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赶考”泛指前去参加各种考试。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把进京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七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时时走在赶考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今,我们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  相似文献   

2.
心态不同     
有两个同窗好友,一起苦读了10年,准备进京赶考。终于盼到了赶考时间,俩人便启程了满产洲~息.只。心态不同@胡军~~  相似文献   

3.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完成了两次"赶考":制度更替与体制转换。当前,"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则是一次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民福祉的新"赶考"。在这条新的"赶考"路上,西柏坡精神无疑仍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石家庄作为西柏坡精神的发源地,更需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省会特有的城市精神,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赶考"路上再谱华章。  相似文献   

4.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赶考”精神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面临“崭新时代到来”的形势和任务,以及部分党员干部思想的新变化。从“进京赶考”到强调“赶考远未结束”,中国共产党在70余年的“赶考”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主要有: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始终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弘扬敢于斗争、敢于担当的“赶考”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夺取伟大斗争胜利提供思想武器,为建设伟大工程注入强劲动力,为推进伟大事业增添力量源泉,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从七届二中全会开始,"赶考"精神已经走过了近65个年头。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赶考"精神对党自身的一些列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学习型政党和民主执政的要求等,成为这一时期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梦"的提出,两个"百年目标"的迫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目标,是一次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民福祉的新"赶考"。在这条新"赶考"路上,唯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在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品读     
<正>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把路旁风景赶掉了,把一路应该做的有意义的事赶掉了。除非请医生,救人,路是不宜赶的。考试没有这样的重要,更不宜赶,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对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最要不得的,还是赶考把时间赶跑了。这段文字摘自陶行知先生1944年发表的《创造的儿童教育》,这里将它献给即将迎来2014年  相似文献   

7.
“三个务必”立意高远、意涵厚重,是一个逻辑严密、多维统一的有机体,整体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史主题,赓续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揭示了全面推进和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实践要求。“三个务必”科学回答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什么样的赶考路、保持何种赶考心态和如何交出优异答卷的时代命题,阐明了新赶考路上的目标归宿、作风保障和策略方法。要筑牢思想根基,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时代意义,健全制度机制,提高践行“三个务必”的行动自觉,坚定“五个必由之路”,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赶考路。  相似文献   

8.
1949年的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进北平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称之为是去"进京赶考"。今天,重温历史反观现实,我们发现"进京赶考"这一命题与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有着最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站在"进京赶考"的历史起点上?是因为只有真心服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够不断成长壮大,由一个革命党变成一个执政党。为什么革命胜利了毛泽东把进京建国称为"进京赶考"去?因为胜利以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工作更伟大。为什么说我们今天仍在"赶考"的路上?因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脱离群众依然是我们这个党最大的危险。如何才能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记"两个务必"。  相似文献   

9.
书生巧对     
传说,清朝学子王尔烈进京赶考,遇见一个在路边休息的老樵夫。这个老樵夫看见王尔烈一身书生打扮,便上前问道:“相公是不是赴京赶考?我有句话请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目标已经完美收官,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以全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发扬“赶考”精神,深刻理解精神内涵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意蕴,发扬“赶考”精神的路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教育、将“赶考”精神与时代精神创新结合、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建立从严选优的人才制度,以便更好更快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蚂蚁报恩     
邓并臻 《初中生》2006,(7):72-73
很久以前,有一位寒窗苦读了十年的书生,每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他不甘心,再次赴京赶考。经过长途跋涉,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曾经借住过一宿的破庙。晚上,外面下着大雨,只有一盏清油灯伴着孤零零的他。他望着煤油灯发起呆来,眼睛一眨不眨。  相似文献   

12.
蚂蚁报恩     
邓并臻 《初中生》2006,(19):72-73
很久以前,有一位寒窗苦读了十年的书生,每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他不甘心,再次赴京赶考.经过长途跋涉,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曾经借住过一宿的破庙.晚上,外面下着大雨,只有一盏清油灯伴着孤零零的他.他望着煤油灯发起呆来,眼睛一眨不眨.  相似文献   

13.
杨翠英 《云南教育》2022,(Z1):26-27
<正>2021年,按照《云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州(市)各级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先后都走上了校长职级制的“赶考”路。笔者曾先后以“考生”和“考官”的角色身份走上这条特殊的“赶考”路,对校长职级制考试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省内短讯     
正我省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教活动日前,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这次活动重点开展四方面的宣传教育:开展"梦成于道"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基本内涵;开展"梦成于能"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形成了西柏坡精神。一心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是西柏坡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柏坡精神的本质体现。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努力构建广泛的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及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一心为民思想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走好新的赶考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赶考精神的生成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包括建国初期生动鲜活的历史经验、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基础等。赶考精神,不仅政党需要,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对推进当代大学生的自尊自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建设再进而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关头。此间,毛泽东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反复考虑一个新中国生死攸关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怎样担当起领导新中国的重任?能否经得起执政的考验?他把中国共产党即将进驻北平执掌全国政权称为“进京赶考”。而这场“赶考”中最紧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走向执政的新路?所以,干部队伍建设便成为毛泽东“赶考”方略的首要篇章。一、对干部队伍建设“量”的规划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在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奋斗史,就是一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赶考"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历程中,在我党历史上率先对党的执政规律,对如何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强化"赶考"意识,过好"权""利"关、宗旨关、发展关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开拓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河北教育》2014,(4):1-1
“进京赶考去!”“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十四五",谋划2035,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会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和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乃至一个更长时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最新要求,标志着新时代中国教育"赶考"之路正式启航。"赶考"之路关键是高线、长线、底线"三线"并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