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孟婷 《视听》2022,(5):71-73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剧电影化是"电影人"入驻电视场域,打造新世纪短剧的电影化风格的新路径.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借助短剧集发力,做出了诸多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艺术尝试,推衍出了独特的电影化影像范式.这种影像新范式集中体现在蒙太奇叙事、美学构建、隐喻意象三个方面,导演试图在新语境下探索现实主义题材短剧创作的叙事策略和美学...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本文以建立电视剧本体真实的美学观为出发点,运用电影"本体论"观点,结合优秀电视剧的创作实践,探讨了摄影机记录和书写电视剧本体真实的独特功能,并对当下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的违背现实主义真实美学观的倾向提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3.
丁果 《传媒》2021,(7):92-94
2012—2020年间,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回归本位并持续发力的时期,其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拓展出新的艺术境界.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民"主体性"的呈现;在秉持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主流电影叙事方法相结合.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现实主义电影更担负起建构国家形象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这对其作品中包容精神、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多维深入呈现,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花繁叶茂》作为一部当代农村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立足于脱贫攻坚的时代大背景,选取贵州作为在地化的诠释空间,演绎出具有时代感的现实主义风格.该剧在宏观的主题彰显与微观的细节叙事上、朴实化影像风格与“中国梦”主流精神上均实现了很好的艺术视听结合.本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为视角,从现实的地域空间、叙事的在地化风格、平民视角的...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电影中的主要形式包括"新现实主义"之风和长镜头的运用.与内容相比,意大利电影更注重形式表现;通过与法国新浪潮电影对比,意大利国别电影呈现出另一种形式美学.本文将从美学角度,简单地勾勒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与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影片,探究意大利电影中包含的四大形式美.  相似文献   

6.
符号就是以"图"表意,这可以从远古说起. 在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文字形式中,如中国的上古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玛雅文字等,都是由"图"(符号)的形式,逐渐演变为象形文字的,而我们看到的"图画文字"则都是以"图"表意的. 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是距今2至4万年前的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的阿尔泰米拉洞穴壁画、拉斯科克斯洞穴壁画、三兄弟洞穴壁画等,这些壁画上的野牛表现出了作者娴熟的技巧,以及绘画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虽然艺术界认为原始人类的创作动机并非只是为了观赏或艺术,而是一种与原始巫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的行动,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但这反映出原始人类在现实生存活动中独特的观察和体验能力,是对客观形象的典型性特征的高度把握与概括能力,而对形象特征的高度概括、提炼与归纳,则集中体现了人类在原始思维基础上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7.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审美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媒介环境下,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别从现实主义审美、浪漫主义审美以及消费主义审美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台湾电视剧《荼蘼》自上映以来,获得海峡两岸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借助平行时空的叙事架构和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女主角郑如薇站在爱情与事业的分岔路口并做出不同选择后的人生轨迹.叙事上的成功创新,不仅使《荼蘼》成为一部佳作,而且为台剧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平民题材电视剧是以城市市民或农村农民这两大群体为主要取材和表现对象的电视剧,其特点包括以平民为表现对象、遵从现实主义原则、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三个方面.中国当代平民题材电视剧在过去三年整体表现良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家庭伦理剧所占比例过高,类型化、同质化等.  相似文献   

10.
尹鸿  张维肖 《传媒》2023,(2):16-18+20
<正>2021—2022年,中国电视剧和网络剧行业在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宏观大环境下,配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宣传任务节点,积极回应弘扬主旋律、强化正能量的要求,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和受众心理的复杂变化,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呈现出“减量提质、降本增效”的新常态。随着内容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网标”“剧标”先后出台,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社会效益优先成为剧集创制的必然要求。呼应大时代、唱响主旋律成为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的自觉选择。新主流影视剧在现实主义深度和艺术表现完整度上取得突破。“温暖+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色调。融媒时代的微短剧、短剧、竖屏剧、  相似文献   

