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和平 《武当》2010,(6):16-19
(接上期)二十一、左右金鸡独立 左臂内转下落于腹前,右臂由下向上外转侧立掌于额前右侧(图1)。  相似文献   

2.
王玮 《武当》2010,(9):12-13
原文 道自虚无生有为,便从太极中规循。 天地分判阴阳义,人法自然意合神。  相似文献   

3.
李紫剑 《精武》2009,(12):30-33
问: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一名三十七。太极拳谱云:“十三势者,棚捋挤按揉捌肘靠,此八卦也;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而对于三十七。诸书皆惜墨如金,不作解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促使中华民族以腾飞之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的太极拳也顺应历史潮流而走向世界,她将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关顾她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5.
6.
刘嗣传 《武当》2010,(2):19-20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丰富的道德思想,其“中庸”、“中和”、“中正”的“中道”思想是儒道两家的核心。儒家从“天道与人道一体”观念出发,注重血缘人伦关系和宗法制度,以“性善论”为主线,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道德性和类群性,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理念。道家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遵从“人性自然”,强调“道大,天大,地大,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武当》2007,(5):18-20
所谓身法,即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的组织法则,陈鑫说:“打拳原是备身法,身法有正有斜,有直有曲,有顺有逆;有偏前,有偏后,有偏左,有偏右,有偏上,有偏下;有的地上坐,有的空中飞,有的束住,有的散开。种种身法,不可枚举,皆由中气以贯  相似文献   

8.
赵幼斌 《武当》2005,(5):16-17
杨式太极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经过历代太极拳家们的研传,给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拳架练法,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如此,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同一套路,看起来许多拳家打得不大一样,究竟谁对谁不对?杨家拳有几种套路打法。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究竟哪个是传统的,哪些是正宗的?针对这类问题,我想融合一些专家的意见,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看法: 一是问题不能这样问,"谁正宗谁不正宗,谁对谁不对"。应当说天下太极都一样,都同出一派,都  相似文献   

9.
王智毅 《武当》2007,(7):17-20
前言笔者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酷爱武术,9岁时即随伯父习练武当功夫及“分筋挫骨、正骨闭脉”之法。成年  相似文献   

10.
王志远 《武当》2006,(12):13-15
王宗岳《十三势歌》曰:“变转虚实须留意”。杨澄甫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陈鑫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尽在虚实二字之运用。”《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虚实诀》歌曰:“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拳谚又云:“虚实刚柔之谓拳”。由此可见,虚实范畴的体现,就是太极拳经、拳术的基本点。虚实即阴阳变化,有变化方能生技巧,有技巧乃可以言拳术,倘虚实不分,则成孤阴独阳,无生长变化可言,更无能变技巧之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谙虚实或不懂得分虚实,即不明阴阳、动静、刚…  相似文献   

11.
刘登信 《武当》2005,(7):7-9
28.左右狮子张嘴①腰胯右旋拉,身体略右转,左腿前迈一大步,足跟先着地。同时,两掌变拳,左拳顺胸前往下划一立圆,然后顺左腿方向意贯尺骨撩出。右拳下划往后上顺体侧划一立圆置于右耳根后凝劲。注:也可双手握拳,左拳心内旋朝右,右拳心外旋转向下(图  相似文献   

12.
孙建国 《武当》2007,(1):4-7
序说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亦称“李家三路小架”,武式太极一路中捋架于1857年研创,武式太极二路炮捶于1859年研创,武式太极三路小架由永年广府西街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在母舅武禹襄所传拳架基础上,多年苦练研创的第三套高层次功夫架。一路中捋架和二路炮捶,已在《武当》杂志1998年1期至10期系列刊登,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而三路小架一直在恩师所著《秘谱》中保存,多年来从未披露于世,更少传于外姓人,直到我的恩师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传于永年个别人室弟子。为继承和发扬先辈传统武式太极拳系列完整套路,使恩师所传系列套路真谛免于失传,本人首破家传门规,特将三路小架披露于此,望太极同仁参阅,共研揣摩其奥妙真谛。并对本门传人朱瑶盛、柴剑鸿、金爱平三同志的大力协助整理表示谢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技击用法: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进右步右直拳朝我方面部击来时,我方采取不退反进之法,前上步的同时,左拥手直奔对方面部,以左前臂外侧化开对方右拳。假如对方见攻击拳落空并面部遭袭时,后退左步避闪之际提右腿朝我方左侧腹肋踹击而来时,我方迅速转腰坐胯,改换重心于右腿的同时,双掌下沉捋按对方右小腿前胫及脚面。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许多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直接受益于它的健身功能,而且注意体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研究逐渐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尤其在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热点。  相似文献   

15.
朱瑶盛  孙建国 《武当》2007,(2):11-14
十三、倒撵猴左脚跟拧地,脚尖内扣约90度,右脚向西南方迈半步,脚跟着地后,右脚蹬地逐渐成右脚弓步。两手由拳变掌,左手掌心向下,位于小腹上侧,左手竖腕坐掌,位于左胸前侧,掌心向右,五指斜向上,目视西南方45度角(图41、42)。  相似文献   

16.
刘登信   《武当》2005,(10):10-12
84.左右分脚①接上式,腰向左旋拉,两掌随之向左下划弧回收于左腰肋处,轻握拳,拳尖相对,同时,右足回收于左足内侧,脚尖点地。随即直膝向西北方向分踢右足,两臂随动一字展开,与右足方向一致(图492)。②收右足与左足并行踩实,两掌随动轻握拳回收于腹前,两拳尖相对,敛劲下沉(图493)。③直膝向西南方向分踢左足,两臂随动一字展开与左足方向齐(图494)。  相似文献   

17.
张媛媛 《武当》2010,(5):39-39
我是来自河南焦作的太极拳热爱者,从小就练习不同流派的太极拳。经过十几年的习练,使我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熟练掌握了太极拳的多种套路。十余年来,我在省、市及国际太极拳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在2005年和2007年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  相似文献   

18.
雷世泰 《武当》2007,(12):13-15
对于孙式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可能有人说,按照太极拳的规矩把套路打下去就是了,还要什么训练方法?此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太极拳的"九要"已经规范了身体动作,若真能做到,太极拳也就有相当水平了。如果只想把太极  相似文献   

19.
张兴洲  赵峰 《武当》2004,(10):9-12
动作接上势,身体先向左转,重心随腰左转落于左腿,步法成骑马步;左手由按变(扌列),掌心朝外.高低与鼻尖平齐;右手由按变插掌,掌心朝上,高低与中脘平齐,面向东,由左云手转右云手;左手由上向下划弧变掌心朝上随腰转插掌,右手由下向上划弧变掌心朝外(扌列),左腿由实变虚合于右腿,沉肩坐胯.面向南;左手由插掌变搠,  相似文献   

20.
雷师泰 《武当》2008,(4):17-19
十五、懒扎衣 1.撤左脚,坐实的同时,左手腕里裹至手心向上,右手自胯部前伸至左手上面,手心向下,与左手配合如共同抱球状,一起拉回到小腹处,右脚同时随撤到左脚前,足尖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