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近年来报纸不停地改版扩版,越办越厚,这是一种现象。不停地改版扩版的报纸,是不是就一定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这是一个问题。对于前一种现象,报界似乎早已达成共识:如今已进入厚报时代,报纸薄了既拿不出手,又没有竞争力,当然是越厚越好。对于后一个问题,真正认真思考过的报人恐怕不是很多,但是,这确实值得每一位报人特别是报纸领衔人物加以  相似文献   

2.
王丽梅 《新闻窗》2008,(1):58-59
如果说内容是报纸的生命之源,版式就是吸引读者的外在形象。版式即报纸版面的式样,传媒的竞争促使报人越来越重视报纸的版式。我在云南日报工作近20年,其间经历了数次改版扩版,每一次改版扩版都伴随着版式的变化,本文想从这些变化中窥探报纸版式的一些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论"无效信息"与"泡沫版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新闻知识》2002,(4):12-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报纸的版面越办越厚,电视的新闻类节目播出的时间越来越多,就是顺应这一需求的有力证明。在报纸一浪又一浪的扩版潮中,有些报纸的版面已多达七、八十个版。可是,让人遗憾的是,许多报纸的“含金量”并没有随着版面的增多,而成正比的增加。不少读者反映,有些报纸厚厚的一摞,可翻来翻去,也没有多少可看的东西,常常三五分钟,就把几十个版看完了。放下报纸,也没有什么能记住的东西。长期以来,报人都把增加报纸的信息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为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把扩版做成“乘法”张秋,龚惠民扩版对于报纸来说是求新求变的一个良好契机,它为报人面对不断发展着的新闻事业和读者市场所产生的新的办报观念和办报思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版面空间。扩版是读者的需求,也是报纸自身的需求,它既是一种被动,又是一种主动。扩版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地方报纸进行改革的举措之一是扩版改版,通过扩版改版增大信息量,以满足各类读者多方面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报纸(本文主要指军区、军兵种报纸)要适应新闻改革的形势,在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务之急是立足现有版面,走挖掘潜力、增加内涵之路,在提高宣传质量上下功夫。为了挖掘潜力,增加内涵,把军队报纸办得厚重深刻,生动引人,强化指导性,提高可读性,我们有必要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小报小办”的方针作一点分析,以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在这一方针的基本精神指导下,放开手脚,勇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兴旺的局面,全国各级各类报纸纷纷扩版增期,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报纸的扩版增期,对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对搞好报业自身的改革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扩版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信息量、稿源、版面内容、队伍素质等方面,不少报纸出现捉襟见肘、跟不上发展的情况,还有新闻性不强、杂志化倾向等问题。面对扩版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报人都在认真思考和扎实地加以解决,并创造出不少成功的新鲜经验。为了巩固和发展扩版成果,从思想、机制、办报实践等方面探讨扩版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新闻战线》编辑部与华凌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这次“扩版之后……”华凌杯征文活动,目的在于为各报提供一次交流经验的机会。希望全国报界同仁及各界关心报纸的同志,积极探讨,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7.
傅媛 《新闻实践》2002,(4):19-20
一、在习以为常中,总会有冲击波产生报纸的改版、扩版在如今竞争非常激烈的报业市场上已经不是新鲜事,特别是在广州,几个月扩一次版,一个节日刷新一项报纸版数最多的记录等,报业同行早已是淡然处之了。但今年3月4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子报——《南方都市报》的改版却令羊城报人刮目相看,对于那些热切地关心着自家报纸前程的人来说,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打一个冷战。如果用时尚的话说,这可是一批令人可畏的中国报业的“新新一代”。  相似文献   

8.
改扩版对报纸生存发展的作用不需要多说,但改版扩版毕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这一过程非常复杂。2001年,《华尔街日报》在竞争的压力下,在努力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开始了版面的精心调整。这张不变的报纸“小心翼翼”地对版面进行了局部改变,为了这次改版,其母公司道·琼斯公司花了2亿多美元,准备工作长达4年,其中为改版而投入的广告费就高达2100万美元,改扩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期刊扩版的形式有二:一是期刊版面数量的增大,页码的增多;二是在页码数不变的情况下,刊期的增多。在期刊扩版风悄然而起的今天,我们应怎样认识期刊扩版现象?怎样正确处理期刊扩版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期刊扩版热,我们该怎样把握自己?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思考之一:期刊扩版,是期刊社合理利用办刊资源,进行期刊集约化经营运作的创新性尝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期刊社都在期刊的经营管理中,探索着新的模式,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期刊社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是期刊管理者不断…  相似文献   