11.
孟中 《视听界》2004,(2):78-79
2003年电视剧年产量9500剧集,数量上呈稳定增长。整体上看,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创作意识进一步深化,表现在对时代精神的谱写和弘扬不限于重大题材宏大叙事,而是发自各个角落的合声共唱。最为可喜的是,这一年农村题材创作令人瞩目。电视剧类型化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更有广度和深度。一、主旋律和多样化的统一:现实主义美学精神的继续发扬从《一口菜饼子》到今天,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是我国电视剧一以贯之的美学特征。关注日常生活、同时代的问题和普通人,一直是电视剧创作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俗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大众文化带动的文化问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态,根本基础在于其具有的独有特性。本文确立了家庭日常收视的传受特性是电视剧所有特性的发生学基础这一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从电视剧的艺术特性对其进行了论述。一、现实主义取向日本著名电视剧导演大山胜美在论述电视剧的艺术特性的时候,引述了美国电视剧作家巴蒂查耶夫斯基的观点,"电视剧的独特意境来自现实主义。"他说,这种现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美国电视剧.以<24小时>为代表的电视剧,开创了美国电视剧的"后9·11时代",从创作形态到文化内核,当下的美国电视剧都表现出全新而完整的时代面貌."一个文化的价值和信仰的构成在于它的故事是如何讲述出来的."[1]蕴含在电视媒介文化中的美国电视剧文化,依靠其全球营销的成功战略和无可比拟的垄断态势,以更具有融合性和开放性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本土甚至他国观众的传统文化.在当下美国电视剧的背后,是一个沉浸于电视剧文化且具有传播能力的受众群体,他们对于当下美国电视剧中文化的高度认同、对新兴事物的全面接受,都在证明当下美国电视剧以价值观为核心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播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央视一套2008年的开年大戏--电视剧<闯关东>一经播出就收到了极具震撼力的效果.它站在过去那段历史的肩膀上,讲述了山东人民在"闯关东"过程中,是如何利用智慧和坚韧创造出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迹与神话的.<闯关东>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既注重对思想内容的深入开掘,又注重电视剧语言与艺术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真正通过艺术性表现出来,使作品的艺术性尽可能承载更深广的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从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几种主要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古代历史剧文本,由于它所创造的"气氛"存在差别,常常会影响到受众对艺术文本的价值认知。电视历史剧作为再现性文本,它所营造的是现实主义的审美"气氛";电视历史故事剧作为表现性文本,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又常常呈现出文本的浪漫主义美学"气氛";至于电视神话和神魔剧,大多有戏说和戏仿的成分,带有较为浓厚的魔幻传奇色彩,突出的是想象性与幻想性的"气氛"。可见,不同文本类型  相似文献   

16.
当下电视剧创作中现实主义遭遇尬尴处境:数量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影响的优势。本文从市场的制约、优秀剧本的匮乏以及现实主义庸俗化等方面对促成这一困境的多方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从而呼唤对伪现实主义的突围。  相似文献   

17.
洋洋50集的电视连续剧<金婚>以佟志与文丽的婚姻线索贯穿当代中国史,用举重若轻的方式勾画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全剧洋溢着浓郁的平民意识,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品质作了有力的开掘和提升,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近30年中国电视剧在美学建构上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的步履已走过30度春秋,中国电视剧创作迅速从复苏、复兴走向艺术的成熟。特别应当看到,中国电视剧在东方美学精神上的主体性崛起,创造出了30年来我国电视荧屏上的繁荣与辉煌。为了应对当下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电视剧需要遵循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守人文关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在现代意义上重构我国民族文化丰厚的意蕴,重构电视剧审美的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叙事的清晰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审美媒介和接受方式上的特点,特别是日常性接受造成的非关注性,使得电视剧在艺术本体个性上表现出与戏剧和电影的不同。这种个性的表现之一即电视剧在叙事方面要求有比较高的清晰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电视剧制作在追求色彩鲜明表意清楚的画面、朴实明晰的叙事语句和相对单纯的叙率结构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恰恰是一些执著于高品位艺术追求的创作者在认识上仍然在有误区,结果是许多凝聚着匠心的艺术处理恰恰产生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孔琛 《视听》2021,(2):43-44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因其小人物的定位、真实的生活写照以及诙谐荒诞的表达方式,一经上线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探讨与追捧.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其荒诞诙谐的戏剧表现手法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另类尝试.现实主义题材剧所具备的精神内核与现象学的部分思想和理念有着天然的联系.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对《我是余欢水》进行解析,探索其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