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卫生习惯养成的几个要素,探索适应幼儿特点的教育方式,提出对策,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对小班幼儿成长的影响小班是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好则受益终生。笔者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影响巨大。1.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小班幼儿体质较弱。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使幼儿隔离病菌,保证健康,更利于培养幼儿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朱广红 《科幻画报》2023,(3):120-121
幼儿园时期,正是孩子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强化思想品德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幼儿阶段孩子可塑性较强,但自控能力却偏差。这一时期,正是塑造其优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避免其沾染不良行为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良好契机。只有令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才能促使其终身受益。本文围绕幼儿行为习惯养成问题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了助力幼儿养成优良习惯的策略,希望能为一线教育人员带来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幼儿阶段是培养、发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应善于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各个层面入手,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培养策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其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其德商和情商都很高.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重在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不同的生活中体验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注重细节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了解细节教育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上所起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帮助幼儿,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可以把各种方式方法贯穿到日常活动中。做到"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刘志敏 《考试周刊》2013,(88):186-186
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教育养成的习惯极其重要,其将对人的一生成就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此时幼儿未受到良好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则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失败.留下一生的遗憾。本文主要以幼儿教育为出发点.探讨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因此,在幼儿时期,教师应该着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教育,在小班就要开始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作者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习惯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入手,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句话指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学习品质是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的重要时期,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若在这个阶段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在这方面许多家长与教师的意见是一致的。究竟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3.
李洁 《考试周刊》2015,(13):194
<正>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一生,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而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园生涯养成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工作中有侧重地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入手,锻炼幼儿,使其有规可循,养成习惯。现就如何培养我班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红鸣 《考试周刊》2009,(8):225-226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1]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面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我们不能大声呵斥。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是应该讲究艺术,既要能帮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能从中发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使孩子在快乐中接受和养成.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潘晓江 《考试周刊》2012,(86):185-186
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无数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但是良好的文明礼仪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在长期的生活及活动中强化训练与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包括幼儿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充分运用礼仪教育渗透法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来说是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时期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发生改变,会对他们以后的发扎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幼儿园里注重礼仪教育,既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的健全的人格,也有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为幼儿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阶段是人之初始,一切都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实践表明,3到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应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给予儿童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邹一萍 《教师》2012,(25):113-113
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将决定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幼儿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和深远。只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注重环境熏陶环境是构成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家怀特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的确,创设基本的环境是为行为习惯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可见,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幼儿能轻松愉快、自由主动地去发现、思考、探索,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在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