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三教改革实施焦点,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针对ICT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传统路径依赖、系统性不强、职业能力培养弱化等问题,文章从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底层逻辑入手,构建了“底层基础共享、中层方向分立、高层拓展互选、顶层综合应用”四层级专业群课程体系。另外,校企双方通过4个维度构建学生职业能力由新手到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2.
数学复习课是巩固阶段性学习成果、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课型,在复习课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逻辑推理、理性论证,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我校工民建专业总体改革目标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实现专业素质由"理论型"到"技能型"的转变。本文论述了我校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岗位实务为导向,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使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由"学科型"到"模块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职业化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实行工学结合的最佳方式,能将市场营销活动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注重学生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实现从学生到营销人员的转变,实现学校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职技高师的培养目标既包括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又包括职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的培养。基于培养目标定位,职技高师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可设计为四个模块:操作技能模块、理论拓展模块、师范技能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各模块既有独特功能,又相互联系,由基础到综合,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数学实验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的思维活动,最后领悟概念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学具操作,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最终抽象出本质特征,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7.
引言 目前,提高职业的专业水准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数学教师也不例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案例研究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1)观察他人的教学实践,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增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2)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与科研能力;(3)养成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形成科研意识;(4)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并能将实际工作中的成败得失由肤浅、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刻、本质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培养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根据双语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将双语教学应用于船舶电气安装与工艺设计课程,提出了从教材选用到评分体制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建议.从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1.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适时的教师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从量变飞跃为质变。学生如果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就难以对事物和问题形成理性认识。政治课传统授课方法的不足,便是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而多媒体课件则因为它的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再适时加以讲解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了解事物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2.人机交互,双边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多数学生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则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授课内容和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知识的参与性也明...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作为一名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让学生既掌握音乐知识,又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又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的感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需要从认知、感知、理解和巩固四个方面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电子商务专业技术课程的实践阶段对项目管理的水平要求较高。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行业标准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建立和设计面向课程实践教学的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精简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支撑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的管理与开发系列参考文档,以及项目管理体系指导下的课程实践教学流程与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项目管理体系下的“以赛促学、赛训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几个学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果,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也促进了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膜分离技术专业课为例,提出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核心、以“现象与问题→分析与综合→解决与拓展”为主线、以课堂上教师授课将知识“厚变薄”以及课后学生复习将知识“薄变厚”为原则,将专业课教学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既有效巩固、加深学生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文秘、汉语等专业的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汉语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因此,这些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整合相关科目,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构建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模拟审判是现代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在法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发挥模拟审判在法学实践性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就应该从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物质保障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和规范。模拟审判教学活动作为法学专业重要的实践性课程,其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英美文学教学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之一,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培养非常关键。本文从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分析英美文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贵州高校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应结合贵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性课程,其教学效果将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悟性和专业思维的形成.文章总结了以往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欠准确、教学方法单一、忽视知识体系关联性和综合专业思维的培养等问题,通过强化课程知识结构,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使旅游经济学成为一门融综合性、应用性、经济性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写作课是高校中文专业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对语言的认识、理解和操作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的可操作性,可以改变把该课程等同于一般知识理论课的传统模式。因此,通过语言深化对写作理论及范畴的理解,通对语言对思维进行有效训练,通过语言深层次认识世界及生活,通过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天赋,最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专业的核心是培养中小学科学教师。根据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根据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新课程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能力构成应该有以下几部分:以"综合"为特征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能力、技术设计的能力、教育教学尤其是探究教学的能力、扩展专业的能力。而对于科学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则应该完善实践类课程、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专业技术设计"课程。  相似文献   

19.
工科勘探类专业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勘探类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的分析,提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每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特别是地质基础类系列课程,其实践教学贯穿了从室内到野外、从基础阶段到综合训练阶段整个过程。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每个实践环节都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对军事理论课教员素质的内在要求,剖析了后勤任职教育军事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通过做好培养规划,拓宽选拔渠道,突出教研能力培训,强化部队实践锻炼等措施,科学构建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专业特色明显、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