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文将成为检测一个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而且作文也是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迁移。所以一个学生如果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他的文学素质必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提高。但一提起写作文,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头疼,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步做起。一、教学生会观察和感悟生活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1、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中去,多带领他们深入生活,如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社会上去发现…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都特别喜爱生动活泼的东西,形象、有趣味的东西.一个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特点;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上课象个老学究,语言干巴巴,态度又生硬,学生一定不喜欢他,从而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这里应该强调的是,生动活泼是以讲清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的.如果单纯追求生动而脱离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去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只不过博得学生一阵哄笑而已,并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他们鼓喜欢哪些课文?他们喜欢读哪些课外读物?教师讲的东西,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对他们有帮助的?这些问题,我们语文教师都应当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同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只有这样,你才能摸到他们的脉搏,找到培养他们兴趣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自然课的任务除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课的培养、训练 ,使得他们头脑更聪明一点 ,灵活一点 ,科学一点 ,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那么 ,我们如何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呢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学生头顶之上 ,结果与学生的沟通越来越少 ,课上“曲高和寡”就不足以为怪了 ,学生听课打瞌睡在所难免。我认为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课堂上提出的质疑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与学生共同探究出结论 ,有时候学生的质疑使我找到了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山区教师确有难以想象的困难.城里人出门骑车买菜,而他们则要步行几十里山路买菜;城里人休息可以去享尽娱乐,而山区的教师则只能独守那一间漆黑的小综合宿舍,胆子小一点的还被吓出了病;城里的教师,在大雨天可安心讲课,而山区教师大雨天则要发动学生拿碗抬盆接雨,还得冒房屋倒塌之危险;城里的学生,家长求之不得使其多学,好学,而山区学生则要老师去求来上学,稍有不好则去而不复,反成教师之责任;城里上课有现代化的教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生谈话要注意谈话的技巧,要讲究谈话的艺术性,使之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驱除苦闷的良药。教师与学生谈话宜讨论式进行,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可变换角色,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学生谈话应多一点幽默感。对学生在交谈中说出的内心秘密,老师绝对要保密。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历史地落在每一个教师身上,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应该像父母爱自己的子女那样热爱自己的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爱的感情无保留地、全身心地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茁壮成长。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爱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7.
参加工作25年多,担任班主任10多年,对于班主任工作方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谈谈本人的肤浅的认识。一、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你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投入。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要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想写什么?需要什么?用真情打动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班级管理要以厚爱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学差生”历来是我们学校教育的软肋,是家长心中永远的痛。学差生的存在,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头疼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能放弃每一个学生,不可能使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负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转化他们,感化他们。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寻找答案,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积极创新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发展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推行素质教育。当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素质教育的号角已响遍校园内外,神州大地。素质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都能理解,但怎样开展素质教育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广大教师都在努力的探索。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教给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的关系,更强调了指点方法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事先确定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获取知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谋,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发生了观念、角色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引导他们成为爱学习和学习活动的主人。而学生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要让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道如何一步步获取知识,让他们学会找规律,知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新的问题知道从何入手,...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老师能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这门课并渴望学好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那么学生就能在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以较高的学习效率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一、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思维、引导探索、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提问的概念提问是由教师发出,以期引起学生注意和反应的一系列信号和暗示的信息,同时给予反馈的过程。(鲁子问、王笃勤,2006)也有些学者认为,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提出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教学预期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Kathleen cotton认为,在课堂环境中教师提问是指一种传达给学生学习内容的教学刺激或提示,并引导他们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强调应试技巧能力训练,过于倚重现成学案,过于重视培养"集体智慧",过于看重教学进度。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教学模式应该更灵活自由一点,应该多尊重学生个性,节奏可以再稍稍慢一点。教师应当努力地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上好阅读课。  相似文献   

15.
自永军 《阅读》2016,(Z3):91-92
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做一个"示弱"的老师,我们才会感受到学生的"强大"。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很多时候比我能干,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潜力被挖掘时,语文教学可以非常精彩。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向内看的思维品质。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从这一角度讲是学生促进了我的成长,是学生让我改变了自己。学生在给我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6.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创造机会。为此,前提条件应该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地学,主动地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自我”,创新一个“自我”。一、发扬民主,轻松学习。课堂不是战场,学生不是军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要让他们明白“我是主人”、“我要学习”,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努力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互相尊重,平等合作,共同探讨,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实质是“师道尊严”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永远“正确”位置,学生绝对服从教师,这样的环境怎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怎能令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只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只会令他们成为“全盘接受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把这种教师的“核心”作用去掉,将学生和教师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信任,互相理解。教师应将自己放在学生位置,设身处地为着学生着想,这样,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就不会动辄训斥学生,...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视觉、触觉、听觉等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观察、实践、想象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感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进步的不竭的动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偏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富于匠心的激趣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可以焕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提供机会,在展现自我中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使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传统的体育课,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上失去了活力。要打破这一传统的模式,首先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创造者 1.教师真情地对待学生是平等师生关系的“粘合剂”。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接受知识很大程度决定于兴趣,兴趣来源于个人的爱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教师的热爱,这种爱是教师努力得来的。当学生体验到教师所做的一切是真正是为了他们,在孩子们的眼中教师是“蜡烛”的时候,学生就有为老师学习的动力和表现。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例如,在一次复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合格的政治教师?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要多“情”。首先教学态度要传“情”;其次教学语言要有“情”;再次授业解惑要重“情”;最后教育方法要用“情”,教师要用父亲式的“严爱”去约束和引导学生,要用母亲式的“慈爱”去温暖或感染学生。 三、引着学生去“追新”——追求创新。一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二是营造创新契机;三是重视创新激励;四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