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民国时期,在政府边疆教育的大力推行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现代教育得以展开。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变化推动蒙藏人民迈出了向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国民政府为实现民族同化,而重视边疆教育。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许多法令,制定计划大纲,专门成立了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边疆地方政府也兴办了大量的边疆学校,培养边疆人才。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置了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设计了边疆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于少数民族考生,大学招生采取保送的方式,蒙藏班是其照顾政策的具体体现,且给予优厚的经济补助。国民政府的招生照顾政策的出台程序较为规范,法治化程序较高,以照顾性为主、优惠性为辅,在感情上加深了少数民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为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7,(4):56-59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创立负责边疆教育的机构——蒙藏教育司。蒙藏教育司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通过边地考察,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并进行了边疆教育实践。而在推进边疆教育的过程中,国民政府相关机构也参与其中,使得边疆教育缺乏统筹和职能重叠。《边地青年教育实施纲要》的公布,明确边疆教育由蒙藏教育司主管,扭转了各自为政的局面,边疆教育在蒙藏教育司的统管下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日,校图书馆接受了一批由北京华翰昌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两万多元的134册珍贵典籍。其中,由台湾蒙藏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是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史的重要资料,在大陆地区非常罕见,全区只有我校图书馆藏有此书。《中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国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会学校兴学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教会影响,但它在客观上也传播了近现代西方化,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现代教育的兴起。由于化形态、宗教信仰不同等因素,其影响也有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彰显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近日,校图书馆接受了一批由北京华翰昌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两万多元的134册珍贵典籍。其中,由台湾蒙藏委员会编辑出版的《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是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史的重要资料,在大陆地区非常罕见,全区只有我校图书馆藏有此书。《中华文化通志》全书共101卷、40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9.
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瓶颈期"的出现。本文将从招生制度、资金投入、教师积极性、评价体系等因素入手,探讨瓶颈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立足点提出应对策略,力求完善机制,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就读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水平;不同性别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男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性大学生。分析了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边疆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职业教育相对滞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进行职业教育是实现边疆精准脱贫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教育存在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教育范围狭窄的问题。在对大量文献收集及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层面给予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教育方面的扶持和优惠,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教育内容具有创新性、形式更加丰富、受教育对象更多,从而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妇女各方面的可行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en a central go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its founding in 1949. Particular concern has been focused 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here educational quality lags behind that of other regions. Since 1986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has been working to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in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all Chinese children nationwide. Implementing this policy has been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of western China whe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live. The solution rests in training an adequate number of teachers who are themselves from ethnic minority groups or who are willing to teach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This article reviews a significant and growing body of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drawn from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n minority teachers and teachers of minor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已经在我国显现出蓬勃生机,这一教育形式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华坪县教师参加远程开放学习的特征、学习障碍和学习要求进行调查,表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是能够补充和适应云南省教师教育需要的。这有助于探索一种适合集边疆、民族地区特征的云南省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笔者从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需求进行实证调查,通过横向对比哈尼、苗、彝、瑶等四个少数民族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与需求,了解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需求现状,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真实意愿得到表达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边疆教育指民国时期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专门对少数民族进行的学校教育。抗战时期,广大内迁高校师生投身边疆教育调查研究,积极从事西南边疆教育建设,直接促进了西南边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采取各种特殊政策及积极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民族地区,为了对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2001年下半年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农村(牧区)蒙语授课中(小)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推进、导向、决策等方面有所参考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心理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社会,少数民族众多,且多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之于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产物,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也伴随着现代化产生。本文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对少数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复杂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9.
黄胜  代鸣  黄泽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77-80,91
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历史不长,明清时期才有学校教育的记载,而且发展缓慢。民国时期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得到一定发展。解放后,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从多方面对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给予支持,毛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一个有着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省份,民族教育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民国时期吴泽霖、陈国钧等著名学者在对贵州民族社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一直关注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汇于《贵州苗夷社会研究》一书中上述学者的相关论述,代表了一代爱国忧民学者对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关注、认识与期待,其中显现出的大力发展苗夷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化愚昧为文明;重视民族妇女的教育和培养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以促进民族社会进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救国教育,以提高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在教育中加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播,以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等等观点,对于当代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仍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