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关注并努力坚持读写结合,每课一练,让小练笔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我们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小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模仿教材语言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文本资源,开辟学生课堂练笔的天地呢?  相似文献   

5.
唐香萍 《现代语文》2007,(10):123-123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说出了语文教材的实质。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熟练技能。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向课外辐射,应提倡多读;作文要以生活为源泉,让生活作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解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王尚文先生也坚持: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  相似文献   

9.
随文练笔,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它一直被认为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师所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习作的最好典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到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情感熏陶、题材选取、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都经过了编者的深思熟虑。教师如能依据课文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就能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在模仿文本中练笔模仿,在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更多地直面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教者在课堂上应将学习语言、习得语言、内化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实处。小练笔就是一条很好地能让学生习得语言,习得方法的道路。一、练笔,紧扣文章的精彩点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对于文中出现的经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只是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还要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文本资源,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为学生自主写作开辟广阔天地,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而且要使学生学会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前者是“读懂”,理解课文;后者是“会读”,掌握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文法”,确定“学法”,设计“教法”并且以好的“教法”去影响学生的“学法”,更好地掌握“文法”,从而“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纵观人教版教材,主要采用"主题单元,读写捆绑"的编排体例,习作基本与主题统一,目的是让学生能从读学写。可惜,许多教师忽略了阅读教学中丰富的习作资源,把阅读  相似文献   

16.
"以教材为例",这是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论断.怎样理解"以教材为例",为什么要以教材为例,怎样以教材为例,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相似文献   

17.
读写能力同步提高,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要选准阅读和写作的最佳结合点.叶老有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实验教师选准结合点,双方互动,读写共进,同步提高,是实验效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呼碧霞 《辽宁教育》2012,(19):60-6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去挖掘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精心设计相应的小练笔,有效促进读写迁移。  相似文献   

19.
正一直以来,"作文"总是成为师生们咬牙切齿的鸡肋、恨之入骨的伤疤,教师愁不会教,学生恨不会写,可是偏偏在中考、高考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怎么教"一直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作文教学没有现成的教材,那是否可以就地取材  相似文献   

20.
<正>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课文中鲜活的字词、精妙的语句、感人的段落就是一块块起跳石。教师在语文课堂应以此引导学生领略文字的无穷魅力,感悟作者的独特情感。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嘴会说,手怕写"的尴尬现象不时出现。如何破解这样的尴尬?一、营造氛围,绘练笔之底色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细细咀嚼叶先生的至理名言,觉得这短短的话语中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