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批改作业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取得反馈信息的手段,也是促使学生自我纠正提高的手段。为提高批改质量,教师应实行“三化”。一、符号化改数学作业不宜只打对或错的符号,更不宜代替学生写上正确的式子或结果。教师可与学生约定一些符号,如正确用“√”号,错误用“×”号,理解题意错误用“(?) ?”号,计算错误用“(?)!”号,创造性解法用“☆”号,此处有遗漏用“……”号等等。让学生从这些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认为批改作业,无非是对的打“√”错的打“×”,然后根据错对的情况评分就完事。近年来随着教改的深入,我在作业批改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一、对优生作业的批改。错题一般不打“×”而用旁批指出“请你仔细检查一下。”“请你想想是否有错。”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和原因。改好后仍然打“√”,但要适当扣点分。这样批改,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但又是信任的。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都是采用对的打“√”,错的打“×”,这好像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矩,我开始从教也是如此.从自己当学生和教学生两方面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了,后来我就改用了对的打“√”,错的在错处点上一个小“·”,以提醒学生此处有问题启发学生再重新思考,并及时订正错题,这样,我的教育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普安小学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活动,试卷上有10道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且全部都是是非判断题,要求对的打“√”,错的打“×”。  相似文献   

5.
初学几何,同学们在作业中常出现各种错误,下面就典型错误剖析如下: 一、概念不清例1 判断(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延长直线AB到C. ( ) (2) 线段AB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 ) (3)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 ) 错解:(1)√;(2)√;(3)√. 剖析:(1)由于直线本身就可以向两方无限延  相似文献   

6.
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一个学生做错作业,往往是由于某一步骤或某一个知识点的错误,而造成整个题目都错了。这时,我不是简单地打“×”或给一个低分甚至0分,而是在错误之处做一个记号,然后写上一句简短的话提示学生但暂不评分。如“本题计算顺序正确,只是第二步是...  相似文献   

7.
清晨的小镇     
《顽皮娃娃》2011,(12):10-11
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面这幅图片里,哪些是保护环境的,哪些是污染环境的?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在正确的行为旁边打“√”错误的行为旁边打“×”。  相似文献   

8.
“考后反馈”,是指教师阅卷评分后,把试卷发给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答卷教育本人的活动。让学生自已查卷,查进步,查漏洞,挑错误,找原因,通过试卷分析,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写出丢分原因,提出疑难问题,交给老师。教师经过认真准备,再向学生做试卷评析,回答学生质疑,这样的课称为“考后反馈”课。教师在上“考后反馈”课时,讲典型错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响水县教研室对小学三、六年级的数学进行了质量调研检测。本人认为,本次调研检测试卷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把握得比较好,能真实反映各种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试卷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注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检测,同时又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现将六年级试卷部分内容介绍于下,供同行们参考。一、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分)1郾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扩大10倍。()2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  相似文献   

10.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判断下面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并分析原因。2.能力指向。指向模型意识素养,表现为概念认知的多元表征。采用判断和分析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两个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3.学情分析。对乡镇小学44名学生进行了后测。本题正确的选项为B,其中判断C为错误的达77.3%,但分析正确的只占36.4%。学生对假分数概念的建构,概念的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尚未达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普安学校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活动,数学竞赛试卷都只出了10道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且全部都是是非判断题,要求是:对的打“√”,错的打“X”。试卷和答卷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师每天都要批改作业。一般来说 ,凡是错的就打“ ” ,打“ ”后就让学生更正 ;如果再错 ,又再发下去再让学生更正……直到学生“更正正确”为止。我觉得这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实在不可取 :1 作业本上只出现一个 (或几把 )“ ” ,学生更正时很难发现为什么错了 ,错在什么地方 ;2 学生只好一次又一次无的放矢地更正 ,教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打个“ ” ,学生烦 ,教师也烦。 3 学生屡更不正 ,但为了老师给他更正后的题目打个“ ” ,没办法只好照抄别人的 ,其实最终错题仍得不到真正的更正。为了解决以上的弊端 ,近年来我在批改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13.
正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对于作业评价,习惯于打√打×,判个分数了事。直到拿到2011年版新课标,笔者才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并在新学期有意识地进行多种形式作业评价尝试。一个学期下来,果然收到了超乎意料的好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高,钻研探究的兴致越来越浓,数学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一、坚持打√打×,以判是非数学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试卷批阅中存在着一些弊端 ,主要表现在 :习惯于用“√”“ ”来评判正误 ,再打上分数 ;有些学生只是关心分数的高低和对错 ,而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却漠不关心。这种现象使考试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因此 ,我在批阅试卷时不仅批出对错 ,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写上批语 ,与学生进行心灵、情感、知识和学法的交流。高凯是一个“足球骁将” ,但是对学习却感到吃力。如何帮助他正确处理踢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呢 ?一次考试后 ,我看他的试卷突发奇想 :既然以前的劝说不见效 ,这次我在试卷上写上批语试一试 !于是在试卷上画了一幅简笔…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学研究编辑部:你们好现有一个争鸣问题求教于贵刊,望能借《小教》一角给予说明,并能指出数学考试怎样命题才能达到规范化。争鸣题:判断正误,对的在( )内打“√”,错的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说错的理由是:题中“同乘以一个”,是指同  相似文献   

16.
周文霞 《辽宁教育》2013,(11):44-46
在现实英语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习作、轻讲评,重批改、轻反馈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评价方法单一,用传统的“√”和“×”进行批改;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主体,学生缺少反思、评改和自我纠错的机会;评价内容单一,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单词拼写是否正确、语法是否错误、  相似文献   

17.
作业的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批改作业中见对打“√”,见错打“×”,再根据对错比例评分,这对教学工作是十分不利的。教师要认真从学生独立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在订正错误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探索教学规律,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在作业的批改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一、是非(正确打“√”,错误打“×”) 1.身体健康无病是体质好的标志。( ) 2.小学生的肺活量小,呼吸表浅,在身体练习中要养成鼻呼吸的良好习惯。( ) 3.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就是要强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 4.要提高体育课教学的直观效果,唯一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9.
前个时期,本校数学组举行的一次数学竞赛,分年级组进行。年级交叉出题、阅卷。其中六年级组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摘于原卷):选择答案,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在错误答案的下面画“×”。在同一个圆中,周长是半径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不该错”的错误,这是教师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上课听得懂,提问答得出,但一到作业或考试时就出“事故”。而对这些“事故”,学生往往不能自己检测出来,要靠别人指正。比如老师对某学生说:“你答的这份试卷上有错误。”该生将试卷从头至尾看上几遍,仍然疑惑不解:“没错啊!”直到老师用红笔在错题旁边打个“×”,他才猛拍自已的脑袋:“哎呀!怎么错了呢……”很明显,如果我们注意培养、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的能力,那些“不该错”的错误就会大大减少。我觉得,在这方面,至少应该做好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