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对教条主义基本贯穿于毛泽东的前大半生,在这一历程中形成的反对教条主义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实践中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成功,为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贡献。重新审视毛泽东这一思想,无疑仍然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1956年初,毛泽东开始旗帜鲜明地批判教条主义,虽不彻底,但在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随着批判教条主义向反修正主义的转变。1958年毛泽东再次试图冲破教条,结果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挫折中毛泽东重新强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了认识建设规律的重要性。并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事件极大地震动了毛泽东.匈牙利事件后,毛泽东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目前出现了修正主义大泛滥.继在国际范围内号召反对修正主义后不久,在党内亦把批判修正主义作为党内斗争的主要任务.党内斗争主题的转换,不仅削弱了对教条主义的批判,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我们党反教条主义的典范。在他的系列著作中,对教条主义的危害。教条主义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反对教条主义都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重温毛泽东教条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 ,也是从哲学高度批判教条主义的力作。“两论”立足唯物主义立场 ,揭露了教条主义的哲学党性 ;运用唯物辩证法 ,剖析了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 ;坚持能动反映论 ,揭示了教条主义的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6.
修正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光鲜外衣”。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修正主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颜色革命”的代名词。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的主题,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不忘对我进行西化,并兜售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揭露并批判行行色色的修正主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毛泽东农民问题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与毛泽东都对农民问题进行了关注和思考。虽然他们认识深度存在着差异,对农民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但陈独秀仍对中国农民问题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对他们的相关认识加以比较和做整体性的评析,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革命思想,并对当前的三农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说明。而且对于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说明。但是客观地讲。毛泽东的认识也有一些历史的局限性:其认识基本上还处在认识发展的第一阶段;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本身还略有偏差。从认识论角度讲,农民运动的实践状况、党内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程度、毛泽东个人的主观条件的优缺点等是影响和制约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两位历史伟人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既有很多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使少数民族获得基本的生存权;根本出发点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使少数民族获得发展权;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列宁、毛泽东是苏联、中国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奠基者,在实践中都遇到了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他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要发展新资本主义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尊重农民、引导农民、组织农民、联合农民、依靠农民的根本态度及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民的各项政策。为我们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确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提供了启示:调查研究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剖析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先决条件;立足三农问题的根本、尊重农民的自由选择、解除农民的束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适当地引导和组织农民、相信农民的智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外交战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其战略思想可以概述为“一边倒理论时期,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时期,一条线、一大片理论时期”。毛泽东外交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制定外交战略的前提或对时代特征的总的判断是: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2)制定外交战略的原则和支撑点是独立自主;(3)贯穿于毛泽东整个外交战略中的主题是:维护国家的安全,捍卫民族的尊严。毛泽东的外交战略为新中国赢得了安全和独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过于注重国家安全问题,而忽略了国家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力图解决落后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来龙去脉是研究这一理论最基本的依据。笔者拟按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之发展历程,把它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发展之最高成果、再逐步降温以至最终放弃和中断等四个阶段,以此来把握毛泽东向社会主义转变思想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先于国内开始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既比较二人品质和风格上的异同,又比较其领导中国建设的不同思路和作法。国外学者的有些观点我们不能接受,但比较研究所形成的一些认识和方法却值得认真借鉴,如建主科学的比较研究范式,培养学者的批判精神等。  相似文献   

17.
任弼时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自遵义会议初步确立到“七大”最终确立,历时十年。在这一过程中任弼时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他抵制了张国焘控制二方面军的图谋,并最终促使其北上与中央会合,从而加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在共产国际争取了对毛泽东的支持,对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领导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和基本确立起了关键作用;在延安整风期间,他协助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主要包括:第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引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第二,强调在党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把在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全国各阶层的首位;第四,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都反映和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涵。但是由于两大思想体系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不同。二者在回答中国现代许多重大历史问题时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论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长期不懈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达50年之久;二是在广泛的调查研究中尤其注重对农村的调查研究;三是在调查研究中多采用典型调查和开调查会的方法;四是社会调查与文章写作紧密结合。这些特点贯穿于毛泽东调查研究活动的三个主要时期,与毛泽东一生的事业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