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依然是:怎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要点。首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要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第三,要有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生认识过程的展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对人类认识成果的再认识。这是它与一般认识活动的区别。完成这个认识过程,要依靠学生的自身实践,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学生所要学的知识是认识的客体,而教师则为学生顺利完成认  相似文献   

2.
课堂的高效和学习方式密切相关,英语又是一门很强的语言实践课,更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也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哲学规律。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自我发现知识,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类的特性恰恰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样则必须恰当摆放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位置,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由以往对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学生由对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一、构建小学语文“启导—实践”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启导—实践”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凭借,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内化吸收语言的学习过程。   “启导”是指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2.创造条件,循循诱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3.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多样语言实践活动; 4.科学确定语言…  相似文献   

5.
认识主体是主体内部结构在主体把握客体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其人类学前提是: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全部人类史归结为劳动史.劳动史实质上即是人类的交往实践史.它和文化必然地内在关联.认识主体即建构于交往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主体”关系.其建构的基本方式是参与活动,其中关键是以“教化”为核心的语言的学习.本文强调的是“主体—主体”关系对认识主体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全面锻炼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丰富实践体验,才能将书本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提升认识,发展思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让“教”堂成为“学”堂,让语文课充满活力,让学习真实发生。一、语文课堂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7.
有幸聆听了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讲座和示范课,我受到深刻的启迪,深感“快速作文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民主的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快速作文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教学中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要把人类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财富,并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才能实现。传统的作文教学采用“教师…  相似文献   

8.
讨论学习问题,首先涉及的概念是主体。学习的主体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 “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具体来讲就是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过去,一些教育工作者谈到教育的主体,往往不是把教师当成主体,就是把学生当成主体。单一主体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当然要考虑到活动中的人,所以,不管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其他人,只要参加了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都应该被认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皮亚杰认为: “认识在当前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文化生成、能力生成、素质生成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师生互动和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更强调学生通过体验和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弥补被动接受的不足。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 ,就是要正确树立教师观 ,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探求 ,大量获取直接经验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夯实阅读理解的基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千年古训道出了“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真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叶圣陶先生也说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活动。对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上则要积极倡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教师的训练意图,逐步向自主的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这无可厚非。深入探究,教学质量是通过学习的主体——学生凸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外也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舞台”。这一点“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就此,笔者提出“三抓一延伸”也正是基于这两点的思考。“三抓”是从学习的主体入手,所谓“三抓”是指:一抓学习态度;二抓学习环节;三抓学习方法。“一延伸”即把学生的学习阵地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家庭、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践,实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建立和形成一个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其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是与被动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自主作用,也要重视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是促进者。针对小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知之甚少以及社会阅历少的特点,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导”对学生探究是否成功关系重大。通过一年多在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导”。一、预习时的“导”课前针对要学习…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含义是这样框定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合而言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靠其自身在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实践活动中而习得的…  相似文献   

16.
教材只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的再选择、设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下面是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带领学生“玩”出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感想。  相似文献   

17.
“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增加个体主动活动机会,发挥小组、班级群体功能,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开展实验几年来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实验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 ,教师的角色在悄悄的变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的凸现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已走向语文教学的前台。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实验中我们探索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新的规律 ,现奉献给各位语文教师 ,以求在实验过程中渐臻完善。其步骤如下 :展示目标—→整体感知—→自学质疑—→讨论交流—→亮点探索—→梳理小结—→智能迁移—→巩固训练。一、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  相似文献   

19.
王海英 《学周刊C版》2011,(8):131-131
一、语文学习活动 谈论语文教育,以往我们总是注重讨论“语文教学活动”而讨论“语文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地是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是一个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毫无疑问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要时时从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考虑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双册)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是课后的“思考·练习”,对个别课文、习作练习、读写例话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单册一样,双册也增加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修订后的“思考·练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