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能不说,我写诗歌时曾受到了海子的影响。在每一个人的青春期,如果他爱诗,就会自然爱上海子的诗歌。海干的诗歌弥漫在我整个青春时期,像粮食和空气,在胃里和呼吸中,特别是海子的死更加强了他的诗歌在我心中的分量。在某一个时期,我爱海子的诗歌要疯了,我对人就说海子,  相似文献   

2.
海子的名字在一般的读者中是比较陌生的,但随着新语文试验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编选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秋》之后,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开始热情地关注起海子和海子的诗歌来了,甚至有众多的诗人和读者建议把海子的忌日———3月26日定为“中国诗人节”。海子结束了一个诗歌时代,也开启了一个诗歌时代,他成为了一个继屈原之后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又一个象征。本文试图对海子的诗歌精神进行一个大略的梳理和论证,并以此参与关于海子诗歌精神的讨论。一、海子的死和不能承受的精神之殇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  相似文献   

3.
我并没有读完海子的每一首诗,但我试图在寻找每一首有关海子的诗。海子的成长背景使他对“麦地”充满了深厚的爱和深刻的痛,他就像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一株植物。尤其在他的小诗中,这份感情贯穿始终。黑色的泥土是黑色的眼泪也是黑色的火焰,海子信仰这黑色远远超过我们通常赋予生命的颜色———绿色。海子认为黑色才是生命原创,有了土地才有了粮食才有了母亲和村庄,在海子的诗歌中“大地苦难而丰盛”这些意象浸注着海子对于土地的理解。海子在小诗中,并不自造出一个美丽的田园,远山近郭,世外桃源。这恰恰是中国的田园诗的传统。陶渊明的悠然…  相似文献   

4.
海子的诗歌就如同孩子的天真的微笑。 海子的诗我读得不多,可是在他为数很少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到他独特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美的眷恋,对生活激情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他童真的梦幻。  相似文献   

5.
海子的诗歌就如同孩子的天真的微笑. 海子的诗我读得不多,可是在他为数很少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到他独特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美的眷恋,对生活激情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他童真的梦幻.  相似文献   

6.
海子的名字在一般的读者中是比较陌生的,但随着新语文试验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编选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秋>之后,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开始热情地关注起海子和海子的诗歌来了,甚至有众多的诗人和读者建议把海子的忌日--3月26日定为"中国诗人节".海子结束了一个诗歌时代,也开启了一个诗歌时代,他成为了一个继屈原之后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又一个象征.本文试图对海子的诗歌精神进行一个大略的梳理和论证,并以此参与关于海子诗歌精神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儿子和我的一场"家庭战争",是从一块写有"闲人勿扰"的公告板开始的。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说起来,儿子是家里公认的金牌"闲人",这个雅号的由来,不是因为他还不能帮全家创造什么产值,却已经成为考验家庭购买力的重要标准,而是源自他动不动就"神游外太空",爱独处、爱发呆的范儿。虽说他的功课基本  相似文献   

8.
海子作为一个终生都矢志不渝追求终极理想的“诗歌天才”,不仅照亮了他生活过的那个年代,他的诗带来的震撼即使到了今天也始终不能被诗坛所忘怀。海子的诗虽然没有自觉的模仿存在主义,但从诗的表现和内在精神气质而言与存主义是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课文师: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我所喜欢的诗人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蔚蓝的大海。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师: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写诗的傻瓜,但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位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歌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而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人,正是中国当代诗歌主体意识觉醒的时期。今天,如果要写当代诗歌史,已经不能无视海子的存在。下…  相似文献   

10.
因为海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代人们多认同他是一个抒情诗人。但在他寄托了诗歌理想的长诗和诗剧中却有着更多的诉说。海子提出的“民间主题”有着特定的含义,只有对它进行剖析才能看到海子诗歌理想的内核,获取海子诗歌的价值取向;海子不是一个忙于解构的诗人,而是一个醉心于重构的艺术家。海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寻找文学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1.
海子的诗歌蕴藏着真挚而坦诚的情感,源于他所接受的淳朴的父母之爱和农村乡土环境的教育。海子把自己的生命艺术化为了诗歌,诗歌又承载了海子的理想和信念,他那丰富的诗歌主题和内涵是他个体生命和诗歌艺术的互融。  相似文献   

