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郑樵文献学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南宋名的学,郑樵在他的读书、求书、写书的生涯中,总结概括出了丰富的整理古代献的理论和方法:求书八法五原则,校勘、训释、录古代献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中国历史献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范文澜(189-1969)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著有《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上册)、《正史考略》等,对我国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范文澜做学问是从专攻刘织的《文心雕龙》开始八手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研究文学思想的理论著作,通过阅读这部书,不仅可以系统地掌握古汉语,而且对于古代历史、古代文艺理论、魏晋前中国文学史以至天文地理等知识都有所收获。范文澜通过阅读这部“入手书”打开了学术研究的缺口,然后向纵深发展扩大,取得了很大成果。后来,他不仅成为研究《文心雕龙》的专家,而且成为中国史的权威。范…  相似文献   

3.
继《中国古典诗歌世艺术初探》等著作之后,王英志同志又推出《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我读英志同志这部著作后,感到这部书内容扎实;创见不少;语言流畅;体现了英志同志学术研究的新水准,在同类著作中也可以称得上是很有特色的一部。英志同志的这部书收集了他近几年撰写的二十余篇论文。近几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诗论的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伴随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从古代教学模式到近代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展示了人们在教学模式领域的研究与探讨所取得的突破和进展。从古代教育模式上说,在中国应首推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论语》一书,记载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他首创的私学,弟子三千,贤七一。他的“学思结合”,“不  相似文献   

5.
读《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札记郑炳林,冯培红池田温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一书①,是关于敦煌文书题记辑录最全、年代考订较准的专著,方便了学术界的研究。这部书以年代为纲,把文书题记按年代顺序排列辑录编辑,没有纪年的题记,考订出相对年代,附之于...  相似文献   

6.
于俊青 《现代语文》2006,(11):41-43
阿英是近代国难学研究的开拓,郭延礼先生在《阿英与中国近代学研究》中说:“阿英是在近代学研究的拓荒期用力最勤、成果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名的中国近代学研究专家。”阿英对近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近代国难学研究。1936年,他在《〈近百年中国国防学史〉自序》中说,我们的学史家“一向只会评章的优劣,争辩谁是正统谁是非正统,早都有‘国家事,管他娘’的成见在胸”,并不重视研究近代以来丰富多彩的国难学。鉴于此,阿英亲自撰写了《近百年中国国防学史》,论述从鸦片战争到1935年日本增兵华北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国难学,遗憾的是这部书稿已佚。但他编辑的《近百年来国难学大系》、《近代国难史丛钞》等作留下来了,这是我们宝贵的学遗产。阿英先生有着高远眼光,其国难学研究填补了近代学史的空白,提供了重新审视学史的崭新视角。然而,阿英之后却鲜有人问津这一领域,我们今天循着先贤的足迹前进,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凝结着沈从文先生下半生心血的一部巨著,这部巨著资料丰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时间上历经万年,涉及的研究对象也远远超出了服饰范围,堪称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化史,在书中,沈先生利用出土文物等资料解决了一些古代名物训诂方面的难题,如:衽,小山,便面,步障,捉鹰等。  相似文献   

8.
“他者”作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概念,讲求作家创作与其阅读接受的外国文学间,并不总能用事实来阐明。《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一书,分析中国古代中对外域文化现象载录时,体现的华夏中心主义等“他者”视界,还从以古今不同文化观念差异中,看中国古人对宇宙自然等现象的理解、古代社会两性关系的文学表现。以及“他者”眼光中,某些现象与问题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如佛经母题在中国的接受变异。该书还试图结合一些主题史、母题史和意象主题史来展示主题学理论的具体运用,并总结古今文学研究实践中的主题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衡眉教授所著《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一书已于1992年6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约23万字,共收入了作者十多年来有关古代婚姻史方面的主要论文25篇。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既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不受传统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束缚,他充分利用各种新的研究手段和相关资料,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做了大量的史料考订工作,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相似文献   

