。我们热诚地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