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师:课前每位同学都撰写了《史湘云人物评传》。大家觉得史湘云是个怎样的姑娘?生:憨。生:不拘小节。师:有同学脱口而出一个“憨”字,说说你的理由。生:第六十二回标题“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点出了“憨”字。师:非常好!《红楼梦》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往往在其名字前冠以一个字,概括凸显其品性和个性,即所谓“一字评”。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的吵闹声,一声大于一声,让人难以忍受。院子里七、八个孩子在闹。原来,小区的一个拐角处不知是哪户人家将一张写字台和一只橱柜弃放在那儿,成了孩子们的玩物。他们把两件家具一会儿推过来,一会儿又推过去;时而合在一起,时而又分开;有时站在上面,有时钻到里面。而每做出一个动作,都是一阵狂笑。已经有几个妇女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给孩子厉声警告了,可是毫无效果。没用多长时间,两件家具就“分崩离析”了。孩子们依然拿着一个个小件在追逐打闹着。看到他们这样“野玩”,我能感到他们那快乐的滋味。我还在想,孩子原本是爱闹爱动的,是活泼欢…  相似文献   

3.
学校安排的这次实习,使我初次踏入社会,这给我带来的新奇是不言而喻的。一会儿喜,一会儿忱,一会儿忙,一会儿闲,犹如海上的波浪,时而涨,时而伏,时而惊涛骇浪,时而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4.
唐金龙 《教书育人》2005,(11):37-37
孩子们的吵闹声,一声大于一声,让人难以忍受。院子里七、八个孩子在闹。原来,小区的一个拐角处不知是哪户人家将一张写字台和一只橱柜弃放在那儿,成了孩子们的玩物。他们把两件家具一会儿推过来,一会儿又推过去;时而合在一起,时而又分开;有时站在上面,有时钻到里面。而每做出一个动作,都是一阵狂笑。已经有几个妇女从窗户里探出头来给孩子厉声警告了,可是毫无效果。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春年少的女子,他们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女儿国。在这个女儿国里,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使人享受到“花招绣带,柳拂春风”的美感。史湘云作为这“女儿国”中的一员,不但容貌美,而且内心也美,有着青春的纯洁和洒脱,敢作敢为,大大咧咧,率真豪爽是她的个性。爱笑,喜欢讲话是她个性的表现。本篇就此对史湘云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心一意     
一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极其有限的。面面俱到者,终将一事无成。我十分了解那些见异思迁的人。他们一会儿觉得“我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一会儿又认为“办企业对我来说易如反掌”,一会儿又说“我若涉足政界,准能一举成功”。请相信,这类人终将只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破产的工厂主和失败的政客。  相似文献   

7.
在《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中,作者将61个食物中毒者,一会儿称“民工”,一会儿又称“同志”等,为什么一个对象要用这诸多称呼呢?“民工”,是山西平陆县委打给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部长途电话里对61人的称呼,这个称呼明确地交待了61人的具体身份和工作特征...  相似文献   

8.
平凡之音     
凌晨,静得很.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蚊子在耳旁“嗡嗡”地叫,用手挥两下,蚊子飞走了,过了片刻,却又在耳旁“嗡嗡”地叫,像做梦的人在你旁边说着呓语.“吱吱”,我隐约又听见了另一种声音,却不在意.又一声“吱吱”不禁让我侧耳细听,好像有老鼠在床下.它们一会儿撞床柱,一会翻木柜.我打开灯俯身探看床下,却连影儿都没有.关上灯,躺回床上,“吱吱”声又响起来,时而远,时而近,而我就在这吵闹声中睡着了.  相似文献   

9.
脂砚斋新解     
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五年回北京后,脂砚斋协其整理《红楼梦》书稿,并加评语,故名“脂评”,现存脂评《石头记》主要有北京大学藏本七十八回,清刘铨福原藏本十六回,清怡亲王府抄本四十一回又两个残回,清蒙古王府抄本前八十回等。“脂砚斋”是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认为“脂砚斋”即史湘云。“余(脂砚斋)尝哭芹,泪亦待尽!”“脂砚斋”究何所指?此乃红楼公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小伙伴们在一起有说不出的开心以及做不完的开心事儿,一会儿在电梯里讲恐怖鬼故事,一会儿又去玩疯狂刺激的荡秋千。再一会儿又去踢毽子了……几个小女生趁着家长开家长会的当儿疯玩了一天,有畅快淋漓之感,如古人说的“偷得浮生半日闲”,但玩过之后还得回归现实生活,学习,才是学生首要的大事,对此小作者自己也清楚得很,她和伙伴们开开心心地疯玩了一回,但心里却始终没有放下学习。  相似文献   