12.
海子f1964-1989)是“新生代”的名诗人,但他英年早逝,他的年龄过于年轻地永远停留在了25岁上。爱他的诗的人们,不会再有捧读他新作的喜悦;然而,沉浸在他的遗作中,我们却是怎样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交织着痛苦思索和青春激情的灵魂的飞扬!海子的思考中,可能涵容了他年轻生命已无法承受的痛苦,不然,他不会自己结束那正是风华正茂的生命;然而他的不少诗篇,却又充分地展示了一个年轻诗人激情的涌荡和对生活的真挚热爱。教材中选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样的诗歌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13.
张莉 《中学生电脑》2021,(1):143-143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向往的简单生活,也是很多人熟悉的海子的诗句。我更喜欢海子的另外一句,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这是我内心深处教育的模样。教育的模样原本就是守望成长,静待花开的执着与耐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区别于同时代诗歌和他的死亡成为中国文学转型期的某种象征,海子诗歌和他本身成为了当代文学不能忽略的话题。本文以“在小说时代”为题,不仅指涉现在诗歌身处困境的现实,而且从海子诗歌的阅读感受和社会因素、诗人本性引发的悲剧三方面浅析当代诗歌衰亡的原因,并借此缅怀已逝去的诗歌精神。  相似文献   

15.
顾城和海子分属于当代不同时期的诗歌派别,但同为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并最终在相近的时间走向死亡。这种巧合为探讨顾城与海子的诗歌提供了某种线索。论文将从比较顾城和海子的自然观出发,以二者诗歌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春天意象为例,来分析二人诗歌中的悲剧意识。最后简要分析顾城和海子的诗歌风格,勾画出二人诗歌中的对立的主体形象,进一步探求顾城和海子诗歌中的死亡预言。  相似文献   

16.
我儿子脑袋里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奇思妙想,经常问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不时问得我哑口无言,有时也问得我心烦。但我想,我不能烦。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大发明家大科学家小时候不都是爱提怪问题吗?儿了爱提问是好事,我一定要鼓励他,保护他的积极性。我带儿子到文具店买来一个精致的日记本,对他说:“儿子,以后你提的问题如果妈妈回答不了,就  相似文献   

17.
课文摘要今天你已经14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当你是一个明智的人时,你才是幸福的。“这就是爱情,我的小孙子!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一代一代地相传。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变成一把骨灰,但是,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我的小女儿,这就是爱情!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繁殖,成千上万地延续自己的有生命的后代。但是,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在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他不懂得爱,不能提到人性美的高度,那就是说他只是一个能够成为人的人,但是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8.
读《中学语文教学》(2003.5)上滕世群老师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简称《面》)课堂实录时,我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很浓的诗人气息。我在这时充分领略了一位老师深厚的文学修养,诗化的课堂语言,鲜明的教学个性。而细细品味之后,又产生了一些疑惑。问题一:滕老师介绍海子时,对海子及其诗歌所下的断语是否恰当?比如(1)“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写诗的傻瓜,但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位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歌的圣…  相似文献   

19.
童言有感     
从儿子出生,我们就一直在注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教育好孩子,使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他还不会坐的时候,我就常常指着书上的图画给他讲故事,不知是书上的图案吸引着他,还是他能听懂故事,每当这时他总是不哭不闹,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随着儿子的长大,他渐渐恋上了图书,在他只有八九个月的时候,他就能坐在床上看好长时间的书,奇怪的是他也从不撕书。到他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背儿歌和古诗,每当他能背出一首,我们便给他很多鼓励的话,儿子也从中得到不少乐趣。由于我们的正确引导,儿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爱动脑的习惯。说起儿子爱动脑,我想起了儿子在两岁时的两段趣话,也是这两段趣话,让我了解了孩子,不断改进了我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1,(4):29-33
西川是海子及其诗歌成为经典的重要推动者。西川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编辑出版海子诗歌文本;支持出版海子传记;不停地谈论海子,从而建构海子诗人形象,推动海子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可以说,没有西川一系列持续的努力,就没有海子及其诗歌在今天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