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5年的10.55‰下降到1998年的9.53‰,这是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低于1%.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为8.77‰.据统计 ,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少出生人口达3.38亿之多,并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九八○年已降到9.17‰,成为广西县级单位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一个县份。龙胜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有所照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达到国家在一九八○年全国人口自增率降到10‰以下的要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曾利用暑假到该县作了实地调查,现对调查材料作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重庆市1985—2013年的户籍人口自然变动指标统计数据,选择户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参数,运用R/S分析法研究重庆市未来户籍人口自然变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Hurst指数试验预测重庆市未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参考气候倾向率的概念,计算重庆市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倾向率。研究表明:重庆市未来户籍人口变动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过去29年的变化有很好的自相似性。未来10年,户籍人口出生率将降低1.102‰;户籍人口死亡率将增加0.066‰左右;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降低1.168‰左右。根据户籍人口增长率的20年Hurst指数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趋势的持续性很强,期间没有转折,没有升高降低的突变点。通过对未来户籍人口增长趋势的预测,为人口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1994年末常住户籍人口达1298.8万人。从1993年起上海市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率先出现了常住户籍人口自然变动的负增长,该年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50‰,死亡率为7.27‰,自然增长率为—1.38‰。上海市出现的这种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预计比整个中国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至少要早40年。深入分析上海市的这种人口现象形成原因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改善人口管理的对策,不仅对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方针。它不仅要求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同时还要求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已由1954年的24‰下降到1986年的14.08‰,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降低到世界平均增长速度之下。取得这样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共有672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从人口的增长情况看,建国以后,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一般比汉族高,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3992万余人,1982年发展到672(?)万余人,十八年中增长了68.4%,周期内汉族人口增长了43.8%。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于汉族人口增长率的24.6%,1964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递增率为20.9‰,而少数民族为29.4,其中1978年至1982年间平均年递增率为47.7‰,这样,百万人以上的民族已由1953年的10个增加到1982年的15个少数民族虽然比重小,但绝对数并不小;6723万这个数字比美国、法国、西德等  相似文献   

7.
<正> 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必然涉及到人口问题。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以同期内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内为前提条件的,因而必须把人口净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九点四以下。而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在千分之十二以上,这种人口高增长状况如不扭转,到本世纪末势必突破十二亿接近十三亿人口;十八年或二十年后还会转化为就业的压力。因此,探讨我国人口高增长的原因,研究由高增长向低增长或零增长转变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北京妇产医院,一个体重3660克、身高52厘米的男婴在此诞生。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也因此各推迟了4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剧增带来的各种问题已使人们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意识到计划生育应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当前,我国人口的状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增长速度快。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1962年至1965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达28.4‰,70年代以后才开始下降。我国大陆现有的11.3亿人口中,70%左右也就是7亿多人是在建国后出生的。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已下降至14左右,但比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仍然较高。二、人口基数大。11亿多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占第一位。由于人口  相似文献   

10.
亚洲部分国家人口状况及政策漫谈王厚荣日本:开展家庭计划活动日本国土面积为377619平方千米,人口达12250万(1995年)。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450美元。1995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为10‰,自然增长率为0.3%,总和生育率为1.5,...  相似文献   

11.
江西当前生育水平偏高的原因及对策王贤茂,邓国胜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989年江西省人口出生率为24.47‰,高出全国3.49个千分点,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在第26位,即倒数第五位。1989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88‰,比全国高3....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剧增带来的各种问题已使人们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意识到计划生育应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当前,我国人口的状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增长速度快。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1962年至1965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达28.4‰,70年代以后才开始下降。我国大陆现有的11.3亿人口中,70%左右也就赴7亿多人是在建国后出生的。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已下降至14左右,但比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仍然较高。二、人口基数大。11亿多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占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增加的人口绝对量也就大。从1963年至1973年,几乎每年增加2000万左右的  相似文献   

13.
人口增长既可促进经济发展,也可制约经济发展,其决定因素是人口增长是否适应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所允许的速度和规模。非洲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异常凶猛,据统计,1960—65年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4.1‰,之后不断爬高,至1985—90年间已达30‰。1960年非洲人口为2.75亿,占世界人口的9.06%,1990年这M个数字已达6.42亿和11.7%。非洲人口增长过快,超越了物质资料生产能承受的能力,因此对非洲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 人口增长模式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说法,过去称其为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增长模式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三者不同的组合型式,因此,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的变化所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计算了近30年来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其中有关结果作了必要修改,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的预测模型,解析了今后决定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值的相关变量;同时,通过现有数据,估算了今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变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增长率;而后预测了2021-2035年的城镇化率、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在每年5.75‰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068个百分点递增的农村人口社会转移率和3%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增长率下,中国城镇化率2025年时即超过70%,2035年时将超过80%;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2030年时即达到80%;2021-2035年间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则保持在18%~20%。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中国的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材料二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材料三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80—90年代进入低生育时代。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迅速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1世纪以来,德国政府积极实施鼓励生育、遏制人口负增长并实现正增长的相关政策,促进降低教育成本、实现更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做法与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人口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总人口已达到1,031,882,511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虽然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6%下降到1983年的1.3%以下,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又面临生育高峰,每年都将有1,200多万对育龄夫妇进入生育期,以一对夫妇只生一孩计算,每年要生1,200万左右。而到本世纪末要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从1982年起平均每年只能增加1,037万人,要求年人口增长率平均降到0.95%以下。可见,今后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了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从1950年到现在的近40年,世界人口已增长了一倍,即从25亿增加到50亿。二次大战后,特别到七十年代,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已下降到接近“更替”水平——每对夫妇大约两个孩子,从长期看,已进入人口稳定的状态。发展中国家战后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生育率使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每年高达2%—4%,而过去在工业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人口的历史估算,至今仍是一件刚刚开始的尝试。成吉思汗于13世纪初统一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各部,建立汗国;同时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当时的人口约110余万,这一估算数可能高了一点。传说元朝蒙古族人口有四五百万之多,我们在概念上把“蒙古人”、“蒙古军”、“蒙古属民”等与“蒙古族人口”适当地加以区别开来,推算出14世纪蒙古族的实际人口为200万左右,年平均增长率约8‰。从14世纪末至15世纪后期,在北元和明代,蒙古族人口曾下降到160万。但1480年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之后,人口又逐渐回升,明末蒙古族人口有190余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