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11,(4):64-64
为什么不笑 老师:“大家都在笑,为什么唯独你不笑?” 学生:“我不敢笑。”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您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我今年刚满10岁,再一笑不就没了。”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科学与文化》2005,(9):28-28
审美观念的区别老师:“清朝与唐朝审美观念有何不同?”学生甲:“清朝美人如林黛玉——‘美人上马马不知’。”学生乙:“唐朝美人如杨贵妃——‘美人上马马不支’。”不用让座老师:“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老太太站在你旁边,而你正坐着,你会怎么做?”学生:“我会告诉她,老太太,您年纪那么大了,就别老是坐公共汽车省钱,搭计程车比较安全。”入侵原因老师:“为什么清政府时期,八国联军会肆无忌惮地入侵中国?”学生:“因为那时候男人也梳辫子。”老师不解:“这和洋人的入侵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有关系的。洋人看到很多人都是梳辫子的,以为…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从前,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个孩子:“天有多少高?”’那孩子很快的回答:‘两屁股高。’问他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是:‘那天我在地上蹲着,母亲见了说我的屁股跷得半天高,那末两个屁股不是一个天的高吗?’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也很有兴趣,因为谁知道天究竟有多少高呢?真的,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回答的,因为这是气象学里的一个问题。所谓天,就是包围在地球四周的空气,可以叫做空气海。我们就居在这个空气海的底部,好像鱼居在深海底里一样。  相似文献   

4.
<正>农民群众最大的期盼是什么?长沙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会长熊席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根据我多年搞农村工作的经验,他们盼致富、盼科技知识、盼健康。而要解决‘三盼’问题,最关键的是要给他们送知识。但不少农民群众并不了解知识的重要性。"为什么熊席成会有这样的感慨呢?一次,一位壮年农民对他说:‘人家是种瓜赚钱,种菜赚钱。我有一身气力,为什么种什么都不赚钱呢?"所以,他在老科协担任会长8年,一直把传授科学知识作为协会服务‘三农’的出发点,把解决农民盼致富、盼科技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不再是‘现在’的继续,而是‘现在’的直接结果。(奥·佩切伊《未来问题100页》)”。换言之,未来不是未来人创造的未来,而是现代人创造的未来。那么,现代人要创造未来,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早在人类的幼年时期,面对着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6.
开心剧场     
与创新谁是“我们”外面下了一夜的雪,星期天的早上冷极了。军军和明明躲在暖融融的被窝里,谁也不想起来。军军说“:今天太冷,我们干脆把《我的野蛮室友》拿到床上来看吧!”明明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谁是你刚才说的‘我们’呢?”吹牛同学甲说“:我昨天看见一个鼻子长的人,他过江的时候,身子还没得上船,鼻子就已经到了江对岸。”同学乙接着说“:我昨天看到一个脸长的人,他去年哭出一滴眼泪来,到现在才流到嘴边。”火箭为什么飞得快甲“:你是——”乙“:科学小博士。”甲“:你最近在研究什么课题?”乙“:‘飞得快’的问题。”甲“:请教,什么…  相似文献   

7.
参加国际数学“奥赛”,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但少年数学人才辈出的中国,为什么屡现数学人才断层呢?这些优秀数学苗子中的绝大多数为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只开花、不结果的背后意味着什么?美籍数学家魏诗曙在对中外做法进行比较后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在我国,各种“奥赛”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这…  相似文献   

