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代甘肃盐务并未设置专职官员,而以督抚及盐法道进行管理。清代盐业实行划界行盐、以引定课的纲运制度,甘肃作为全国主要盐产区之一,池盐、井盐等盐业资源十分丰富,其盐产品质较好、工本极低,远销本省及陕西、河东等地。而盐税作为甘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种类繁多、名目繁杂,使得盐价屡加,民之累甚巨。有清一代,为满足人民的食盐需求和保证盐税收入,甘盐主要采取官督商销的运销方式,并尝试运用严禁与弛禁两种缉私手段,不断加强对甘盐的管理力度。但由于甘肃盐区土盐盛行,民户大多自行贩运,且地域辽阔、私路歧多,因而收效甚微,私盐贩卖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2.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自唐中期兴起至清末改为学堂,共延续了千余年之久,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全国书院研究和以某地区或个别典型书院为对象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学术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该文拟利用有关的史料笔记、碑刻、地方志、文集等资料,把清代甘肃陇东的书院置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就陇东书院的发展概况、发展历程、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社会影响等问题做一详细的历史总结和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书院高度官学化的大背景下,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从省会到各府州县,甚至有些乡村,都有了书院教育。甘肃书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备、兴盛、回落、中兴和废止几个阶段。甘肃书院的发展一方面折射着清廷文教政策和国内时局的变化,同时也受甘肃本土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书院的发展和全国书院发展不相一致,因此可以说,甘肃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非代表性地区。  相似文献   

4.
搜集并整理了"地方志"中关于清代甘肃陇东蝗灾记录的史料;从辩证与联系的观点出发,分析蝗灾与水旱灾害、饥荒的关系;从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蝗灾害的社会影响与成因进行探析;呈现清代甘肃陇东蝗灾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性和蝗灾发生的特点,并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明能长久焕发蓬勃生机,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形成、凝聚和进步,都与交通体系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以驿传事业的贡献最为突出。清朝是大一统的专制主义政体更为成熟的封建王朝,清代前期的驿传体系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驿传体系在这个时期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6.
清代甘肃社会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夫死守节的寡妇。由于天灾战乱连连、旌表措施不到位和福利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处于中下层社会的寡妇们不仅要为了养老抚孤、维系生计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时还要忍受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各项制度的一个完善时期。这种成熟尤其体现在官制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诸如官员的考核、选拔、退休、奖励、处分制度等等。其中处分制度作为管理官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法规的建制方面还是制度的运用方面,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本文对此试做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以农立国,有限的财力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教育规模.这反映在制度设计上,就表现为重取士而轻养士;另一方面,自宋代以降,家族要维护和提升其社会地位,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务使族中子弟致力于科举.科举文献如硃卷和同年齿录均有卷主的家族谱系部分.虽然简略,大致也能见出士人家族的教育背景、经济状况、婚姻缔结等情况.这些因素均与科举人才的养成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政府非常重视盐官的设置。尽管长芦盐区的产量、盐课收入不如两淮,但也是清代非常重要的盐区,因此对长芦盐官的选拔和任用、考核和奖惩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清代在吸取前朝地区回避制度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地区回避制度。主要包括京官地区回避、外官地区回避,候选言地区回避,寄籍人员地区回避,河工、盐大使地区回避、武官地区回避等制度,并且执行相当严格,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清末贵州邮驿系统因专制制度的腐化而走向衰落,西方先进而科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不断被介绍到中国,包括邮政、电报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贵州境内的第一个邮政机构——贵阳邮政总局成立,1913年11月17日,贵阳邮政总局改为贵州邮务管理局,1931年正式改名为贵州邮政管理局。  相似文献   

12.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由中央政府实施的优老、蠲免,地方政府设立的善堂、仓储设施和民间义行构成。该体系集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面向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以扶危济困为目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此外,由于灾荒较其他地区更为频繁,亳州地区社会救助设施的建立及其运行均体现出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清代公文制度的内容,涉及文体运用、写作态度、抬头、避讳、缮写、用印、装订等撰写制度,进本时间、驿递规定、时限要求、递交方式、电信应用等传递制度,题本票签,限期办文、发抄遵行等收办制度,六科封驳、稽察注销、收贮存档等封置制度,以及涉及公文处理全过程的保密制度等。清代公文制度是在明代公文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持了明代公文处理的基本精神,但它较明代更为繁琐和严格。清代公文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公文制度的最后辉煌。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新疆兵制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新疆兵制共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变化:由建省前军府制度下八旗、绿营、回兵并存,到收复新疆后以勇营体制为支柱的勇营、标营、练军,再到新政期间的新军建设。新疆兵制逐渐走向近代化。这种变迁,是全国军事力量进步和新疆战略地位提高、具体地情转变的结果,同时也对新疆的政局、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进行财政改革,实施“裁厘统捐”,在各省试办统捐。通过对清末甘肃统捐开办、组织机构、局卡设置、收支及运行状况的考察和梳理,认为甘肃统捐的开办基本实现了整顿厘金、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清代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盐业生产也有很大的进步。清代土盐产地分布于直隶以及山西、陕西、黑龙江、青海等省。清代大约有土盐产地54处(以县级政区计)。与明代相比,增加了28处,增长幅度为107.69%。可见,清代土盐产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晚清的厘金制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民办到亦官亦民再到官办的演化过程。具体而言,厘金从康熙后期的公基金性质,经过各种制度调试,最终演化为咸丰以后的新型商税。这一演化过程不仅实现了厘金属性的转变,也是清代中叶以来地方财政规模扩张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