11.
搞怪族SHOW     
搞怪族里又出“怪事”了——同一幅图里,一会儿有19人,一会儿又有13人,真的,  相似文献   

12.
教参上说这道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实施起来的确困难重重。这道题渗透的是推测思想和可能性的知识。而学生到了三年级才接触“可能、不可能、一定”。一年级学生搞不明白.怎么一会儿篮子里是苹果,一会儿又变成梨了。他们认为里面摆的就是一种情况,要想跟他们解释清楚真是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第70回《林黛玉重开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写了贾宝玉同几个女孩予以柳絮为题材填词的故事,表面看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实际上这个轻而又轻、微不足道的柳絮,在不同人物的笔下却传神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社会理想和人生态度,几乎成了几个重要艺术形象的化身。在性格开朗、豁达“不知愁为何物的史湘云眼中,柳絮成了美好的春的象征:“岂是绣绒才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但是在早已预感到贾府大家族前景的探春笔下,柳絮显示  相似文献   

14.
熊猫的朋友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只熊描,他没有伙伴,孤独极了。一天,飞来了一只漂亮的金丝雀,熊猫高兴地跑过去,说:“金丝雀,跟我一起玩,好吗?”金丝雀轻轻地落下来说:“好吧!我们来做好朋友。”他们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玩娃娃家,非常开心。金丝雀一不小心飞进了熊猫的竹林,熊猫生气地说:“那是我的竹林,不要飞进去,快走开。”金丝雀连忙飞走了。熊猫失去了金丝雀这个朋友,又一个人孤独地生  相似文献   

15.
成志伟 《课外阅读》2013,(11):44-45
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了许多大观园人物制猜灯谜的生动细节,甚至在回目上直接点出。如第二十二回回目为"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第五十回回目为"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都在回  相似文献   

16.
“三言”、“二拍”是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因其思想特征、艺术水平大致相同,故将其并称。“三言”、“二拍”共五部书二百回。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内容庞杂,“极摩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它的回目具有高度概括性,传达了作品的关键信息。本文将通过“三言”、“二拍”的回目探寻、分析作品的题材类型。  相似文献   

17.
快乐百分百     
《中学生天地》2009,(6):25-25
心理健康课上,老师打算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狂躁抑郁”心理。“如果一个人一会儿站起来不安地来回走动,一会对别人大声嚷嚷,一会儿又坐回座位,十指抓发,痛苦万分,这是个什么人?”老师问道。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邮递员,在来去送信途中,时常看到不少少年儿童在兴致勃勃地开展“小民兵”练武活动。他们一会儿队倒,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练习刺杀和做“抓特务”、“夺红旗”等游戏。看到他们那种生龙活虎的样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开展“小民兵”活动,可以帮助少年儿童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精神,学习一些简单的军事知识和技术,无疑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些少年儿童不注意选择活动场所,有时就在庄稼地里追逐练武,踏坏了庄稼,这  相似文献   

19.
“宝玉乞梅”是第五十回一个情节片段,回目是“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可是,要弄清这个情节,前边要从第四十八回的“香菱学诗”看起,后边要看到第五十一回的“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止。原因是宝玉乞梅的动因在于芦雪庭联诗,而这次诗社宴集非同往回,平添了香菱、宝琴、岫烟、李氏姊妹诸人,因而需从香菱学诗看起,并弄清宝琴等四人如何阴差阳错凑到一起来的;联诗、乞梅是十分高雅的事,事前却有一幅  相似文献   

20.
张峰 《学习之友》2008,(9):11-12
《水浒传》第二十五回出场了一个“聪明”人物:团头何九叔。团头的职责之一便是辖区内死了人,须经团头验尸方可入殓。该回目里,潘金莲用砒霜毒死了武大,王婆清理了现场擦净了尸首,便与西门庆合计发丧事宜。王婆知道何九叔“是个精细的人,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西门庆拍胸脯说他能摆平此事。何九叔一亮相,果然是个“聪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