8.
稍有天体运行知识的人都能看出,笔者在“关于将地球推离太阳的问题”一文中所讨论的问题是:“将地球推离太阳”的结果是什么。从未论及推离过程,文中绝无“过程”二字就是证明。但姒璞先生(或女士,下同)以“也谈‘将地球推离太阳’的问题”(下称“姒文”)为题对拙文进行“批驳”中,“过程”一词重复使用达七次之多,由此可见“姒文”的“批驳”文不对题到什么程度!要说姒先生不懂拙文的原意,可能低估了姒先生的水平;那么他为什么要偷换论题、对拙文进行歪曲呢?是出于故意?“姒文”将原先争论的论题偷换成了另一个问题:地球轨道的“变轨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自由的愉悦.虽然说不清哪种愉悦是自由的。每次开始的愉悦在过程中迷失以及在迷失之中渐显愉悦的自由艺术状态是我现在的喜欢。我因此摈弃‘专业’,虽说不清艺术为什么要有‘专业’这幅显摆的架子。但每次‘非专业’的创作及避免滑入习惯的‘逾越’,以及更多地倾听内心的呼唤和生命的呼吸.使我在创作中获得植物生长般的感触和生命成长着的欢愉。”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请我看一篇原载于美国太平洋论坛,关于“为什么下世纪不一定属于亚洲世纪”的文章,文章中大量篇幅是谈论中国的未来。著者设疑,即将来临的世纪真是亚洲世纪吗?那么特别中国在此过程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他认为下一个世纪不一定会是亚洲世纪。  相似文献   

11.
    
“我发现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约翰说。他的老板安德鲁·克拉克看了看约翰,冷笑着答道:“别胡说八道了!你是在编科幻小说,不是在研究科学!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门’,科学界早就有过论证了。”“我真的发现了——它真的存在,而且我还从那扇门进出过呢!”“你喝醉了吧?”  相似文献   

12.
浏览近几年的报刊,只要是涉及婚姻生活、夫妻关系方面的内容,便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字眼:当今的婚姻为什么这般脆弱?现在的婚姻生活为什么越过越淡?何以生活困难的时候夫妻能够相亲相爱,而生活变得宽裕时反而不能和睦相处?如此等等。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或者从怎样的一种角度去理解这一问题,才更有益于该问题的解决呢?笔者以为,当今中国夫妻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已更多的不再属于夫妻能否“共患难”的问题,而是  相似文献   

13.
难分的几和俎既然俎不是肉案子,那么古代的什么器物可用为肉案呢?王国维有一见解很精辟,他说:“秦汉之俎与几全同,故直名几为俎。《史记·项羽本纪》:‘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如淳曰:‘高俎,几之上。”’汉魏人确是几俎不分,不仅魏人如淳作如是说,就连西汉末年的扬雄也说:“俎,几也。”(《方言》)曹魏时的张辑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而到18世纪以后却阻止了科学的发展呢?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东亚的文明中?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如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知识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首要的是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怎样转变呢?在创新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  相似文献   

16.
讲故事的人     
书看到一半,门开了,一个小脑袋探进来“燕子阿姨,你还在看书啊?”“嗯。”“你不是说要给我讲‘小熊不挑食’的故事吗?”“哦,你先不要吵我好不好,等我看完了就给你讲!”隔了不  相似文献   

17.
开心剧场     
禁止游泳小王和朋友划船,结果落水,朋友把他救起来。朋友问“:你好像会游泳啊!”小王说“:那里不是有个牌子写着‘禁止游泳’吗?”名词量词老师“:有不少名词,同时又是量词。哪位同学举个例子?”小明“:比如‘屁股’这个词,它是名词。可是我爸爸赌输了,欠了一‘屁股’的债,在这  相似文献   

18.
自从爸爸给妞妞买了毛绒玩具“露露”后,妞妞就与“露露”形影不离。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出去玩,妞妞都带着“露露”,甚至小伙伴来家里找她玩,她也抱着“露露”不松手。爸爸问妞妞:“可不可以放下‘露露’和小伙伴们玩一会儿?”妞妞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行!‘露露’是我最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地下水越来越咸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呀!”农村一些喝井水的人经常这么议论。地下水为什么会越来越咸呢?我也非常纳闷。有人说这和海水倒灌有关系。可是海水为什么会倒灌呢?以前为什么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的好奇心上来了,决定查个究竟。我们首先想到了无所不知的“老师”———网络。上网搜集资料后,我们明白了其中的联系: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条件下,全国已经出现了区域性地下漏斗56个,总面积达8.2万平方千米。环渤海平原由于海水倒灌影响面积已经达到186万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遇到“两头蛇”是凶兆。在古籍中有一则《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宰相孙叔敖少年时“尝杀两头蛇埋之,归泣告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我今见之’。母曰:‘蛇今安在?’曰:‘恐后人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必有阳报。子不死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