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高校如何吸引优秀人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发达、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与它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美国高等教育比较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能吸引到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为其服务。有不少人自愿放弃大公司大企业的优厚待遇而进入高校工作,一些政府退休官员也愿意到高校任职这与美国高等教育界长期以来普遍坚持的有相当诱惑力的举措是分不开的。在学校事务中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分权,各高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董事会是高校的决策机构,校长代表校董会管理日常事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突出地表现为教授协会与学…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社会化则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法人服务体系.它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二是社会职能由事业属性职能变为企业属性职能;三是服务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的市场手段;四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组织形式变为企业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教育的高层次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初现弊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指出了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高等教育高层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向科学化和制度化发展,使高校后勤管理上作不断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后勤服务与管理的现状 200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高校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向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后勤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后勤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部分高校的食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提高办学质量、维护学校稳定、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可否认,目前全国高校后勤服务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部分高校的运行机制与学校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欠账较大;管理队伍和业务骨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引进和留住人才困难;实行企业化运行的后勤企业尚未很好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部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机制不活、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不能适应本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等等.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服务模式,已成为促进当今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应充分认识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意义,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使之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经营模式及福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是指后勤经营主体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律为师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场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有一般市场的共性,也有自身特殊性.高校对后勤服务市场通常采用完全自营、社会化经营和自行经营相结合、完全社会化经营三种经营模式,不同的经营模式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类型,不同的市场类型又对消费者福利产生不同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充分认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性,对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探索实现社会化的途径是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任务,政府和社会也要承担起营造高校社会化后勤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高校连续出现了申博事件,从而折射出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先后经历了合作、控制、集权、变革与探索的历程,并且在不同时期,我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也有着不同特点。当代社会要通过构建有限责任与无限服务的政府、拥有有限自主权和无限自制力的高校等途径使政府与高校关系法治化,从而确保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自主权的长期缺失以及高校由此形成的惯性和依赖性是引起高校同质化加剧的主要诱因。中国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使得高校长期没有办学自主权,行政化影响的根深蒂固又导致了高校建设过程中的非同质化步履维艰。高校行为独立权缺失导致高校产生依赖性同质化,高校经济独立权的缺失导致高校产生强制性同质化。应该从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改革评价标准入手,促进高校建设过程中的非同质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实体能否健康运行,不是简单地关系到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与生存,而是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相联系. 一、深化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的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规律的方式配置高校的后勤资源,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完成;是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主要后勤职能,高校将后勤服务这一块内容还给社会;必须是满足高校的办学需要,不能脱离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这一宗旨,要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分的优质的保障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一)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分析 英国高校后勤管理实行以服务、咨询和学生自助为主的后勤管理体制,包括住、食、医疗、咨询等几个方面.英国高校的学生后勤工作由各校自行管理,学校不解决全部学生的住宿问题,学生的伙食采取分散化管理,学校也不包揽全部学生的膳食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使高校由大到强,必须采取三方面措施:第一是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真正下放和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允许高校探索改革;第二是高校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第三是政府要出台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强投入,化解高校的债务并认真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问题,确保高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食堂微机餐饮收费系统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它的兴起无疑给高校后勤管理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也使生产食堂 POS 的企业得以发展和壮大。先达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可以说先达的发展无不贯穿着高校后勤改革的节律,当高校改革的浪潮再次来临时,先达集团也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校管理新一轮改革的到来,高校后勤服务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集团式管理时代。高校之间的多点联合不仅给如何办好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而且也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处理好校区远近,学生跨区就餐,各校区伙食如何统一管理以及伙食管理与物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问题。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能力,必须对高等学校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高等学校的改革要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使高校真正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并且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分配和使用人才的计划与调节机制,与此同时,还要搞好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使高等学校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在高校后勤管理领域中食堂管理是一项最为重要、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担负着学校稳定的重任.目前国内高校后勤食堂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运作模式也多种多样,为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提高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程度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虽然由于高等教育在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上有所不同,国外高校后勤食堂运作与国内高校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他们的许多管理理念和经验,均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后勤具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也启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总结和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即为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对此,全国高校也纷纷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但在具体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认识,才能真正确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高校办学活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机制,不仅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是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已基本打破,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分离,并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人、财、物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采用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机制,有序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种形式多样化的高校后勤保障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支撑与保障.做好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对于高校安全稳定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的队伍结构、用工机制等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后勤编外用工的现状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事业编制日趋紧张,高校对后勤在编职工普遍采取自然减员的态度,编外用工队伍则日益壮大,已成为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地方性高校加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地方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任务重和单一性的特点,这一改革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弥补地方和地方性高校办学经费和资源不足,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积极探索地方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模式需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加大投入;需要构建多元化后勤改革新体系,积极培育独立法人企业,打造企业合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的改革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虽然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但其主要功能是为高校提供物资保障,属于典型的服务部门,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分析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特点,利用心理契约的理论,提出了高校后勤员工激励制度的制度设计,以强化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激励,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来,确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给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带来巨大挑战。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初步解决了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影响制约着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办学自主权这一概念,是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原则,政府也在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的文件和法律中提到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尽管我国高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高校自主权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本文从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由来入手,通过与西方大学自治的比较,了解我国办学自主权现状,揭示其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