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班都有发展快与慢的幼儿,怎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目标的设计、材料的投放、内容的选择、方法的指导上体现个体差异。 1.在目标设计上体现个体差异 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才能正确有效地实施教育内容。每一层次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速度,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要使每个幼儿通过学习后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针对同一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促进每个孩子在自身水平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姜琼 《早期教育》2002,(6):12-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中国幼教改革经验成果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中国幼儿教育已超越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一种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新境界,这种境界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现结合本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了我国幼儿教育已超越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提升到一种以“儿童为本”的新境界,这种境界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主动学习,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保证并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担负起‘纲要》所要求的新角色——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5.
文摘之窗     
实施活动教学法应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每班都有发展快与慢的幼儿,怎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目标的设计、材料的投放、内容的选择、方法的指导上体现个体差异。 1.在目标设计上体现个体差异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才能正确有效地实施教育内容。每一层次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速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目标,以促进其按自己的能力和速度发展。使教师有目标可依,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组织幼儿集体活动时,幼儿常会迫不及待地插话。幼儿插话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教师不能简单地去批评、制止,要正确对待幼儿的插话行为,善于挖掘插话行为中所隐含的积极的教育价值,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以往整齐划一、用统一标尺来度量不同个性学生差异的教育开始受到人们广泛的批评,素质教育、张扬个性、多元化发展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和焦点.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逐渐形成并逐步发展,并渗透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之中,幼儿教育也不例外.新《纲要》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一理念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符合自身特点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本文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教师的教育方法、家长的鼓励方式等方面就幼儿园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创设挑战性的环境,投放挑战性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组织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幼儿的运动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幼儿不断体验参与运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一、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 积极性、主动性是每个孩子天生所具备的.只是有的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表现得不明显。而让每一个幼儿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表现明显的孩子我们要积极引导.不明显的就需要教师去发掘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去引导、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启蒙阶段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在玩中发展,我们要做到:让幼儿尽情地玩,激发参与的欲望;指导幼儿有意识地玩,体验求知的快乐;引导幼儿在玩中交流,感受协作的乐趣;实现玩在活动中的延伸,体现活动的价值。每一个民间游戏都有一首童谣,要使童谣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让幼儿尽情地玩,激发参与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而在游戏中,幼儿总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偏区"现象的特征,自主地寻求相宜的对策,如注意游戏材料的自由度,促进各活动区域有机结合,让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玩好每个活动区,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创造均等机会促进幼儿共同提高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这也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儿童观。所以,幼儿教育要给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让每个幼儿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教育就是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发展。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获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结构游戏正是由于符合幼儿的动手操作需要,所以成为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虽然,在幼儿园的各类游戏中,结构游戏占有一定的地位,幼儿几乎天天玩积木、插塑等,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会玩、玩好,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  相似文献   

14.
幼儿具有好动、爱美的天性,他们喜欢唱歌跳舞表演、涂鸦画画剪贴,以音乐、美术审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能满足幼儿这方面的认知心理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就强调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应"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多种多样的审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个性、生活习惯及家庭背景,教师对每位幼儿的认知和评价不同,导致有的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一班数学活动中的几个片段.以此来分析师幼互动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每个幼儿都喜欢游戏,游戏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角色游戏更是重中之重,它对幼儿的智力、社会交往、观察能力、想象力、自信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指导策略,让幼儿更快、更好的进入角色情境中,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实施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创设一个良好的主题活动环境,能够让幼儿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个性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活动,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支持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幼小衔接问题是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阶段,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小学化教学"现象的产生,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整改,让幼儿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衔接教育时,要进行综合全面的思考,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9.
幼儿正处在成长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不及时培养和纠正其习惯,就会错过人生发展的第一个时机。幼儿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教育融入到孩子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种活动中来。通过不断地强化和矫正,让每个幼儿都能改变不良习惯,进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积极、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学具,既是教师用于教学的教具,又是幼儿动手操作的玩具,同时也是幼儿学知识、练思维的工具。我园幼儿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系列智能玩具,让每一个幼儿手里都拥有一套学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手参与操作活动,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活动中有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身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