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近年来,“生态道德” 已越来越受人们的 关注。将对待自然的态度纳入道德的范畴,无疑是道德的一大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生态道德教育还举步维艰。而作为教育者,我们平时的很多观念和做法都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案例1: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课文《可爱的草塘》 文中所说的草塘就是原来的“北大荒”,那里曾经有纵横千里的大片荒原,是中国少有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湿地, 也是一个极佳的生物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这里却被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把其变成了盛产粮食的“北大仓”。可是据报道,正是…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多是因为血缘、地缘而生的,于是构成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社会伦理,俗称“五伦”。孟子为此制定的道德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姑且不论“五伦”教育所带来的利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纲常教育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其思想的精华与糟粕俱已深入人心。华夏民族作为拥有最古老、最发达文明的民族之一,当初没有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列入伦常,这是历史的遗憾。虽然传说中周文王就曾告诉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管仲也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川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但这些真知灼见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没有从主体上融入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里。今天,当我们屡屡听到猎杀珍稀动物、破坏矿产、森林、草原之类的“新闻”,看到大街小巷堆积如山、臭味扑鼻的生活垃圾,我们痛心地感到,现代科技之剑的一刃正在把我们从大自然的衣胞里剥离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应利用其教育优势,系统地进行生态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4.
关于道德教育的概念,不同著作中有不同的论述,但大多数抓住了这样一个核心: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将一定阶级或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于是,我们的学校也就本着这一理论指导,努力地实施着这种道德教育。中小学教室里张贴着《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条文,要求学生们遵从,并以之来约束和评价学生的所作所为。更为甚者,有些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时,把学生对这些条文的诵读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德育工作绩效的标准之一。但是,我们能说可以背诵《学生守则》的学生就是思想进步、道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它不仅对人们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生活、道德行为也提出了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教育必须对传统道德观念加以变革,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格”观念、“美德即知识”的观念、“经济伦理”观念、“科技道德”观念、“生态伦理”观念、“全球伦理”观念,从而担负起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就出现了,而且非常严重。很多地区快速工业化的结果不但造成了功利主义的暴发心态,而且也造成了心灵的鄙陋以及对生活环境的恐惧,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生态安全建设作为一个重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成长、成人、成才与道德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整合形成学校道德教育的校本模式,通过校本实践模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有"仁者爱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多元化发展.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成熟随之提前。生理的早熟催发了他们的心理早熟,形成自以为是、惟我独尊的心态.加上社会环境及各种媒体的不良影响,致使青少年犯罪案件频发。控制犯罪低龄化发展.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切实加强道德观念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发生的正与反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且力图从当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是指蒙古族妇女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观点、信念的精神成果,是维护社会道德风气和道德关系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勇敢顽强精神、自主平等意识和敬老爱幼、团结助人美德。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吸收外来化的内容,具备了内在激励功能和外在调解功能,在现代社会里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呈现出从单一向多元、从务虚向务实、从封闭向开放、从中西分立向中西融合、从公私不分向公私分明、从感性向理性等六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诚信”即城实守信.字典上解释“诚信”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人们的生态意识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模式。中小学教师的生态意识现状将直接影响未来建设者的意识行为.影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山东省部分中小学教师的生态意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不同地区、特别是不同专业教师的生态意识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深入细致的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生要打破唯才是举的单一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自觉接受社会道德观念的教育。学校也要敢于实践,主动向学生灌输现实性的社会道德理念,力争使学生做到德才并举,最终成为社会喜爱的兼备之才。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今时代背景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重庆师专学报》2005,4(1):87-91,112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文化向中西文化交融转换,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向等各个方面的转型时期,这不可避免会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带来重大的影响,但其积极的影响是主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在思想活跃最前端的当代大学生,受其影响其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一些人认为,大学生的道德滑坡了,行为不检点了,是“道德危机”。一些人认为,大学生道德顺应社会体制的变化,适合新时期对道德的新要求,是“道德进步”了。本文就想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市场经济需要的角度,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述自己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现状和见解,以商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计划经济及其道德观念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任何一种道德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然受到社会大文化背景,尤其是现实经济基础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其整个社会道德观念是对个人自主性的排斥和对个人绝对服从"集体"与国家的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社会道德观念的变革,推动基本利益关系和基本行为准则的调整,重塑社会成员的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以此推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当代农村道德观念已开始由封闭、迷信向开放、科学演化,宗族色彩淡化,道德原则体系更为丰富,婚姻家庭道德观现代化,但仍存在着精神生活贫乏、宗法思想复萌、权力道德腐败、生态伦理滑坡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应从调整收入分配、进行社会赏罚、丰富文化生活、加强道德教育等方面加以引导,力求当代农村道德观念达到良性嬗变。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看,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已经与道德观念日益结合,出现了管理道德观念化趋势。在道德观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中,其学生管理本质不是一种规范的约束,而是一种自由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管理者要贯彻落实人道主义精神,遵循公正、平等基本道德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0.
道德观念的变化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为富不仁”、“贫可生志”是私有制条件下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它应有所变化,但受“左”的影响,私有制条件下的贫富道德观念以极左的面貌得以延续,这就是所谓“穷则革命富则修”,改革开放后,党的富民政策使许多人通过辛勤劳动而富,“富”成了勤劳有能力的象征,不再可耻;相反,“穷”也就不再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