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刚 《班主任》2004,(10):40-40
有一位小学老师,上了20分钟的课后,见孩子们有些累了,就叫他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并说谁趴得最好,老师就摸一下谁的脑瓜儿.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只摸了一下自己的脑瓜儿,似乎只有自己在独享老师的爱抚.其实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头上都摸了一下--当然,这个"秘密"孩子们是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作文 街头转角处的理发店,装饰挺夸张,名字蛮洋气:维多利亚美发沙龙. 迎宾穿着燕尾服,戴着礼帽,拿着文明棍,露着大腿,脸上的脂粉厚得如城墙,眼影画得像熊猫,红嘟嘟的嘴唇似熟过了的水蜜桃. "Good morning!要剪头发嗦?"英文有些蹩脚,中文有些别扭. "对." "请问有熟悉的美发师吗?我们有Jonay老师、Cindy老师、Eric老师,还有Lucy老师……"全是平舌音. "这……我都不认识,就Lucy老师吧……" "好的,请稍等!Lucy老师,Lucy老师?!Lucy? Lucy……"  相似文献   

3.
为了鼓励孩子争当"好学生",有些学校要求每个班都设置了一个"竞赛角".为了增添"竞赛角"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老师们都冥思苦想,潜心设计,使"竞赛角"以各种形式出现于班级中.  相似文献   

4.
让爱生爱     
"滴答"、"滴答",教室后边的挂钟不停地发出令人烦躁的声响,上课铃声已经响过3分钟了,依然不见她的踪影.不要说学生了,就连前来听课的老师和领导都有些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活动中,有两种孩子容易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种是人们常说的"优等生",他们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特长突出,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另一种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调皮闹事、不爱学习,时常给老师添麻烦.这两种孩子都与老师接触较多,往往师生关系也比较贴近.但有一种孩子却不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甚至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这就是班里那些沉默不语,乖巧听话的孩子,其中有些孩子可能属于"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执教生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厌学、不守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他们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经常使得老师无奈、家长无助.然而"问题学生"真的就如有些老师认为的"无药可救"?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要想展现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老师,刘立国、刘德森、杜勇锋、赖彦忠这'四大金刚'全在你班上呀!上学期,我都跟学校政教处说了要把他们四个人分开,他们四个人在同一个班,会把班上搅成一锅粥……"2021年8月29日下午,王老师看到分班名单,惊讶地对我说.她还说,这四个孩子上个学年让她招架不住,天天不得安宁.听着王老师介绍,我有些恐慌,又有些气愤.恐慌...  相似文献   

8.
正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考题在试卷上都做了好几遍了,也讲了好几次了,考试时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错的"现象呢?首先,我们要反思其过程本身:1.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一讲到底,从试卷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想把自己想到的、知道的都告诉学生,最终成了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这节课也只能说学生听过了而不能说学生学会了。2.讲评课变成了"批评课"。在课上常听到老师  相似文献   

9.
神奇膏药     
体育课上,大家嘻嘻哈哈地玩着,突然,"扑通"一声,徐佳楠同学不幸从单杠上摔了下来.站在一旁的同学见了,一个个把眼睛瞪得老大,接着便发出一阵阵"咯咯"的笑声,像一群刚下过蛋的母鸡.大家都等着徐佳楠自己站起来,可他整个儿人躺在地上,龇牙咧嘴,咬牙切齿,肌肉绷紧,头发直竖,眼球发红,青筋暴起,右手臂似乎有些僵硬了……不好,问题大了."老师!""老师!""徐佳楠受伤了!"体育老师闻讯赶来,抱起徐佳楠就直奔医务室.经过校医的诊断,确认徐佳楠的右手臂严重扭伤,幸运的是没有骨折.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传到老师的办公室,几个主课老师一下子都赶了过来.看着徐佳楠红肿的手臂,老师和同学们都急得不得了,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他的伤情……  相似文献   

