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其学说中蕴含的道德社会化思想对当今的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荀子学说中的道德社会化思想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甘媛源 《成人教育》2011,31(12):67-69
"性善"与"性恶"这一人性理论的不同是孟子与荀子道德社会化思想差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者的思想理论在道德社会化的目标、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方面均存在差异:孟子认为道德社会化就是社会个体通过"养气"、"寡欲"等自我教育方式成为兼具"仁义礼智"高尚道德的人;荀子则认为道德社会化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君子"、"圣人"的榜样作用下,在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教育社会成员成为自觉遵循礼法的人。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对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尊本重教”、“通经致用”是其治经治学的基本宗旨。从这一宗旨出发,他一方面继承孟子的“返本”思想和“养气”学说,另一方面则发扬了荀子“教化成性”的思想。与此同时,在尊崇传统道德即“法先王”的前提下,他也肯定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因时变革”的必要性,因而阐发了荀子“法后王”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荀子是我国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历史影响十分深远.建立以礼义为核心的、有秩序的和谐之世是荀子的理想,这在他的"为师观"中有充分的体现.荀子为师,讲求政教合一;<荀子>一书,君师、人师共在.他们身负道德教化之重任,需要具备"师术有四"所提出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荀子经济思想源流初探冯郁荀子是战国末年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批判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建立了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思想体系。荀子的思想在我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学者对其思想体系已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硕果累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谨就...  相似文献   

6.
荀子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集先秦诸子思想之大成。荀学是综合学,它综合各家各派的学说。荀学也是实学。荀子博大精深,刺取诸说,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敢于对世人的盲从迷信作揭露与批判,敢于离经叛道,不从俗说。荀子讲究事实,他认为学说的生命力在于从实际出发,此为历代思想家敬仰之所在。荀子的思想相当丰富,荀子的地位不能低估,笼统地说荀子不及孔子,那是不科学的,孔子有孔子的伟绩,荀子也有荀子的伟绩。  相似文献   

7.
俞樾是晚清著名经学家,“尊本重教”、“通经致用”是其治经治学的基本宗旨。从这一宗旨出发,他一方面继承孟子的“返本”思想和“养气”学说,另一方面则发扬了荀子“教化成性”的思想。与此同时,在尊崇传统道德即“法先王”的前提下,他也肯定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因时变革”的必要性,因而阐发了荀子“法后王”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游历讲学。先到齐国,其时,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稷下学宫,荀子在其中“最为老师”并三次任学宫祭酒。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是孟子以后最大的儒者,同时批判地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果,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批判地发展了孔子的“德治”学说,特别是“齐之以礼”的思想,建立起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政治观。著有《荀子》一书。为了实现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政治思想,荀子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地位和修养等一系列问题。首先,…  相似文献   

9.
从接受视阈出发,厘析、考辨、梳理他们之间的学说承继关系,认为董仲舒对荀子思想的接受主要有两种方式:对荀子王道政治思想、民本政治思想、封建纲常伦理等思想的显性接受,对苟子天人观、人性论等思想的隐性接受。其接受取向与董仲舒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荀予学说的特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先秦诸子多涉足于天人思想研究,庄子在其中卓然不群。老子哲学乃是社会政治学说,庄子哲学则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墨子的“天”是宗教,庄子的“天”则是哲学;庄子哲学较之孔孟之道,接近于自然哲学,孟子的天人合一以道德为基础;庄子和荀子的天人思想都从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出发,分别沿着天、人向两极延伸,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1.
荀子兼采道、法、名、墨诸家思想于一体,却始终被视为儒家学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礼"深入系统的阐发。荀子思想在吸收先秦各家学说后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向,集中体现和落实于关于"礼"的形上建构中。通过对"礼"的深入分析,不能不说荀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道德论迥异于孔孟道德思想。荀子在拓展儒家道德思想广度并把道德制度化的同时,也把他律道德推向了极致,而没有为自律道德留下应有的空间,致使道德修为完全依凭外在因素方为可能。其偏失在于对道德主体性意识的弱化和冻结致使儒家自我完善和自我成就意义上的道德践履蹈空,最终置自身于困境。荀子的“歧出”不在于他的现实主义转向,也不完全归因于他的性恶论辩难,而应问责于他对儒家主体自律性道德的颠覆。  相似文献   

