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张不争论,只是邓小平外对一定条件而提出的一个创新观点,并非邓小平理论关于争论的全部观点,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对待争论的唯一态度。在以邓小平为实际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准备和主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践过程中,坚持邓小平理论关于争论的辩证法是;既不搞那些有害无益的争论,又要搞那些有益无害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主体与客体问题主要涉及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大课题。在近现代教育史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过激烈争论,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即以赫尔巴特思想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思想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说”。这两种观点或思想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语言学界关于中介语僵化成因的各种观点概括为:一、生物说.这种观点认为僵化现象是由人内在的生物和生理因素造成的,以Lenneberg和Lemendella为代表.二、环境说.它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心理的影响,以Schumann为代表.三、交际反馈说.该观点认为听话人的反应会对说话人的语言习得产生影响,以Vigil和Oller为代表.四、交际压力说.它认为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处于交际压力中就会导致语言僵化,以Higgs和Clifford为代表.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对各种观点的得失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等同论"者认为,思维与语言原本就是同一个东西,思维如同一种会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这种把思维与语言看作同一个东西的观点虽然历史久远,但却不符合人们所体念到的事实,因而被人抛弃了。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司章程的性质,学界争论颇多,对此莫衷一是。通过对公司章程性质的几种代表学说的介绍及评析,分析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质,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公司章程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自治规则性,实质上是契约的自治规则化。  相似文献   

6.
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已持续很久,从上个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而进行的关于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争论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争论的持久性更充分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正确理解,有助于揭示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章首先介绍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现有的主要观点,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接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方法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指出主客体在关系中生成也应在关系中把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当遵循学科逻辑还是工作逻辑,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要把职业教育课程建立成形式学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以工作任务为逻辑中心。本文以工作知识的心理表征研究结论为依据,认为工作逻辑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德沃金提出了“原则论题”,批评以哈特为代表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理论,此后展开了一系列极具意义的理论争论。德沃金的理论观点确实构成了对分析实证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严重冲击,但是这种冲击的力度一定程度上被他早期的“原则论题”所削弱,在理论发展的后期德沃金大体上放弃了“原则论题”,以意义论题、概念分析论题取而代之,更为清楚地厘清了他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理论的争点所在,而且表明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争论。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等教育边缘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边缘化的原因,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是否需继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争论观点,同时提出了以改革和创新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徐双华 《初中生》2004,(34):36-37
法国里昂博物馆馆长普谢从显微镜里观察到,雨水、肉汤等只要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产生无数的微生物.他认为微生物是自然生殖的,他的观点称之为"自然发生说".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空气中原来就有微生物的"原种",肉汤变坏、牛奶变酸、啤酒变质,均为"原种"大最繁衍的结果,巴斯德的观点称为"生源说".巴斯德和普谢的观点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学派,他们进行过连续多年的激烈争论,最后"生源说"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