10.
正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笔者常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概念、规律,讲了多遍,但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确切地应用.即使有些概念、原理学生背的很熟,但真正解决问题时,学生常会感到束手无策.在跟学生交谈时,一些学生也谈到"老师一讲都明白,一做题什么都不会".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当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障碍作深入地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课改是一阵暴风骤雨,让每个身处其中的老师都为之振奋、满怀憧憬、跃跃欲试.每一位老师都使尽解数,各种招式招术无所不用.久而久之,有些招式只有形式美,没有实际用处.于是,我们就把这种行为称为"花哨".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一线数学老师,都努力寻找一个能有效地迅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甚至有些老师觉得什么方法都尝试过了,教学质量还是不理想.在一次市观摩说课比赛活动中,同行们感到都说"说课"能让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笔者由此"突发奇想",何不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师,刚刚接了高三新班,前几天见了我,不无悲哀地说起:"现在的高中生,越来越没有灵气了。"听了这句话,我感到非常揪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呢?前几天我听了几节高中的课,老师都是有些功底有些名气的。按照时下的标准,课上得都很成功,可是几乎每个老师,在课上反反复复说着同样的告诫。那些话,虽说都很实在、恳切,也很实惠,但也许正是如此,才使我听得心惊肉跳。这几位老师在课上言必称高考。比如一位老师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在  相似文献   

15.
午餐时,一个孩子用手抓菜,我制止,他却说:"陈老师说可以用手拿的."原来陈老师曾看见另一位小朋友的毛栗子掉在桌上用筷子怎么也夹不起来,就让她"用手拿".还有一个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在老师面前展示她的漂亮衣裙,连老师都觉得这孩子太注意穿着,家长也有些反映.再细想,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记得那是孩子刚上小班时,每天来都会哭哭啼啼的.我们为哄她,常夸她穿的小裙子真漂亮,戴的小帽子真好看,她听了就不哭了.从此,她每天早上蹦蹦跳跳地来到老师面前,主动展示她的漂亮服饰,我们也随口夸一句:"唔,真漂亮!"却不知这一夸,夸出了她的毛病.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音乐老师林老师退休了,我们都有些舍不得,不过听校长说我们已经有一位新的音乐老师了。"林老师走了,会来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呀想,上午第一节是数学课,第二节是语文课,第三节是……"第三节是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标题"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会想到一个关于影子的成语吗? 生:形影不离 (师板书"形影不离".) 师:我很开心你们的回答,说明你们都不是孤独的人,都有伙伴,也都有阳光的心态.老师好像有些悲观,我想到的是"形影相吊".(师板书"形影相吊".)不过老师也是有依据的,课文中说盲孩子是寂寞的.你们看看老师的依据在第几小节? 生:第六小节. (学生读"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师在"形影相吊"的下面板书"寂寞".)  相似文献   

18.
一天,班里的傅老师新烫了时髦的"玉米烫"发型,孩子们都好奇地围着她,兴致勃勃地看着、摸着、讨论着。有的赞美很直接:"傅老师,你的头发烫得真漂亮!"有的则有些含蓄:"老师头发的颜色好看,我让妈妈也去烫一个!"傅老师正沉浸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婷婷走了过来,瞄了两眼傅老师的新形象,"咯咯"笑起来。我问她:"傅老师的头发烫得怎么  相似文献   

19.
孔子云:不愤不启。而为师者,愤也"启"了,不愤也"启"了,老天给了学生们相同的根系和土壤,可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却南辕北辙,有些奋发,有些自弃,再也没有半点交集,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是社会,学校?还是老师,父母?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笔者回顾参加2010年广东高考英语科"读写任务"评卷的点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评卷操作了解高考评卷对各个部分的要求,可以帮助你对写作内容进行宏观把握。1.把握"概括部分"判分要点。每一个老师改卷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些老师需要把学生的每个句子都看完才敢评分,有些老师还需要看两遍,有些老师只需要看大概就"出手"了,而有些老师选看学生习作的部分内容之后下定论。只要评卷老师把握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