10.
报纸改革大潮扑面,不少报纸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革新都使读者耳目一新。一些纸质媒体通过不断的改版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扩版”热潮,旷日持久,使得一些报纸变得越来越厚,被人戏称为“本儿报”。“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11.
面对都市类报纸相继兴起的一轮又一轮的扩版和扩张高潮,有些地市报纸由于财力、人力及当地客观实际需求等各种主客观原因,一时还不可能迈入“厚报时代”,但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主动出击,积极满足读者需求,提供内容更多、领域更广的信息呢?开辟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密集型的文摘版面,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它既解决了版面有限的问题,又使地市报纸从另一个层次上迈入了“厚报时代”,有效地参与了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湖北日报实施改版扩版,迄今已有10天。作为夜班轮值总值班人,我听到报社内外很多提问,诸如为什么要改版,能不能改版,如何改版.改得怎么样.改了10天以后再怎么改等等。我讲了一些在这10天改版中印象深刻的事,回答关心报纸改版的人们的提问。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南京掀起报业大战。各家报纸纷纷改版扩版,降价。一份四开16版的《江苏商报》和对开8版的《江南时报》每份售价贰角,《现代快报》、《每日桥报》一夜之间将售价降到一角,以此争取读者,赢得市场。有读者问:一旦快报和桥报售价不能再跌,而又冒出一家“报业大款”,报价不仅低于这两份报纸,甚至“买一送一”或提供新优惠,那报纸行业就会出现惊人的价格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报纸即成为大众文化中众目所注的“信息快餐”。然而,报业大战的爆发,对报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竞争,适者生…  相似文献   

14.
钟岚 《新闻界》2002,(4):8-9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都市报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类报纸异军突起,在开拓新的读者市场的同时,也挤占了其他报纸特别是党报相当份额的读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的党报纷纷改版扩版。改版扩版的重头戏之一是加大社会新闻报道力度。党报社会新闻由过去主要是法制新闻拓宽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由零星而集中,由时有时无且无固定版面到成为党报宣传一个不可或缺的板块。社会新闻报道力度的加大,改变了过去报道面相对狭窄的局面,使报纸信息量增加,可读性、服务性增强,对提高党报宣传的竞争力起了重要作用。比这更重要的收获是明确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5.
报纸扩版之我见董彩兰报纸扩版,一如商厦增设柜台、增加货物品种一样,既满足了顾客多层次、多品种消费的需求,又增加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报纸扩版效应亦如商厦改建、扩建效应一样,当一种报纸因扩版而赢得读者青睐时,别家报纸自然要效仿,要稳住已有的读者,同时要争取...  相似文献   

16.
新闻思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思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杨兴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方面是新办报纸相继问世,报纸不断改版扩版,报业市场多姿多彩;一方面是新闻媒介发出的大部分报道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一般化、表面化的毛病,落后于...  相似文献   

17.
田南 《记者摇篮》2001,(10):34-34
辽宁日报自1993年1月至今已两次扩版。期间,笔者先后担任“财政与金融”、“生活广角”、“金融证券”、“财税天地”、“读者之声”等专版的编辑工作。在工作中摸索了一些办专版的体会,现就如何突出特色办好专版这一问题,试做一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我看来,受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所逼,报纸不断进行版面“扩容”(扩版)是一种大趋势。一般认为,报纸的新闻表达形式、新闻价值取向和报纸的体制改革属于报纸的“内部革命”,而报纸的版面“扩容”属于报纸的“外向性”竞争。版面“扩容”即通俗所言之“扩版”有三种形式:一是增加报纸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04,(8):17-18
《老年日报》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张子报,创办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多年的市场磨练,几经改版、扩版和几代报人的努力,《老年日报》已成为全国同类报纸中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专业类报纸,号称中国老年第一报。  相似文献   

20.
引导读者参与办活专版专刊王修滋报纸扩版热,使一大批专版专刊应运而生。专版专刊的涌现,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对新闻改革的呼唤与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报刊为更多地吸引读者,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而采取的一个措施。大众日报扩版后,相继推出了十七八个专版专刊。从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