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骆雁 《传媒观察》2008,(2):61-63
回眸中国百年报业史,最具诗人气质的著名报刊活动家当推于右任先生,他的办报经历也具有鲜明的诗化色彩。从《神州日报》到《民呼日报》,从《民吁日报》到《民立报》,于右任所创办的四份大型日报,起承转合,血脉贯通,充分表现了于右任先生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和苍凉诗心。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浓彩重墨、炫目闪亮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韩立新  耿嘉 《今传媒》2012,(7):9-13
温州信贷危机可分为潜伏期、初显期和高峰期三个阶段,结合每一阶段对《温州日报》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其关于信贷危机的报道存在问题缺乏、舆论引导不足、对策探讨少等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采用及时合理的报道方式,将有助于捕捉危机治理先机、避免流言滋生及群体极化,并整合社会智能,使媒体在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实现正向效应的最大化。本文从转变报道思路、完善报道内容与创新报道方式三个角度提出对策,以期强化党报经济报道舆论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元2000年,大龙之年,龙乡濮阳,一片升腾气象。经济形势增长喜人,工业经济增幅保持全省首位,仅1月~4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93亿元,同比增长27%,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增幅增高20.4%和18.1%,增幅居全省首位。5月份,龙文化周圆满举行,全市争创优秀旅游城市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作为新闻宣传排头兵的《濮阳日报》在这些事件的报道中大显身手,为濮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最近到濮阳日报社采访,发现《濮阳日报》关于经济问题的深度报道,不但很有特点,而且一幕紧…  相似文献   

4.
赵新法 《青年记者》2006,(17):12-13
黄金报型也就是业内通常说的“瘦报”,最初起源于美国。《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宽度只有31厘米多。美国发行量最大的《纽约时报》,自1976年9月7日起,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报纸也先后采用了“瘦报”的形式。在内地,《北京青年报》.《新闻晚报》.《华夏时报》等,也都先后采用了这种国际报业流行款式。  相似文献   

5.
周怡  邢仔芹 《新闻界》2007,(6):57-58
本文对《威海日报》韩文专刊的概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和简要的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2年10月1日,是《南充日报》创刊60周年的日子。 60年,一个甲子。60年的岁月印记,对一个人来说,是沧桑和白发;对于《南充日报》这份与时代同行的报纸而言,则是成熟的魅力及与日俱增的实力。  相似文献   

