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高空弹射(一)游戏目的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快速反应、移动和上肢的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二)游戏方法游戏者2人或者4人一组,双手握紧体操垫的边缘,将软排放在体操垫的上面,游戏  相似文献   

2.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基于体育游戏的特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功能,以及当前体育游戏的应用现状,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和阐述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应遵循的3个原则:体育游戏的运用要凸现健康性和教育性、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体现趣味性和竞争性;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注意的3个问题: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游戏过程中形式的把握、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性;最后提出了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改进建议:民族民间体育游戏资源的开发、教师应参与体育游戏活动、游戏在体育课中各个部分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等,游戏的内容与组织形式也要相应地变化。体育教师在游戏教学中所创新或改编的游戏教材必须适应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自主学习、身心共同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好的游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游戏教学中,不重视思想教育、教法单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游戏教学必须适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既要突出思想教育,练习手段又要有所变化,游戏组织还要活泼有序。我们认为:注入思想内容,使游戏教学充满活力;教法灵活多变,使游戏教学更具魅力;游戏组织活而不乱,使游戏教学更具特色,是游戏教学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注入思想内涵,使游戏更具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体育游戏的概念,体育游戏的重要性;简明介绍了体育游戏的产生、发展、功能、分类;阐述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选择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马欣悦  杨宁 《体育学刊》2021,(2):125-130
“自然缺陷症儿童”“电子儿童”“塑料儿童”是当代儿童的真实写照,社会对儿童过度保护以及儿童对冒险性游戏需求处于一种相对矛盾状态,从而导致幼儿园在对待户外冒险性游戏态度上陷入“儿童想但教师又不敢放手”的境地。针对上述问题,从“过去、当下、未来”三维时空解析冒险性游戏价值;基于进化论、可供性理论和弹性发展区理论探讨成人和儿童对待冒险性游戏不同态度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重构冒险性游戏认知,提供可供性的冒险性游戏环境,引导儿童评估风险和享受冒险性游戏,构建“五位一体”冒险性游戏生态链等建议,为有效开展冒险性游戏提供理论支撑及操作性指南。  相似文献   

7.
<正>一、态度决定一切在体育游戏中,态度就是师生全身心、积极投入游戏活动的境地,这是提高游戏效度的前提条件。但在研讨中,很少有教师提及"态度"问题。笔者认为,体育游戏的态度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并归纳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分析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指出幼儿体育游戏化可以提升幼儿运动兴趣与健康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助力构建幼儿园新型课程模式;另一方面依据幼儿园体育教学特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简要阐述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设计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教学目标;重视并加强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游戏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一、"走迷宫"(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学生变换方向的能力。(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小组。在游戏前,学生将所有彩棒竖立在圆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本文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来源、体育游戏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体育游戏的教育与传承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特点注定了体育游戏过于重视社会价值和教育性,忽视个人价值和娱乐性。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活动性游戏(亦称体育游戏),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游戏”教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游戏”都是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一、二年级,许多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好活动性游戏课,掌握好从事活动性游戏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乡土游戏的演化进行文化解析,探寻乡土游戏变迁的文化根源。乡土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草根文化,在乡民的社会生活中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日常性的乡土游戏;二是仪式性的乡土游戏。不同社会文化趋势影响着乡土游戏的走向: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游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状态,一种是占乡土游戏比重大的日常性乡土游戏呈现扩大化状态;另一种仪式性的乡土游戏则受到压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土社会为大众文化侵袭之后,生活性的乡土游戏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相反,仪式性的乡土游戏则变成一种消费性质的游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追捧。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主要表现在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练习、结束部分四个方面,运用游戏,其关键在于如何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使游戏成为学生的"良师",老师的"益友"。  相似文献   

14.
石庆福 《体育世界》2013,(6):133-134
为了提高大学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课中广泛使用,通过分析大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现状,进一步认识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功能、作用、特点与分类,研究表明: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课中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体育游戏教学为体育课做好课前准备;体育游戏教学在大学体育课中的具体应用中要求教师要考虑全面、细致,提高教师素质,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  相似文献   

15.
<正>一、激流勇进不停息(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二)场地与器材在平整场地上放置小垫子6个~8个,每个垫子间隔1米~1.5米。(三)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在游戏前,各组站在指定位置;游戏开始后,各组  相似文献   

16.
室内游戏两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胯下头上背向传球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发展腰腹力量。   游戏准备:篮球一个,秒表一块。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组,每组 8人,并按 1- 8编号,站在过道上,前后相距为一米,两脚开立大于肩。听到“开始”的口令时, 1号学生从胯下传球给 2号,并转体 180°, 2- 7号依次类推, 8号接球转体后从头上背向传球给 7号, 7号传 6号,依次类推, 1号接球时,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髋下传球两腿要直,头上传球两臂不能弯曲;   2.球要传到同伴的手里,不能掉地;   3.胯下传出,头上传回为一段;   …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我利用“四化”有力地提高了体育游戏的质量,现简要介绍如下。一、游戏导言层次化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游戏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后制定出较有层次化的游戏导言。所谓层次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言具有清晰的脉络,即游戏的背景、简介、情景设定、德  相似文献   

18.
冯娜 《精武》2012,(1):34-35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又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一个分支,将基本的体育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当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古到现代,不同的学者对游戏进行了各自的阐述,形成了不同的游戏流派,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游戏理论、西方的康德和席勒的游戏理论、虚拟游戏理论、皮亚杰的游戏理以及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今幼儿体育游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谭政 《体育师友》2012,(6):21-2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多学科的角度,分析水中游戏的人、游戏和教学的内在关系;比较系统地分析水中游戏在游泳教学中的定义、价值理念、基本特征和实现策略;证实水中游戏是目前游泳教学发展的内在诉求,是解决我国目前游泳教学方法手段枯燥单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8,(1):72-74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现有11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小学)足球课堂游戏教学法运用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得出学生足球课堂游戏教学主动参与意识不足、教师对足球课堂游戏教学重视度不足、教师足球课堂游戏创新水平不高、教师足球课堂游戏教学自身作用发挥情况认知不清等多诸因素的制约,当前佛山市禅城区小学足球课堂游戏教学法运用现状并不乐观,并从重视备课,重视足球课堂游戏教学;加强培训,提升教师足球游戏教学水平;注重创新,营造足球游戏教学氛围;教师参与,完善足球课堂游戏教学激励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禅城区小学足球课堂游戏教学法运用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