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以前,爷爷常跟我提孝道,我就会笑他。我想当然地认为孝道不过是旧社会统治者愚民教育而已。可是,在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俱乐部,认认真真读了《论语》《孝经》《大学》等经典著作后,我才知道孝道不但是中华民族安邦治国的根本,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出现了诚信失范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阐述了诚信的重要性,并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商业道德规则,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更应当成为律师的立身之本。诚信既是律师拓展服务领域的基础,又是律师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还是律师完善形象的前提,也是律师提升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根本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讲诚信既是衡量个人品德优劣的重要道德标准,又是从政为官必须具备的基本操守。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讲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5.
对于动物来说,无论低级的还是高级的,都要像马克思所说的先解决物质生活资料——“食”的问题,然后才能涉猎其他。而在“觅食”这一点上,“任何外来的帮助也不能代替本身的努力”,所以,树立自己觅食的意识、提高自己觅食的能力,实乃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6.
1935年9月17日,在南开大学的新学年"始业式"上,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问了大家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共同的家园,家国的兴衰沉浮与儿女的悲欢离合密切相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正是这三个历史之问、世纪之问、永恒之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7.
鞠晓慧 《中国教师》2014,(10):11-13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而言,"师德"的培养与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充分探讨"师德"的内涵,并特别强调: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在于教师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观照;"师德"的种种体现,必须是发自真心,并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汉代杨雄在其《法言·学行》篇中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如今,人们常说,教师应"为人师表",这个"表"是"表率""模范"之意,可见,教师是人类文  相似文献   

8.
骆萍 《考试周刊》2011,(7):19-20
教师历来受到人们尊敬,早在古代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训示,更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在现代,教师也倍受人们尊敬,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曾几何时.这一神圣职业上的美丽光环已日渐消逝,关于教师的负面报道比比皆是:体罚学生,学术弄假,向学生索要财物,强迫学生补课等不一而足。师德的沦丧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9.
朱伟 《中国教师》2014,(8):12-13
<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改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各地中考语文卷中,阅读理解题占的分值达到40分左右,成为万千师生追逐的焦点,甚至有人曾断言得阅读者得天下。但事实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捷径可走,它需要从学生个人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积淀,逐步提升。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并利用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不受日廉,不污日洁.”廉洁是为人的根本,也是成就事业造福社会必需之素养.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是从事任何职业的道德本质要求,廉洁是一个人形象的感人魅力,廉洁是一种健康清醒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孝经》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蕴含的孝道精神不仅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而且"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也依然适用。但是在《孝经》中,除去父母之孝,还包括君臣之孝,国家之孝,所谓"孝"之思想蕴含众多。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大成者,也是当前师德修养的宝贵资源。在“立身”方面。教师要仁爱,品味“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在修养方面,教师要安贫乐道,“君子固穷,小人斯滥”;在正德方面,教师要清正廉洁,推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在交往方面,教师要团结协作,借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相似文献   

13.
《孝经》在汉代地位的上升与《孝经纬》的宣传密不可分,同时《孝经.感应章》中的"孝感"理论也为《孝经纬》的造作提供了指导思想,使其既符合汉代解经原则,又不偏离阐发孝道的宗旨。《孝经纬》对《孝经》中孝道思想的阐发,也体现了《孝经纬》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4.
毛铁松 《成才之路》2009,(35):85-85
“老师,这个给你。”一个小男孩兴冲冲地跑进办公室.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两个红薯,“快吃吧,热着的好吃。”已经掌灯时分了,小男孩一定是放学回家看见锅灶里母亲煮熟的红薯,即刻想到他的老师。老师是他的班主任,其时老师正孤影面壁,或许也正饥肠辘辘呢!谁想揣摩老师接过红薯时的心理呢?且不说老师怎么样,就说那小男孩为什么乐意返校将红薯送给他的班主任老师呢?人世问,有些人为了一己私欲,不惜阿谀逢迎,竭尽拍马之能事,难道那小男孩就这样图谋不轨吗?  相似文献   

15.
"二月风光浓似酒,又到一年寒假时。"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领到成绩单了吗?考得好自然皆大欢喜,若是考得不如意,容小编问一句:你动过改成绩单的念头吗?在学生时代,成绩大概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它对我们今后的升学和发展也的确意义重大。但是,和成绩比起来,诚信显然更为重要。只有诚实地面对自己,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立足点。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朱猛 《文教资料》2014,(14):1-2
《论语》、《孝经》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的排列次序不尽相同,体现了时代政治因素和学术发展状况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与此相对的个人内部因素,则少有人研究。剖析目录学学者的个人生平及著述情况,有利于辨析其个人取舍好恶,且且这些因素对《论语》、《孝经》的排列次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儒家所积极倡导的“孝文化”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对中国人的伦理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视角重新审视《孝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分析《孝经》中“天”与孝道相联系的观点,厘清“天人合一”思想在先秦儒家天道观基础上的发展轨迹,理顺“天”与“人”相交的思想脉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9.
《错立身》与《小孙屠》为南戏早期作品,从历时的角度看,其中的口语副词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是副词发展的必然结果,生动体现了副词乃至整个词汇系统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0.
我对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担忧首先来自自己的学生。通过23年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当代大学生、研究生的人文意识状况总的来说很不理想,而且呈现逐年滑坡的趋势,私德与公德都比较欠缺,比如:缺乏合理系统的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常常觉得无所适从;不重友情、亲情、师生情,感情冷漠。有“自私”之嫌;不太注意个人修养,很多人甚至不懂基本的礼貌。为此,我曾经在大学校园里作过多次关于人文素养、人文意识的演讲,甚至包括教他们怎么写信、写贺年卡。但是,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入文素质的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