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绍禹先生说:“给课文作注,要注得准确无误,就要求编者是造诣深厚的语文学家;注得适应教学需要,就要求是精通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教育家;课文内容涉及百科知识,又要求编者是个杂家。”应该说,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的注释内容准确,安排严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综观我国以往语文教科书的注解,在“授知”方面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有题目解释、作者作品介绍、字词音义的注释,还有典故的介绍等等;在“助读”方面,主要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也是较多的一种是在课文的“预习提示”或“单元导语”中给出,第二种是对课文采用加注加评的方法。这样的注释,离真正…  相似文献   

2.
胡惠珍 《广西教育》2011,(28):25+61-25,61
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来说,它具有强大的教学导向功能。但编者基于普适性考虑,目前常用的几种语文教材中的练习题仅仅是做了大致的要求,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加「还」字对吗辽宁胡英年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17课《美丽的公鸡》倒数第二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美不美不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有人在教学时,把“得”字前面让学生加上“还”,说这是编者或印刷的失误。问其故,曰:旧教材...  相似文献   

4.
“说”的能力培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要求。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呼唤着未来人才“说”的能力的提升。相形之下,语文教学关于“说”的能力培养工作就欠账太多了。 且不说面上水平参差不齐的老师们的教学,仅就以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为例,便可发现在“说”的能力培养上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误区。 误区之一:老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从一上课到下课,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学生只是洗耳恭听,偶然张口,也仅是附和助阵而已。 误区之二:老师虽然给学生“说”的机会,这“说”的内容也不过是读读书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古典小说中不少词语的注释,看似容易,其实不然。中学《语文》课本中这方面的一些注释就很值得商榷。这里仅举几例说明,不当之处,敬请编者和广大语文工作者批评指正。盘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初中《语文》第五册):“没计奈何,父亲自小教得奴家些小曲儿,来这里酒楼上赶座子,每日但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留些少女父们盘缠。”“盘缠”,课本上注:路费,这里作动词用,是使用或开销的意思。这条注释给人的印象是:“盘缠”原本是名词,意思是路费,而这里活用作动词。这是误解。首先,“盘缠”本来就是动词,指消耗钱财以度日或做…  相似文献   

6.
李鸣燕 《广西教育》2013,(34):62-62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倍受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作为组织和协调这一过程的重要角色,其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上讲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生是语文课堂的参与者,更是语文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有一种观点就广泛传播开去:阅读即对话。于是有人呼吁:语文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已经延续得太久,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深受其苦,亦招来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批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当然,这种独语状况被摈弃后,有目其睹的结果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8.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目前大纲的表达比以前的提法肯定要准确全面得多。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是去注意人文性而忘了语文还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据有关专家说,修订大纲时回避“训练”的说法,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回避是为了矫枉过正,并不是不要适当的科学的符合语文教学特点的训练,否定的是简单重复的没有价值的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训练。新大纲在第一部分就明确写着“加强语文实践”。课堂教学中的语文训练无疑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一部分。新大纲修订的参与者陆志平先生说:可以说,原大纲的一些要求在新大纲中都可…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学生的实践。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通过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收到较好效果。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十分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要求学生听准、说对一个音节、一个词语、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由听准、说对、说得通顺到说得连贯、说得具体,再到说得详细、有层次、有感情色彩。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我十分注意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都坚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如酒泉人…  相似文献   

10.
快乐语文     
据调查,学生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语文课。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无不妙趣横生,而我们的语文课却常常被技巧派的老师操弄得支离破碎,索然寡味,学生常说:外语老师洋气语文老师土气,外语老师活泼而语文老师迂腐。孔老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兴趣始于好奇。好奇是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探求的力量……”如果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改变学生兴趣缺乏的局面,就必须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给古老的语文披上时尚的外衣,增添魅力,提升语文学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在意识上存在三大误区,实践中表现有五种倾向,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特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家。误区之一:“教师中心”的思维定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决不能是其相反。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可以说相当多的教师,从自身出发考虑得多,立足于学生考虑得少。更有甚者,竟忘却了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这一行业角色,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就连写作文就得按教师拟定的提纲写。常常听到的“这篇课文我一节课讲不完”,“我不愿…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得从语文教师的素质抓起。这就要求每个语文教师坚持苦练教学基本功,自觉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加强听的能力训练。听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最基本的能力,对教师来说尤其很重要。听的能力训练可以培养教师记忆的快速性、准确性等。训练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语文教师要坚持收听广播、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当前的世界新信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要守正出新,在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语文是什么?王尚文说:就小学而言,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课文只是例子,学好课文是底线,学好语文才是目标。底线没把握好,当然谈不上目标;然而仅守住底线,就谈不上推陈出新。要通过语文实践,促使学生得言、得意、得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美丽的转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以这样说,谁抓好了作文教学,谁就控制了语文教学成功的制高点。可谓是得作文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情感”教学□江苏南京二十三中周丽明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台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学生们说:“语文课太没劲了。”尽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们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缺乏“情感”,学生没有得...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并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设计“多种课型”穿插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郭萍萍 《课外阅读》2011,(10):338-339
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一个中国儿童学习的首选内容。而小学语文,更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跌跌撞撞这几年,却总也不得要领。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主要有两个任务——让学生学会阅读以及学会表达,教语文就要有“语文味”。从此,我不停地琢磨实践,终于有所顿悟,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小语大纲中要求我们的:学生的字要规规矩矩得写,话要清清楚楚得说,课本要仔仔细细得看,练习要踏踏实实得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得追问那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当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其中认为语文教学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太少的呼声尤为高涨。但呼声归呼声,教学归教学,问题的症结何在?我们认为,教材编写得不合理和考试内容及形式的不科学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尽管对教师的评估要求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依据,但无论如何,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总不能说谁教的学生考试成绩差,谁的教学效果就好吧?因此,  相似文献   

20.
更新教学观念,变传统思维为现代思维来指导语文教学,引进三大横断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作为语文教改的新方法论,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遵循定向、适度、有序的原则,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注得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这些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