10.
宛敏灏教授新著《词学概论》,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共十二章,约十六万四千字,是目前国内研讨词学问题较为详博的一部专著。宛敏灏教授从事词学研究、教学和创作凡六十年,创获甚多。这部专著,就是他研究词学的结晶,在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出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了解这部小说的形成与演变,了解其作者问题与版本源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的小说发展史乃至我国古代的俗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十年来,学界对于该书的研究也给与了特别的关注。这里就近70年来学术界对《三国演义》的作者与版本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些梳理。一《三国演义》一书,明清两代刻本极多,然那时真正探究其成书与版本的人却没有。上个世纪30年代初,鲁迅先生作《中国小说史略》,谈到《三国演义》的版本…  相似文献   

12.
冷鹏飞教授花了近8年的时间,完成了32.5万字的鸿篇巨——《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一书。该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鹏飞教授用他的辛勤劳动为史学界献上了一份厚礼。冷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已有多年,特别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化史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论颇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一字千金”:吕不韦让他的门下食客人人书,后来编辑在一起共有二十多万字,编成《吕氏春秋》。他把这部书放在最热闹的城市成阳市的城门上,同时又悬挂了千金,宣布谁能将这部书增加一个  相似文献   

14.
刘炎生是治中国现代学的知名学,他写的《中国现代学论争史》是中国现当代学研究颇有影响的专。他又是知名的人物评传作,其为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梁启超等中国近现代名人写的传记也已有口皆碑。其中《林语堂评传》还获得了1995年广东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人社科优秀成果奖的三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他不仅具有学的渊博学识、穿透历史的目光,而且满怀感人的才情。经他笔下还原出来的坛风云人物,无不有一种令人感到摩挲肌肤、深入血脉的熨贴,可谓既得入木三分的理解,又有惺惺相惜的同情。今年,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潇洒才子梁实秋》(以下简称《梁实秋》)一书,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学写传记的风采,凸现了鲜明的学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他敢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被尘封已久的现当代学批评大家、散大家梁实秋,着实慧眼独具、勇气可嘉,陈寅恪说的“理解之同情”,在此书中获得了最好的体现。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优秀人物传记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对《中国女神》这部书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这部书具有材料空前丰富,剖析和研究深刻及颇具学术胆识等特点,同时也指出了它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一部素负盛名的科学技术著作。这部初版于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的专著,以十八卷的篇幅,较为详尽地记录了我国明朝中期到末年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状况,在中国古代图书编撰史上第一次述及了社会生产的各个主要部门,是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这部书编次排列有序,文学简法,记述扼要,引了大量的数  相似文献   

17.
《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当代一位大诗人欣赏古代诗文的随笔文学集。他有长期的生活经验和60多年的创作实践,因而在剖析古代文学家、诗人的艺术选择与艺术独创性时显得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臧克家先生认为:“写作的条件与规律,是异代相同或相通的,作家的心灵也是旷百世而相感”。①读了这部著作确使我们感到他老人家和古代诗人、作家达到了相通相知的地步。中国古代诗文浩如烟海异常繁富,其中许多高明的手法,古代批评家未曾给以全面的总结和论述;中国古代文论中也有许多精彩的见解尚待进一步的阐述。臧克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学研究以21世纪中国古代学学科建设为中心,包括学科研究视野的展拓、学理论的创新、古代学研究学本位的回归及古代学的教学等问题,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主要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如儒学研究,则围绕如何弘扬、创新儒家化,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主题,进行理论梳理、思考和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荣新江 《家教指南》2007,(6):107-108
在敦煌学的世界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大概是没有人不知道池田温先生的了. 他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1979 年)是对此前发表的有关户籍、籍帐及相关社会经济文书的集大成著作,而且是经过非常仔细校录的文本,排版格式也最接近原文书的格式;书前的"概观",实际是一部对中国古代籍帐的系统研究专著(汉译本即单行),是里程碑式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李靖问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部书在北宋元丰年间被朝廷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立于官学,成为武举试士、选拔将帅、教育训练军事人才的官方教科书。然此书问世之后,这部旧题为唐李靖撰之《问对》却引起了一些文人的关注,其有关早期流传之问题陷入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至今仍莫衰一是。这一问题的考辨,对于我们研究《问对》军事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