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美国历代作家都记述了人们的寻梦历程.克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也探索了二战后的年轻人对美国梦的追寻.尤其是以迪安·莫里亚蒂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对新美国梦的追寻和探索.从他们的寻梦历程,我们体会到"垮掉的一代"在精神领域的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显示的一种隐约而又清新的中西部情结暗合了美国文学中对东部和中西部的对立的传统观点,同时这种情结也隐晦地体现了当时特殊的文坛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金和 《海外英语》2014,(20):198-199
威廉·巴勒斯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代表作中,分别塑造了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该文分别对巴勒斯的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大师小传】杰克·凯鲁亚克,美国现代作家,“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早年他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主要作品有自传性小说《在路上》《达摩流浪者》《荒凉天使》《孤独旅者》等。他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其中《在路上》已成为20世纪不折不扣的文学经典。【分享经典】读书人语:《孤独旅者》是凯鲁亚克的合集,收集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旅行。作为以自述为主要风格的作家,凯鲁亚克在记述了早年的行迹——遍及从南部到东部海岸、西部海岸、遥远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现代文学中,"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流派代表着一种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它所代表的是开放的人生,是欢畅、没有过多道德和文化禁忌约束的自我表达。诗人艾伦·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核心人物。确立他在美国文学上的地位的两篇诗作,一是《嚎叫》,另一篇便是《祈祷》。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认为小说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不安于传统、逃避现实、追寻刺激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精神状态。主人公多次横穿美国大陆时所走的路正是"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7.
试析《在路上》作品中“垮掉一代”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场文学、文化、社会运动。本文通过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路上》,来试图阐释"垮掉一代"在疯狂外表下的真实精神追求,并探究它所与美国历史上追求个人价值和个性自由这一精神传统的一脉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路上》是美国小说家克鲁亚克的代表作。二战后此书被美国青年奉为“生活教科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对小说文本进行解构主义解读,将进一步说明这部作品作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的地位,并揭示出50年代的美国垮掉派对美国传统和权威的反抗以及他们放荡不羁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丁宁 《文学教育(上)》2008,(24):104-105
在美国现代文学中,“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流派代表着一种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它所代表的是开放的人生,是欢畅、没有过多道德和文化禁忌约束的自我表达。诗人艾伦·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核心人物。确立他在美国文学上的地位的两篇诗作,一是《嚎叫》,另一篇便是《祈祷》。  相似文献   

10.
《新娘来到黄天镇》被认为是斯蒂芬.克莱恩优秀的西部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19世纪末东部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文化的影响,反映了美国东部文明向西部蔓延、渗透直至征服的历史进程。牛仔的命运为解读没落的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11.
"垮掉一代"的精神并不像字面意义揭示的那么简单,从社会文化背景、精神和文化渊源、美国文学传统三个方面探索"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突出其精神中反传统反体制,追求自我和自由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垮掉的一代在美国乃至西方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历来饱受争议的一个流派.《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文章以“禅”作为切入点,从一个独特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层层剖析,得出“垮掉一代,从未垮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垮掉的一代",是1950年代反主流文化重要的文学表现和文学流派。当时许多的美国青年,蔑视传统观念并以奇装异服、厌学弃业、浪迹底层社会等"脱俗"方式来表达抗议。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和精神领袖,杰克.凯鲁亚克创造的"生活实录"小说和"自动写作法",真实地写照出这样的文化影响,在人本性、导向性、批判性、创新性和写作的技术性等与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相关的几乎所有范畴,作了深刻的反映和全方位的审美传达,从而体现了"垮掉"文学独具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经常性的主题。这一主题经过了从表现其实现到揭示其破灭的演变过程。韦斯特作品的核心主题即“美国梦”,且以解掏“美国梦”为创作旨趣。  相似文献   

15.
《乌鸦》是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伟大著作之一。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下骏马》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创作的"边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以牛仔格雷迪和罗林斯在西部工业化侵蚀的情况下前往墨西哥寻找"伊甸园"的浪漫传奇重构了美国西部神话。麦卡锡在当代文化视域下回顾西部进程的历史,阐释了东西部文化差异下"边缘人"无所归属的身份困境,并把这种身份选择困境置于不同于美国的墨西哥文化背景下,展示最后的牛仔们对自我的追寻和迷茫。  相似文献   

17.
屈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作品中有许多涉及东西部的文化意象,而这些文化意象包含着屈原的三种文化情结:东西部神游之地是屈原追念祖先之旅,寄托哀思之路;东西部神话意象是屈原讽喻现实之境,追寻理想之所;东西部历史回顾是屈原治国安邦之主张,对楚国命运之担忧。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自由”与“罪恶”进行了深刻探讨,体现了陀翁的世界观与创作观。小说中的自由主题隐藏在人物个性之中,凸显于主角的思辨过程;罪恶主题则体现于人物内心的罪恶与全书的弑父线索中。两大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方式,彰显了二者间的潜在联系,即不同的自由观引发犯罪或赎罪。而这,正是陀翁对“自由”与“罪恶”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