13.
荀子是先秦时代三大儒家代表人物中的最后一个。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与观察当代政治得失的基础上,在批判百家学说,特别是在批判儒家各支派学说的基础上,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清理改造,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这个思想体系的主体就是礼治思想。然而,荀子的礼治思想是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的呢?学者们大多认为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代表,他的礼治思想是新兴地主阶级阶级要求的反映。但我们对这个思想体系的各方面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觉得这个问题还可以商讨。荀子处在奴隶制正在解体崩溃,封建制正在发展壮大的变革时期,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百家争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道德论迥异于孔孟道德思想.荀子在拓展儒家道德思想广度并把道德制度化的同时,也把他律道德推向了极致,而没有为自律道德留下应有的空间,致使道德修为完全依凭外在因素方为可能.其偏失在于对道德主体性意识的弱化和冻结致使儒家自我完善和自我成就意义上的道德践履蹈空,最终置自身于困境.荀子的"歧出"不在于他的现实主义转向,也不完全归因于他的性恶论辩难,而应问责于他对儒家主体自律性道德的颠覆.  相似文献   

15.
荀子生活的战国末年,其实诸子各家学派的思想理论业已成熟。荀子以儒家学说为主,又适应了时代大的趋势,兼采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哲学观。他的“天人观”就是在儒道两家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并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6.
礼和乐是荀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荀子将以善为主要依归的礼和以关为主要诉求的乐置于统一的视阈中加以考察。从礼的审美旨趣和乐的伦理定位两个方面论述了“美善相乐”的礼乐关系思想。荀子的“关善相乐”思想肯定了艺术的道德价值,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但是,它使艺术承载了过多的道德使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荀子久居齐国,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通过广泛地批判百家学说,吸取其中精华,针对即将统一的形势建立一种适应其需要的学说体系。他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基础,受到稷下学者思想的影响,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礼法并举、儒法结合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用意在于将荀子学说中的“统类”思维进行研究,首先概述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心性论(人性论)”与“名实论”的研究进路及重点。然后提示另一个更能深度探勘荀子哲学的进路——“知通统类”的进路。厘清“统类”思维和分类、归纳认知方法的差异。继而采用荀子学说里的重要概念,如“虚壹静”、“唯齐非齐”来呼应“统类”的地位。并举用“礼乐之统”、“仁义之统”说明荀子思想之精微与融通。一般而言,苟子思想对于知识的辨察,与认知心的看重是众所熟知的,比较陌生的是在荀子学说里具备最崇高境界的“统类”思维。荀子所倡议的统类思维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然而荀子称圣人与大儒才具有统类能力。本文主旨在于说明“统类”的精蕴,并阐述“统类”在荀子哲学里的意义与重要性。并且经由苟子“统类”及其哲学之研究,建议重审荀子学说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9.
用意在于将荀子学说中的“统类”思维进行研究,首先概述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心性论(人性论)”与“名实论”的研究进路及重点。然后提示另一个更能深度探勘荀子哲学的进路——“知通统类”的进路。厘清“统类”思维和分类、归纳认知方法的差异。继而采用荀子学说里的重要概念,如“虚壹静”、“唯齐非齐”来呼应“统类”的地位。并举用“礼乐之统”、“仁义之统”说明荀子思想之精微与融通。一般而言,苟子思想对于知识的辨察,与认知心的看重是众所熟知的,比较陌生的是在荀子学说里具备最崇高境界的“统类”思维。荀子所倡议的统类思维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然而荀子称圣人与大儒才具有统类能力。本文主旨在于说明“统类”的精蕴,并阐述“统类”在荀子哲学里的意义与重要性。并且经由苟子“统类”及其哲学之研究,建议重审荀子学说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有关社会政治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尤其巨大。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制思想、德治思想、尊先王、重后王等方面。从礼法关系和先王后王地位出发,探索荀子的政治哲学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