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的一生给了我们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财富。读书学习是他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他酷爱学习又擅长学习。他的学习总是与社会实际紧密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发展和创新理论。当今,在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和借鉴毛泽东的理论创新能够给予我们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毛泽东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毛泽东反贫困理论阐述了贫困产生的根源以及怎么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毛泽东反贫困理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当代启示来探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及其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深入思考和理论探索,毛泽东形成并发展了关于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二是意识形态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灵魂”并发挥“统帅”作用,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各级党委都要重视抓宣传思想和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四是要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至今仍闪耀着独特的思想光芒,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其当代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二要常态化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三要加强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斗争;四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教育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对中外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重视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它对我们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创新在超前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刘德萍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0):12-13,17
毛泽东在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体现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人民利益作为其思想不断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将创新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学习和理解毛泽东理论创新中的人民性,对于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燕辉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16(1):6-8
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是指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理论成果。毛泽东理论创新的实现得益于他突出的创新意识。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紧围绕着实践进行思考;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8.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6)
毛泽东同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对我国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本文发表60周年之际重温伟人之作,笔者以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想内涵及现实启示为写作对象,首先介绍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介绍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并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些新特征提出自己看法,最后提出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思路,以便我国可以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教育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思想。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也注重人的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内容的创新。他对教育创新的理论探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理论体系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作为中共党内最具独立思考品质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对创新问题具有多方面的认识,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探究毛泽东创新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会给后人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秀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5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重要发展,它充实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取得重要理论意义的原因在于坚持了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既反“左”,又反右,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无与伦比的重大历史性贡献。他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志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101-104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曾多次反对过“毛泽东主义”这一提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对王稼祥、萧三等人试图用“毛泽东主义”来替代“毛泽东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对吴玉章建议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加以宣传;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反对部分同志提议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反对林彪、康生等人力图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加以吹捧。 相似文献
14.
屈晓军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0,10(5):12-15
徐特立的品行和修养、学习方法、革命热情和决心等,对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影响很大,为其日后参加革命工作并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尚艳琼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9):3-5
毛泽东一生特别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毛泽东认为农民是农业的根本,也就是中国的根本.在毛泽东的思想中,有一种深深的农民情结.这一深深的情结,影响了他的一生,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文章从农村生活经历和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等方面揭示毛泽东农民情结产生的原因,以及毛泽东农民情结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17.
毛泽东地缘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从旧外交向新外交转型时期的指导思想,并以其科学内涵开创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毛泽东针对建国后复杂多变的地缘局势,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地缘的角度对中国外交作出战略性思考,制定了一边倒地缘外交战略、中间地带地缘外交战略和一条线地缘外交战略,在特定条件下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湘南起义伟大功绩已经载入史册。提起湘南起义.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朱德、陈毅领导的红军和湘南特委。然而,人们往往忽略毛泽东与湘南起义的关系。毛泽东自始至终都为湘南起义做出着贡献,他对湘南起义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9.
李秀芸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0):91-92
调解是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我国素有调解的传统。毛泽东高度重视调解,在改造传统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现代调解制度。今天调解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娟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3):18-21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在中国的具体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理论内涵,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