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历史课和政治课、语文课各说一套,互相抵触,致使有的学生这样发问:初中的社会发展史和高中的历史课说新生的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可是语文课分析到的每一个资产阶级分子都是大坏蛋;难道全由坏蛋组成的阶级还有革命性、进步性吗?像《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老头难道也有革命性、进步性的一面P-57语文教师该怎么回答?我想略陈己见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亮 《英语广场》2016,(12):10-11
与巴尔扎克的许多小说一样,《欧也妮·葛朗台》也是描写金钱造成的悲剧。小说中心故事,欧也妮的爱情悲剧,发生在1819年至1829年的法国内地小城索漠。巴尔扎克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葛朗台老头、查理、欧也妮,描写了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性因金钱而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说:"一节美术课,没有示范,只有课件,这跟语文课、历史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让任何一个教师来上,恐怕都能上."果真是这样吗?针对这一问题,我带领校美术教研组的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4.
早在三年前,有个学生问我,在《守财奴》中,巴尔扎克对葛朗台的称呼有好几个,为什么一会儿用这一个,一会儿又用另一个?仔细一看,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刻画葛朗台时,以葛朗台、老头儿、他、箍桶匠、好家伙等名称交替使用,使人读后不由自主地惊呼:好家伙,他葛朗台老头这一个箍桶匠!这确实是一个有趣而耐人寻味的问题. 首先,这是巴尔扎克在小说创作中的自觉追求.巴尔扎克总是在人物的性格与其称谓之间寻求某种契合,某种隐义联系,因而非常重视人物的命名.据戈日朗在《巴尔扎克怎样给人物取名字》中回忆:巴尔扎克在动笔写作一部中篇小说前,曾  相似文献   

5.
葛朗台新传     
葛朗台在天使的引领之下,来到了上帝的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 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一到上帝的眼前,葛朗台老头就迫不及待地跪下,双手合掌,央求上帝:“仁慈的主啊,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头子吧,请让我到天堂吧!我是  相似文献   

6.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课怎么上?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思索和探讨的问题。虽然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但现在许多语文课失掉了"语文味",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课堂上已经闻不到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今年是巴金先生百岁诞辰,媒体铺天盖地展开宣传攻势,我是巴老的崇拜者.十分想把这位文学泰斗介绍给我的学生(七年级),但心里又没谱,不知学生会反应如何。课堂上我问道:“你们知道巴金吗?”有一个快嘴的学生抢答道:“知道,现在报纸电视上都是这个老头。”学生哄堂大笑。“老师,他应该是个大人物吧。难道活了100岁,就这么值得纪念吗?”语文课代表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他是个伟大的作家,像鲁迅、冰心一样。为什么我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搞教研活动,常听一些教师抱怨:搞什么呀,我们连多媒体都没有!到如今上课还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教学效果怎么得以保证?教学质量怎么和城里比?每每此时,我就会想:难道多媒体真足语文课常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吗?难道离开多媒体,语文课再也上不出精彩了吗?请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9.
当今语文教育,几乎都是以“问”的方式拉动的。现在更似乎已发展到不问就无法上语文课的地步。难道不该问吗?不是不该问,而是该问什么,该怎样问。有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演结束后,给听众留下了提问的时间。有一听众站起来  相似文献   

10.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吝啬鬼。巴尔扎克对主人公所处的资产阶级原始积累大背景和索缪街市、房屋、世态人情等社会背景,以及葛朗台的身世、家庭、居所格局、社会关系等做了翔实的说明,突出表现了他吝啬、偏执的性格。本文从葛朗台偏执狂形象的具体表现、塑造手法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着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维君 《文教资料》2008,(14):135-136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在全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的课,据说这篇课文从2003年开始几易其稿,几经打磨,光文字材料就有六万多字.但是,这难道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语文课吗?这是语文课的本来面目吗?针对新课程改革以后,语文课堂出现的一些现象,笔者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是其《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大多对小说中老葛朗台的形象进行了详细剖析,却忽视了对小说中的女性悲剧色彩进行剖析。这是对《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种选择性误读。在小说中,欧也妮·葛朗台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同样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欧也妮·葛朗台的悲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课文摘要(故事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主要描写了葛朗台老头,一个发“国难财”的暴发户,因为自己的贪婪、吝啬、拜金,断送了女儿欧也妮一生的幸福。) 那时葛朗台刚刚跨入第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相似文献   

14.
欧叶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小说《欧叶妮·葛朗台》的中心人物,在作者的诗意描绘和理想化处理下,她给人以纯洁天使般的印象,成为黑暗污浊的金钱社会中的一抹亮光。这表明,巴尔扎克不仅严格解剖、批判现实,也热切赞美希望和理想,他的现实主义艺术染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无疑,欧叶妮·葛朗台这一形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理应得到充分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目的:1、认识葛朗台老头贪婪、冷酷、虚伪的性格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2、理解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理解小说中情节对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二、精讲:1、归纳概括主要情节:①梳妆匣的风波②葛朗台太太之死③财产继承权④老葛朗台之死2、重点分析“梳妆匣的风波”与“财产继承权”两节,并从这两节分析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个性化语言与细节描  相似文献   

16.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人公,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吝啬鬼。巴尔扎克对主人公所处的资产阶级原始积累大背景和索缪街市、房屋、世态人情等社会背景,以及葛朗台的身世、家庭、居所格局、社会关系等做了翔实的说明,突出表现了他吝啬、偏执的性格。本文从葛朗台偏执狂形象的具体表现、塑造手法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着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巴尔扎克的创作思想看《欧也妮·葛朗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欧也妮·葛朗台》作了新的研究 :欧也妮是比葛朗台更为重要的中心人物 ,小说通过欧也妮与葛朗台这一正一反的形象 ,描绘了善恶兼而有之的社会的真实图画。巴尔扎克既惩恶也彰善 ,欧也妮就是他树立的道德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欧也妮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公.在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高中语文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成为主要人物,欧也妮则成了次要人物.但是,在欧也妮与葛朗台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课文还是细腻而深刻地表现了欧也妮的恩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欧也妮的天使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有的人说:"一节美术课,没有示范,只有课件,这跟语文课、历史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让任何一个教师来上,恐怕都能上。"果真是这样吗?针对这一问题,我带领校美术教研组的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在学生争议最大处进行探究,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争议最大处,学生往往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而有些问题又不是课堂上一时所能争得清的,再说课堂上时间也不允许。不妨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将之成文,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探究性学习。在一次做卤素性质分组实验中,一位同学举手说他在实验中制得的碘化银固体见光不分解,他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用的硝酸银和碘化钾溶液变质了吗?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碘化银沉淀过多了吗?难道光线太弱吗?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氟化银到碘化银感光性越来越强,需要重新定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