7.
党报只有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提升舆论引导和影响力,发挥起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皖西日报》作为中共六安市委机关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打破传统的版面格局,报道形式更加生动鲜活,很好地满足了多层次、多行业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地市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已经陷入了多重围困之中。一是来自上级及外地媒体的包围,在江门,《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大报都先后办起了地方版,共同瓜分地方广告市场:二是新媒体的崛起及其对于读者的争夺进一步压迫了报纸的生存空间:三是同城广电媒体的经营竞争使平面媒体处于劣势:四是区域性限制明显,市场狭窄;五是报纸经营进入了高成本时代。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林白水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办报实践为例,分析林白水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困窘和疏离。五四运动之后,新思潮成为学界、报刊界讨论的焦点,林白水那辈文人士大夫阶层可能尚未完成中西知识的融合,就要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重新遭遇知识的震荡。林白水对新思潮的讨论介入甚少,他和林纾、《公言报》的关系导致他在当时的处境颇为尴尬,始终站在新思潮之外。即便是他较有把握的办报事业,在民国时期也陷入困境,办报资金不足的困扰始终影响到报纸的发展,也使得林白水的言论和行动并不相合,充满矛盾。林白水在民国时期的处境实则是一部分在清末"叱咤风云"、而到民国"踯躅不前"的文人士大夫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1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实行战略合作,《铁岭日报》吸取了《辽宁日报》的现代报业管理、报纸运行理念和办报思路。新理念的引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促使读者对党报冲击力等几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北华捷报/字林西报》是上海图书馆收录齐全的重要近代英文报刊藏品。新世纪以来,国内研究者们对《北华捷报/字林西报》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增多,除了继续关注该报的沿革和史料价值之外,开始更多地依据该报丰富的史料来分析历史事件和讨论舆论空间的建构。有关《北华捷报/字林西报》的研究在以下五方面取得新进展:报刊的传播作用及背后的动因、报刊笔下的东方文化和中国问题、报刊与社会的互动、报刊笔下的人物形象、与其他报刊的比较。今后可以进一步从报刊传播策略、经济史、政治和中外关系、社会文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9年到2008年的6家报纸神舟飞船报道中信息图表的量化研究,揭示在重大新闻报道中信息图表的使用量、使用方式、制作来源、类型、所在版位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其存在问题和传播优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津阁《四库全书》是7部《四库全书》中存放保管最完整的一部,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的出版,促进了世界各国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利于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播。由于当代读者对古籍分类不十分了解,致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检索不便的问题。经过不断的研究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影印《四库全书》是民国政界、出版界、图书馆界的一桩公案。从1920年应法国总理班乐卫倡议、总统徐世昌首次正式下令翻印《四库全书》,到1935年最终印成《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这一过程十分曲折。在分批出版后,《珍本初集》即被国民政府分赠诸国。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日益重视作为物质的书籍在不同时空中的流通与传播,本文即着眼于《四库全书》的物质性,重点考察了其作为国礼在民国时期的翻印出版及对外赠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布什访华——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布什访华活动的报道为个案 ,定量、定性地对比分析了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报道内容、版面安排、标题特征及新闻插图等。论证指出 :美联社新闻网在报道布什访华活动时比较严重地背离了“客观性”这一基本新闻原则。  相似文献   

16.
CNN与Fox News竞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NN和FoxNews在世界有线电视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至今是美国有线电视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CNN与Foxnews之间的两强竞争格局是推动有线网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理解CNN与FOXNews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十年来美国有线新闻网发展的关键,为探寻美国有线电视未来的方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关注从1949年《华商报》对新闻自由的讨论到1952年上海私营报纸成为改造对象的过程,追索新民主主义理论中辍时期中共新闻政策与新闻界知识分子思想互动的情境。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中辍是中共新闻政策从允许多元讨论阶段进入到进行私营报纸改造阶段的转折点。它一旦被放弃,私营报业的存在就受到质疑并走向消亡。中共新闻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新闻界知识分子对之的干预和影响的能力随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逐渐被替代而减弱,其与中共政策制定者协商的空间也因之缩小。  相似文献   

18.
王绍曾与商务印书馆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1930年,王绍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协助张元济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馆中工作也使其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绍曾开始正式研究张元济其人其学,研究重心偏向张元济的古籍整理与校勘成就,同时发起并向中华书局讨回《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又组织团队进行整理并最终将...  相似文献   

19.
20.
ABSTRACT

Scholarly and pragmatic definitions of the term “engagement” vary drasticall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apture the nuances of the term by exploring journalists’ roles on social media where “engagement” is supposed to be particularly prevalent. Using in-depth interviews, we gauge the attitud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journalists as well as those who think of themselves as “engagement specialists” abou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interactive spaces. In addition, we analyze what kinds of engagement are happening in these spaces, and how citizens’ expectations are being articulated, in terms of journalist-audience relationship—an organic resultant of engagement. We found that journalists are taking on new kinds of roles in social spaces—often in the name of “engagement”—but that work is not always particularly interactive with citizens; rather, content is engaged with. In contrast, citizens look to journalists to play a number of roles that range from civic guide to therapist. Thus, relationship building happens sporadically. Furthermore, engagement level is dependent on the platform and its affordances. This research offers a continuum of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conceived as relationship building that can reconcile the disparities in how we define engagement, and suggests newsrooms appreciate the nuances via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