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小说《三重门》及其作者韩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一个有7门功课不及格并留过一次级的高中在校生发表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巨大反响和歧见。被称之为“韩寒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中国教育的成就,而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它说明中国教育已经到了不进行彻底改革不是中国教育的成熟,而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它说明中国教育已经到了不进行彻底改革不行的时刻了,韩寒的未来存在许多为数,人们赞许他锐利的眼光和无畏的精神,更希望他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严格要求自己,健康成长,真正成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坛历来是不甘寂寞的,先是有个王朔,接着又来了个韩寒。如此下去,说不定和平年代也会出现“百家争鸣”。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并声名鹊起,人气如日中天。才华与天赋无不令人折服,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对当今教育的批评。如今的韩寒已作为一个话题,成为一种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也正因如此,小说《三重门》倍受人们瞩目。说实话,笔者对韩寒除了一些观点不能苟同外,剩下的全是对他的敬佩和非常敬佩。不光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天赋———这种才华和天赋在中国还是很多的,主要是他的胆量和勇气,…  相似文献   

3.
“韩寒现象”中的韩寒代表了现今一部分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的另类式的发展模式。“韩寒现象”是一种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现象和敢于反叛与创新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韩寒其人其事所引发的有关教育问题,对其作了冷静、理性的反思和诊断.一方面,韩寒对一统化学校管理的反叛、机械化教学方法的拒绝、单一化教育评价的质疑,给教育界带来了“不安定”的挑战和争议;另一方面,透过“韩寒现象”,我们也可以反思大陆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在此基础上对韩寒与中国教育作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关键词一:"韩寒现象" 解读"韩寒现象",就必须首先要了解"韩寒现象"的主人公韩寒,知道关于他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千奇百怪 ,无所不能的大千世界里 ,奇迹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了 ,加上又偏逢上一个在占卜学上神秘的“千禧年” ,出个把“韩寒”也就不足为奇了。社会上对“韩寒现象”褒贬各一。有的认为他是少年天才 ,是中国优秀下一代的英雄人物 ;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一个小狂童 ,是个哗众取宠的小丑罢了。我觉得都不为过也都不贴切。平心静气地说 ,韩寒可看做一个扭曲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贾孟影 《八小时以外》2010,(11):122-122
韩寒的出现,仿佛在中国的文艺界刮起了一场龙卷风。从他踏进文坛的那一刻起,关于他的争议就不曾平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才华横溢的韩寒、叛逆不羁的韩寒、言辞犀利的韩寒、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韩寒。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松江二中的韩寒在校读书期间,出现了许多门功课不及格的现象。其中还包括语文,但却在17岁时出版了20多万字的著作《三重门》,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长篇小说作者。在看待中学毕业后是否进大学深造的态度上,韩寒却认为为什么非进大学不可呢?对大学教育持否定的态度。韩寒作为一种现象的确有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中 ,在全国各大学 ,你提起韩寒 ,几乎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至少也知道他出了一本名为《三重门》的书。那么 ,韩寒何许人?《三重门》又是一本关乎什么内容的书呢?韩寒 ,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学生。17岁时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从此扬名 ,在一年后又以一部长篇《三重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 ,传来消息 ,韩寒因七门功课不及格而被迫留级。现在韩寒已休学在家自学。为此韩寒成了一种“现象” ,一个话题 ,对于他的成绩、他的才华、他的作品、他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激越的抨击 ,以及他的留…  相似文献   

10.
率性的韩寒     
韩寒真的像他期望的“越玩越大”了!由弃学从文的“韩寒现象”,十载演化到如今成了“韩寒话题”:《南都周刊》将他定义为“公民韩寒”;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将他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坏小子”;香港《明报》称他是“当代的鲁迅”;《南方周末》读者将他评为2009年度人物;而他“本土”的《新民周刊》12月给他做的封面人物访谈,  相似文献   

11.
愈(768-824)是古代除孔子之外,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之一。既要充分肯定其人才观和教师职责论的积极影响,更要认真清理其教育思想的根本缺陷——道统现的消极影响,这就是“教以载道”使教育本质和功能发生异化的历史教训,和“师道尊严”使教师职责、师生关系有悖“以人为本”。这些探讨为思考当代中国教育的某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12.
韩贞是一个了不起的平民教育家。他一生从事平民教育,为教民化民作出了重要贡献。韩贞的教育方式非常独特,他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以日用指点为教;他把聚讲与游讲结合起来,以扁舟林聚为教;他把讲学与文学结合起来,以诗歌传唱为教。由于韩贞的教育方式很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要求,所以他的讲学普受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艺术繁荣兴盛的时代,四川昭化出土的汉砖是汉代极为发达、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在中国汉砖艺术的发展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昭化汉砖艺术高度发展的原因是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汉代职业教育较前代有很大进步,内容日益多样化,有农业职业教育、畜牧业职业教育、医学职业教育等等,教学方法也日益理念化。汉代职业教育为后世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胎教在汉代受到极大的重视,对“本始”状态的关注、对感应观念的强调和对婴儿疾病的警惕是汉代重视胎教的原因;在实施胎教过程中对孕妇本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规定,对她的饮食提出许多禁忌是汉代实行胎教的具体措施;礼在汉代社会的普及,信仰对胎教的影响,以及汉代思想家对西周初年历史的理想化是汉代胎教政策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气息。汉代胎教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愈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实行“先王之教” ,崇孔孟而辟佛老 ;主张道统教育 ,宣扬“性三品”说 ;提倡尊师重道 ,主张“学必有师” ;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法治”思想理论基于苟子“性恶论”思想,并批判地吸收墨家的“尚同”思想,同时对黄老“法”、“术”、“势”思想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合,吸收其法治、术治、势治思想,最终确立了韩非子的哲学思想,对秦朝乃至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集权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韩愈"抗颜为师"并作《师说》缘于教育危机的背景。教育危机的产生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原因。而危机具体表现为"古道"不存、误解师之年岁和道的关系、混淆了"小学"和"大道"区别。韩愈为化解危机作了多方面努力:探寻"道"之本义;探索教育手段;钻研儒家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改变秦朝禁私学的基础上,汉政府对私学采取了鼓励和宽容的政策。由此私学得到恢复和发展,其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汉代私学作为官学教育的重要补充,不但填补了官学教育的空白,完善了教育体系,而且对调节现代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通过授经、译经等活动不断弘扬教义,宣传教理,在初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早期佛教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形式,为以后佛教教育进一步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