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言论和副刊是报纸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校报也不例外。位居末版的文艺副刊却有看新闻版所没有的功能,起着新闻版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校报文艺副刊同社会报纸的文艺副刊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正确认识和把握校报文艺副刊的特点,有助于校报文艺副刊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下面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它的特点。 一、以文艺形式反映多采的校园生活 以文艺形式反映校园生活是校报文艺副刊区别于社会报纸副刊的一个显著特点。社会报纸的副刊反映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讨校报如何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正确引导、鼓励一种健康而活泼的校园文化,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高校校报通常是在校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反映校园生活的新闻传播媒介。其工作主要为(1)宣传、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2)报道学校决策和重大新闻;(3)反映学校生活与问题;(4)丰富学校文化生活。除第(1)项中一般报纸具有  相似文献   

3.
同一区域的新闻交叉重复不可避免,因而为了突显本报与其他报纸的差异性而赢得更多的读者,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深度报道上。深度报道既要有深度: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含义;又要有广度:详尽报道有关新闻事实的一切情况。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是一种用客观的形式提供新闻事实和阐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趋势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从实践的层面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的问题,使报刊在应对众多媒体的竞争中找到了比较优势。深度报道是充分挖掘利用新闻资源的最佳途径,它提升了新闻的价值和功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并展现给观众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搞好深度报道,可以增加地方台的份量、展示地方台的水平、提高地方台的竞争力、促进地方工作的开展.本文着重指出目前地方台在从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地方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搞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校报的新闻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高校校报在校园的传播优势受到一定的冲击。校报如何发展?笔者通过对高校校报进行新闻策划的必要性、应坚持的原则、有效途径三方面的阐述.指出只有通过加强新闻宣传策划的力度,更多地开展深度报道、立体报道,更好地配置和运用有限的新闻资源,强化校报在校园媒体中所特有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向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精品,才能在与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络等媒介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的迅速崛起,使高校校报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新形势下办好高校校报,必须创新报道方式,加强深度报道,贴近读者生活,实现报网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并展现给观众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搞好深度报道,可以增加地方台的份量,展示地方台的水平,提高地方台的竞争力,促进地方工作的开展,本着重指出目前地方台在从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地方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搞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9.
(一) 如何改进会议报道?怎样使会议报道不断地创新?这一直是新闻传媒需要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对于我们高校校报来说,这个问题也相当突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构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校宣传舆论中心的校报,不仅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校领导决策的任务,同时,为使广大师生从校报中更多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关注他们身边所发生的“热点”,反映他们的切身利益,校报又起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然而,纵观目前各高校的校报,均以会议报道为主的新闻充斥版面,令读者喜闻乐见的新、活、短的新闻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0.
校报一般均有副刊。其内容一般是以刊登师生创作的文艺作品和反映广大师生日常生活的文章为主,是文艺生活相杂糅的一个版面,以其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等许多特点吸引众多读者。我想结合《上海石油化专报》副刊编辑实践对校报副刊的编辑工作作些探讨。 一、副刊要有新闻性。 所谓校报副刊新闻性,就是报纸副刊要结合校园广大师生的思想状况,结合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结合政治形势,组织和编辑各种副刊上所需要的文章。校报副  相似文献   

11.
(一) 很多读者更乐意读现场新闻,因为此类新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现场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亲耳听,亲眼见,采访第一手材料写成的纪实性报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而现场新闻又离不开新闻背景,它是指报道的新闻事实的历史,环境条件以及其它有关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新闻背景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事实的原因、性质和意义;提高新闻的含金量,增强新闻的说服力;突出事物的特点,充实新闻的血肉;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 由于现场新闻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采访报道的,所以现场感是现场新闻独到的特色。有些新闻工作者以为背景材料大都是远离现场的陈旧事,不宜用到现场新闻里。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背景材料视为现场新闻的忌讳。 然而任何新闻事实,尽管有一些是突发性的,但都不是偶然的现象,其中也包含着必然性。现场新闻虽然力图以现场表现的手法记录历史的瞬间、新闻的火花,但是也有把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发展过程最简洁地告诉读者的必要,这样,现场新闻才更容易使读者在强烈的现场感中深入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报业迅猛发展和校园媒体快速成长的今天,高校校报要继续保持其校园主导媒体的地位,一要提高新闻信息含量,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强化校报的主导媒体地位;二要完美版面,办好副刊,以个性化的报纸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一词在我国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各类媒体用深度报道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报纸更是凭借着深刻而独特的深度报道,来吸引受众的目光,引导受众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而美国新闻学者,则把深度报道称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新闻"之后"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对于今天的报纸来说,深度报道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深度报道兴起于报纸媒体,相对于其他媒体,报纸更具有传统继承上的优势.在实际生活中,一份报纸要想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更加需要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4.
法制消息,指关于法制的新闻事实的迅速及时而简明扼要的报道.它迅速反映最新的法律性的社会生活事实,具有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的特点和作用,是近年来颇受新闻界重视、颇受读者欢迎的一个新闻种类.法制消息的写作,应当根据其法律性内容的特点,做到“四个控制”.一、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5.
阅读新闻要与阅读其它文章有所区别。不能象读散文那样细细品味它的意境,挖掘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不能象读名家名篇那样“咬文嚼字”,体会其中奥妙。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它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新闻的重点在于“新”,反映及时,报道迅速。那么,要求读者也应及时、迅速的了解所发生的事实。我国每天出版成百上千张报刊,为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是学校重要的思想阵地和舆论工具,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校报受到了新传媒的冲击。结合校报特点,应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以应对这种冲击:丰富新闻内容,多角度、全方位育人;加强深度报道,打造精品育人;推进副刊建设,加强文化育人;加强队伍建设,积极主动育人。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报道.但是,新闻报道是人的活动,就必然有其倾向性,“纯客观”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和倾向性是新闻价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闻事实有着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两个方面,新闻报道必须利用不同的新闻手段,通过事物的现象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宏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和发展,它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部分。 校报作为高校内部的一种新闻媒介,报道本校各方面工作的动态,沟通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联系,无疑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校报除具有传播新闻功能和教育功能外,还有参与学校建设的功能,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校报虽小,却拥有众多的读者,校报的文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情趣。因此,校报办得好坏,对学校的稳定和建设有很大影响,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淡如何做好新闻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和特征,提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通过细致调查分析才能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校报既然作为一份报纸,就必须按新闻规律去办,按新闻规律办校报,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辑、写作的新闻化。 所谓编辑、写作的新闻比,正是校报区别于简报、工作研究之类的样式,使校报成为一份报纸,这里新闻化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校报整个版面安排必须包括一般报纸必须的二个部分:即新闻、言论和副刊三要素。在图片配置、标题制作、版面编排等方面都应按照新闻的要求去做。第二层意思是指在具体写法上必须按一定的新闻体裁写报道,充分运用事实讲话,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