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晨 《生活教育》2010,(6):63-63
可能你也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幕:综艺节目中的晋级环节,某小朋友被淘汰后,主持人总得让孩子说点什么。此时总少不了煽情的音乐,孩子顿时泣不成声,仿佛又委屈又难过。摄像师此时则会立即切换到观众们含泪的面庞……直至今日,我还是会被此类故造“煽情”的节目“煽”得欲罢不能,然而,我们在“被煽”之余,  相似文献   

2.
传统戏剧讲究所谓“第四堵墙”,它矗立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不仅让演员高高在上,而且使演员与观众泾渭分明,以引起观众对舞台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从而增强演出效果。现代派戏剧则主张拆除表演中的“第四堵墙”,将舞台向观众开放,将表演延伸到观众之中,甚至积极鼓励观众参与表演,竭尽所能地调动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让台上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电视观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倪萍的。作为主持人,她无疑是成功的。细想一下,她成功的秘诀,就是特能“煽情,”用情来抓住观众。观众没笑,她先笑出声来,观众没掉泪,自己先泪流满面。一位相声演员说,什么话到了倪萍的嘴里,一会儿的功夫,你就没法不跟着她激动。  相似文献   

4.
戏曲本色论的内涵及发展刘汉光日本学者河竹登志夫认为:“首先是演员和观众的分离,然后再从演员中分化出剧作者,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条普遍原则。”①观众的分化出来使戏剧成为观照对象,并日益专业化。演员和剧作者的分离则在各自专业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剧本...  相似文献   

5.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述评朱镜人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HigherEducation,又译为“大众高等教育”),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指人人都能享受高等教育,而是强调使更多的民众有接受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城阳──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其城”,延续着千年的文明圣火。千年文明让城阳人怀抱着一个梦想:“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而今,这一梦想正在成为现实。1994年,城阳作为青岛市的市郊新区正式建制。当时的城阳教育体系不太完备,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谈不上人人接受教育,更谈不上人人接受好的教育。但是,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城阳人具备打造区域教育“航空母舰”的信心和勇气。城阳区的决策者提出了“建区先建校,兴区先育人”的口号,于是,全区上下联动,社会各界参与,于建区当年通过山东…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战后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增加大学数量、提高入学率、增加资金投入、普及继续教育以及发展开放大学,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人人都能得到高等教育机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给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时下,有人把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当“导演”,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尽管“导演”也有引导的含义,但其目的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剧情,引导演员放弃“自我”而去适应角色,演员表演得越好往往越没有了自我。教师教育的目的则恰恰相反,是根据现实生活,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自由发展自我,而不是让学生放弃自我去“演”设计好的角色。教师的“导”是一种点拨,一种启迪,甚至是一种暗示,一个眼神。   现实生活不是演戏,教师要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舞台中为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导航,必须要做个好观众而不是好导演。一个好的观众,…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往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承担起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让学生成为“演员”,一课应有一“主演”;让教师成为“导演”及“观众”。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才能使教育和科学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环节和战略重点,那么就需要理解邓小平提倡的“实事求是”精神,即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又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本文就等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一定要以教育为条件,如教育不为经济培养人才,经济就不可能很好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也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6,(4):2-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平民教育的问题?温总理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艺人     
有些演员通过说话来表演,有些演员则运用音乐,用歌喉来令观众随着剧情而欢笑和流泪。可是,还有一些演员在表演时既不说话也不唱歌。他们用舞蹈动作或是杂技、魔术等技巧,令观众如醉如痴。过去,为了能使观众观看表演,艺人要到世界各地的音乐厅或剧院巡回演出。现在各国人民都能在家中通过电视来欣赏他们的表演。  相似文献   

13.
从词源分析入手,分解“学术”概念,对应高等教育类型,可以发现普通高等教育与“学”密不可分,高等职业教育与“术”有着内在联系。“重学轻术”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当在“学术并举”的前提下有不同的侧重。普通高等教育应以“崇学”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则应以“尚术”为主,从而使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能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凸现特色。真正形成高等教育的合理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社会,要走向和谐;教育,则要面向平民。 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央视举办的CCTV“大红鹰”杯全国相声大赛在对演员基础知识测试中,出现了“呆板”一词,演员认读为“呆(dai)板”。对此,观众发生争执,年大者说应读“呆(ai)板”,不能读“呆(dai)板”。现就读的中小学生则说应该读“呆(dai)板”,不能读“呆(ai)板”。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不足成为世界性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宣言中提出:“为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各种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许多综合性大学、工科、商科院校对创业教育回应强烈,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相比之下,多数师范院校的回应则显得比较冷淡,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HigherEducation,又译为“大众高等教育”),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指人人都能享受高等教育,而是强调使更多的民众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可能,强调高等教育不应只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品。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18—21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划分为…  相似文献   

18.
王晋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7,(17):34-37,F0004
《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础教育阶段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教育性质。技术与职业教育应普遍建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平民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之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温总理特别强调了“平民教育”,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上午11:00,大班音乐活动。在活动结束前,教师组织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小青蛙和害虫。在游戏中,“演员”和“观众”都比较兴奋,因为前20分钟幼儿基本上坐在坐位上,几位爱动的幼儿早己按捺不住了。在“演员”紧张、惊险的一追一逃中,“观众”也兴奋地鼓掌、呐喊。这时,教师看到保育员已经把饭菜端过来了,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