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22年,在以实用主义教育为核心的西方新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开始推行新学制改革。随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约请各科专家起草课程纲要。常乃德、徐则陵应邀分别编成初中历史和高中文化史课程纲要,作为全国性历史课程的参考标准^①。新学制初、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是如何编制的?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研究这样的问题,对于当今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编制或修订,也许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成刚 《教育学报》2007,3(5):77-84
20世纪20年代初,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的初中及高中历史课程纲要,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成长需要,这是清末民初学校历史课程方案所没有的,从而成为日后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研制的一贯指导思想。遗憾的是,由于初中历史课程纲要过于强调"世界主义",脱离国情,从而引发学界的批评。从实践和国情来看,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的"民间色彩"、战乱纷仍、薄弱的师资力量等都导致课程实施的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香港教育统筹局发表《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学制——对未来的投资》文件,公布“334”学制改革建议(即初中3年、高中3年及大学4年学制),并向香港市民咨询,以取代原有的英式“3223”学制(即中学学制7年、大学学士学位学制3年);2005年5月,发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书,“334”学制开始筹备,这是香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学者们对于历史教育课程论进行了一些探讨。他们对历史教育提出了要求,表达了一些批评意见。他们认为历史课程的学分太少、课时太短,且教学设备缺乏。在历史教育的课程设置、地位及目标方面,学者们有一些思考。民国学者就历史课程实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聚焦于师资与教学评价两点。这些意见虽然限于主客观原因,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性成果,但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超 《课程.教材.教法》2018,(12):133-138,99
1922年新学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具有民主主义与世界主义色彩:注重社会文化史,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与倡导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采用白话文、中外历史混编等形式。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新学制形存神消。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突出历史教育的主体价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认识中国教育与教科书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9月,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军国民教育方针。这里的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按照蔡元培的说法"六艺之射御,军国民主义也。"以教育界之言三育者衡之,军国民主义为体育[1]。所以,当时军国民主义的氛围很浓,且贯穿于学校体育之中。在这一教育宗旨指导下,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壬子学制。1913年,在壬子学制的基础上补充了十  相似文献   

7.
1923年《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颁布,推动了我国课程设置史上一门崭新的课程——社会科的诞生。社会科的出现,既是时人对具有共和精神的健全国民的追求,又是深受西方教育思潮影响的产物。了解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诞生背景、课程标准的演变和教科书编纂方式的革新,将对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研究和相关教科书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1923年《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颁布,推动了我国课程设置史上一门崭新的课程——社会科的诞生。社会科的出现,既是时人对具有共和精神的健全国民的追求,又是深受西方教育思潮影响的产物。了解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诞生背景、课程标准的演变和教科书编纂方式的革新,将对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研究和相关教科书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弹性学制,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学习时限的灵活性,也就是学生如果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也可以滞后一定的时间毕业.弹性学制能有效地、因人而异地分配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育效率. 实施弹性学制,对课程设置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等职业学校能否有效地实施弹性学制,其关键在于能否构建适应弹性学制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金平 《教师》2014,(2):12-12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到处蔓延并成为当前高校里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之一,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授课教师既要认清其本质及危害,又要提高自身的学术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自觉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整合有效资源,增强“纲要”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2019,(9):115-120
当前,学科整合教育势不可挡。作为学科整合教育的典型代表,STEAM课程的学理研究与本土化探索获得了学界的持续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STEAM课程的发展历程,指出:发源于美国的STEAM课程目前已历经了STS→STEM→STEAM/STEAMS→"STEAM+"的演变过程,其内涵也由建构主义逐渐向实用主义、人文主义与效用主义转变。随后,文章将STEAM课程的价值取向提炼为创新、整合、实践三类并展开了分析。最后,文章从STEAM课程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内容与方法、资源与师资队伍等角度,就我国STEAM课程的本土化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STEAM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校课程发展有着自身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是随着课程的发展变化和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而发展变化的。透过西方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轨迹,可见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因循社会的发展和课程的内在规定性在人和社会的两端寻求平衡点,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在追寻平衡的过程中,高校课程的本质、功能和课程主体的需要及文化的发展要求等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了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动力,它具有延续性、渗透性、引导性和激发性的特点,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因此,定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文化史教学内容及其功能,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以提升文化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它在培养人、熏陶人、塑造人和引导人上的功能,最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战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扩展阶段(1993年以后)、实验创新阶段(1999年至今)。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受到进一步重视,社区教育课程内容趋于拓展和丰富,课程呈现特色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今后如何发展,需要在其价值取向上达成共识,因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基于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课程建设上必然表现出一种倾向性的观念。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等课程价值取向对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影响较大,呈现出实用性取向、民主与公平取向的特征。所以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趋向是,课程建设采取分权为主、协调统整政策,课程设计采用多方参与基本方式.课程实施和评估重加科举期.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乐教的实质是礼乐教育,它的价值是辅德辅政,它的地位是礼的附庸,正是它的地位的不独立性,秦汉以后,终究被主宰它的“礼”所吞没;我国近、现代音乐课程是“洋务运动”以来全面引进“西艺”的产物,既有西方近代以来专业化、智育化的价值取向,又有我国传统礼乐的德育、政治取向;改革开放以后,“审美”作为音乐课程的主导价值才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基于这两个维度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即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及其知识论与人学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纪之交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标志着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从教育哲学角度来审视,我国新课程的这种价值转型,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知识论、人学观的转换紧密相关。在知识论转换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的动态性、建构性、开放性、内在性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在人学观方面,人们开始超越以往对“人”抽象化、静态化、空洞化的认识,强调了“人”本然具有的生命性、主体性、能动性、自为性、超越性等应然性的向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人知识论、人学观的转换,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知识论的前提和鲜活的人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即时调整的问题式研究性学习 即使是最好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胸中有数,在当今信息时代更是这样.当学生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个"语惊四座"的问题时,你能敏感地发现其中的智力价值和研究意义吗?或者说,在众多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你能发现其中哪一个最具"价值"?在产生或发现这样的问题后,你是否敢于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及时地组织研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