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疲软,如何使疲软复苏见俏呢?山西日报派出记者站柜台,写出了有血有肉、明理中肯的导向文章来。难怪群众争相传阅《站柜台随记》一文(载1990年5月22日山西日报)。怎么会出现这般奇特的效果呢?一、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事中出理,理从事来,事理交融”,群众十分乐意接受;二、导向观点鲜明贴切,  相似文献   

2.
山西日报领导写群众专栏好山西日报与省委组织部合办《领导笔下的群众》常设专栏,9月16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出两篇写群众的文章:一篇是晋中地委宣传部长刘巩写的文章,讲的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党员郭任之老人,离休10年来自愿为社会作贡献的故事。一篇是太谷县...  相似文献   

3.
《山西日报》的摄影记者们常说:“山西地处内陆,我们缺乏与全国一流记者同场竞技的机会。”实际上,虽然他们头上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却是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山西日报》摄影部的全体同仁与全省的摄影通讯员紧密团结,为《山西日报》提供了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摄影稿件。这与撮影部及全省摄影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听听他们对摄影工作的理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第四期上有一篇"不要忘记一般地区和后进地区"的批评文章是针对山西日报写的.我认为批评中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一些有益的意见,无疑,这都值得山西日报加以检查和改进,力求在报道中克服这种可能克服的缺点;但批评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更有一些不符事实的指责,这也需要我们加以很好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说明.关于批评中的一些事实的说明文章中指责道:山西日报的报道地区不平衡,忽视后进或一般地区,因而有些通讯员编出这样一段快板:“农业生产是长治,统购统销有晋南,临时消息抓榆次,雁北、忻县不见面."我认为这段快板的内容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山西日报的报道是不是”农业生产是长治,统购统销有晋南,临时消息抓榆次,雁北、忻县不见面"呢?这里我不妨从统计数字来加以考察.去年  相似文献   

5.
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如何搞好党报的新闻评论,切实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山西日报自今年5月19日至5月30日接连在头版头题位置连续刊发了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大学生、老干部撰写的5篇大型系列群众评论,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组评论从群众中找题目,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请在群众中有人格感召力和有相当威信的人当作者;领导者不便讲,甚至不好讲、不能讲的话由群众代表讲;评论员的口气换成了群众自己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的新突破———评山西日报群众系列评论马明邀请各界群众代表人物,在深入基层的编辑的协助下,撰写富有理论色彩的群众系列评论,是山西日报近两年来在深化新闻评论改革方面,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鲜经验。这一新探索,不但使编辑部评论专业人员扩充了“新军”,形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坚持“三贴近”。“三贴近”即贴紧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三者密不可分,而核心则是贴近群众。抓住了这一点就是抓住了根本。反思一下,我们的广播电视与群众贴得近不近、紧不紧呢?有没有什么“离本”倾向呢?又该如何纠正它呢? 一、节目设置雷同呆板,甚至多年一贯制。新闻节目次数少,信息量低,重复率高;专题节目类别少,仅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广告宣传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生产、销售以及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来。具有潜在的宣传性、诱导性。众所周知,在宣传工作中,新闻宣传有“导向”问题,文艺宣传也有“导向”问题,那么,广告有没有呢?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增强党报的可读性,去年10月份《山西日报》作了改版。改版后的《山西日报》除保留《证券周刊》、《求索》、《黄河》、《百花》外,原有的周刊、专版全部取消。作为党报与广大群众相联系的《读者来信》版,风风雨雨几十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在这次改版中告别了广大读者。由此,在读者中产生了一些反映,担心这样是否会把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隔断了,是否在党报上会失去一个反映群众呼声的阵地? 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因为多年来《读者来信》版,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努力做好倾听民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4月26日是山西日报诞辰6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与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西日报APP正式上线运行。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首先宣读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和省记协的贺信。胡苏平在贺信中向山西日报报业集团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山西日报新老报人和全体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在贺信中,胡苏平肯定了《山西日报》65年来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满足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要贡献,肯定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走出了一条以报为基、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是邓爷爷给我们留下的话,此言不虚,从十亿观众的收视率来讲,超女是只"好猫",而对于电子政务呢?他有没有抓住群众的心呢?政府CIO究竟了解多少群众的想法呢?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政府CIO应该向超女学习!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不少报纸办得很活,既正确又好看,党满意,群众满意。也有一些报纸办得不那么受群众欢迎。这些报纸在政治上一般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导向和基调基本上也是好的,但为什么不如前者那样“叫好又叫座”呢?看来问题出在新闻规律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13.
邀请各界群众代表人物,在深入基层的编辑的协助下,撰写富有理论思考性的群众系列评论,是《山西日报》近两年来在深化新闻评论改革方面,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鲜经  相似文献   

14.
县级的广播宣传,怎样面向群众,宣传群众,并为群众所接受呢?我们以普通劳动者为对象,进行了一番尝试。一是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改革,多从群众角度报道,用群众创造的业绩来教育群众。热情讴歌人民群  相似文献   

15.
我来谈谈我们的群众工作问题。我们报纸的群众工作,过去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往往在开劳模会或其他什么会的时候发展一批通讯员,然后由编辑部写信、寄通讯刊物去联系,很多人没有来稿来信,甚至有的调动工作很长时期了,我们照常寄刊物给他。这样,群众工作是没法搞好的。为了接受教训,我们检查了一下,大家认为从前那种做法是没有认真贯徹执行全党办报的方针,没有很好贯徹群众路线。怎样贯徹执行全党办报方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要依靠各级党  相似文献   

16.
记者,就是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多被人称为"无冕之王"。也就是说,记者虽然没有被加封官衔,但是对社会作用很大、影响很大。既然是"无冕之王",既然是高尚的职业,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这个称呼,对得起这个职业呢?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同时,记者是不是更应该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思想来武装头脑,努力践行"三个一切"的服务理念呢?  相似文献   

17.
省委书记抓导向省级党报有权威山西日报总编辑李东喜党委要管好党报,特别是省委书记要管好省委机关报,这是办好党报、充分发挥党委机关报作用的重要环节。1993年胡富国同志担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以来,十分重视抓好舆论导向工作,使山西日报在本省进一步增强了党报的...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山西日报一版编排风格独特,标题醒目有力,文章短小精粹,图文并茂活泼,容量多而不乱,保持了一种朝气蓬勃的气势,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省委书记王茂林多次对一版提出表扬。他明确指出,这种风格受到了省委常委、副省长、地市委书记、专员们和广大群众的赞赏。解放军报的一位领导同志称赞山西日报的一版是艺术品。河北日报的领导要求他们的编辑照山西日报的样子来。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19.
县报,是最基层的党报。它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搞得不好,就会“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领导批评报纸,在宣传上没有很好地体现他们的意图,围绕中心工作不紧;群众也批评报纸,认为官腔官调太重,没有解决他们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究竟如何发挥县报的优势,把县报办得领导、群众都满意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20.
纵观近几年党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报道,总觉得单调,有一种例行公事之感,那么,如何搞好排忧解难报道的创新呢?思想创新,让报道的主动性强些再强些 思想支配行动。要搞好排忧解难、送温暖报道,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此来提高新闻传播的品位,使我们的党报真正做到事为民所办,难为民所解,情为民所系,实现党报与读者的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